發布於 2022-12-03 04:21

  高齡患者心血管外科手術的現狀
  手術年齡隨著平均壽命的延長、人們對生活質量的重視和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70歲以上高齡患者心血管手術日益增多,目前已成為國內許多單位的常規手術,歐美國家成人心血管外科患者的平均年齡已經接近70歲,80歲以上甚至90歲以上患者手術的報道越來越多。目前有關高齡是否為心血管手術的獨立危險因素尚存一定爭議,一般認為高齡不是手術的禁忌症,要結合患者的全身情況、重要臟器功能、疾病種類和手術方式等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
  手術種類高齡心血管手術中大多數是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其次是人造瓣膜置換或瓣膜修復成形術,單純CABG、單純主動脈瓣置換或AVR同期CABG臨床效果良好;相比而言,二尖瓣手術、聯合瓣膜病手術或二尖瓣手術同期CABG效果較差,因此高齡患者冠心病和/或主動脈瓣的手術適應症可以相對寬一些,而二尖瓣手術的適應症應嚴格把握。
  深低溫、停循環、長時間體外循環和阻斷主動脈是主動脈外科的基本技術,但這些技術環節均顯著增加高齡患者的手術風險;因此,傳統上一般把升主動脈和弓部動脈瘤與夾層視為高齡患者的手術禁忌症。但近年來已有不少外科治療高齡升弓部主動脈病變取得良好效果的報道。
  目前,心臟移植和心室輔助裝置植入術仍然是高齡患者的禁忌症。高齡患者心室輔助裝置植入的主要問題是全身性炎症反應、血栓栓塞與出血。心臟移植需要應用免疫抑制劑,在高齡患者易於誘發感染和其它嚴重併發症。此外,供體的嚴重缺乏和高昂的醫療費用,也是對高齡心臟移植和心室輔助裝置植入持更加謹慎態度的原因之一。
  手術方法與技術:胸部正中切口、完全劈開胸骨、升主動脈和腔靜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血液稀釋、阻斷升主動脈和低溫心臟停跳是高齡心血管手術的傳統方法,具有顯露好、操作方便準確的優勢,但其缺點是疼痛重,創傷大,易導致高齡患者全身炎症反應、胸部切口和神經系統併發症,術後恢復慢、住院時間長。鑑於此,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常溫非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胸部小切口、全胸腔鏡或機器人手術等微創技術,以及內科介入和外科手術結合的雜交技術在高齡,特別是在高危患者的應用日益受到重視。
  高齡患者心血管手術早期的主要併發症:70歲以上高齡患者與70歲以下患者相比,心血管手術併發症的主要差別在於腦卒中的發生率。年齡是與腦卒中相關的高危因素,70歲以上者腦卒中發生率約為5%,而60歲以下者的發生率僅為3%左右,其原因可能是隨年齡增加,升主動脈粥樣硬化和鈣化逐漸加重。體外循環主動脈插管和放置主動脈阻斷鉗是引起主動脈損傷和斑塊脫落從而造成腦栓塞的主要原因,因此目前主張高齡患者主動脈插管前常規進行升主動脈探查或超聲掃描,以避開嚴重硬化和鈣化部位,也可以考慮股動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對於冠狀動脈搭橋的高齡患者,使用非體外循環技術、雙側內乳動脈、複合血管橋和血管橋近端吻合輔助裝置可以減少神經系統併發症。
  高齡心血管手術後的遠期生存率與生活質量
  高齡患者心血管外科手術的遠期生存率滿意,70-79歲者術後的5年生存率大約70%,80歲以上者的5年生存率在60%左右;手術10年後,80歲以上者的生存率急劇降低,不到15%,與目前人類的自然壽命是一致的。
  與術前相比生存患者術後的症狀一般都顯著減輕,心功能提高,絕大多數心理狀態也明顯改善,抑鬱抑和焦慮率減少。
  高齡心血管手術後死亡的預測因素
  高齡患者如果沒有合併症等高危因素,進行心血管外科手術是安全可行的,臨床效果良好。因此識別增加手術死亡和併發症的危險因素顯得非常重要。大量的研究表明腎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瓣膜外科、腦血管疾病、低左室射血分數、二次開胸止血及全身情況差是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危險因素。

老年患者心臟和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療現狀相關文章
      急性腎損傷(AKI)是心臟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發病率為5%-30%。發生AKI患者常合併其他重要臟器的衰竭、併發症增多,病死率增加。根據改善全球腎臟病預後組織指南(KDIGO),急性腎損傷定義為:血肌酐在48小時內至少增加26.5μmol/L;在7天時間內,血肌酐水平較基礎值增加了至少1.5倍;或者在6小時內患者的尿量小於0.5ml/h每公斤體重。與普通ICU患者合併AKI不同,心臟
發布於 2023-03-07 14:21
0評論
第23屆亞洲心胸血管外科年會(theAsianSocietyforCardiovascularandThoracicSurgery,ASCVTS)於2015年5月11日至14日在香港隆重召開。本屆年會以“ShapingtheFuturethroughInnovationandCollaboration”為主題,就心胸血管外科領域最新進展、發展趨勢、臨床經驗和基礎研究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發布於 2022-10-11 15:38
0評論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來臨,在醫療領域,老年人的健康和疾病治療方案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截至2012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為1.85億,預計在2030年該數字將達到3.2億。與老齡化有關的疾病中,導致明顯軀體功能障礙的疾病(如心腦血管意外、骨性關節炎、糖尿病、白內障等)已受到普遍關注,老年人對上述疾病的治療方案也相對熟悉和接受(如心臟搭橋、心腦血管支架置入、人工關節置換、胰島素注射、人工晶狀體置
發布於 2022-10-18 02:49
0評論
血管外科是一門新興的外科專業。二十世紀初開始,隨著人們飲食結構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開始上升並超過感染性疾病,於是以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的血管病學應運而生。隨著人們對這類疾病的進一步認識和外科技術的發展,很多血管疾病開始接受外科手術的處理,並收到良好的效果。於是血管病學和外科學開始交融形成了“血管外科”。如果廣義的血管病學包括血管外科和血管內科,那麼血管外科已經逐步開始取代血管內科
發布於 2023-01-27 03:22
0評論
血管外科是負責全身除心臟以外循環系統各處血管發生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狹窄閉塞,動脈瘤或夾層等動脈擴張疾病,靜脈血栓,靜脈曲張以及各種血管畸形,還包括可通過血管介入手段治療的疾病等。如果您出現了以下這些症狀,建議及時到血管外科就診排查是否存在血管疾病。肢體涼、麻、痛:包括肢體畏寒怕冷,麻木不適,以及肢體活動後疼痛,肢體活動後疼痛醫學上也稱之為“間歇性跛行”,即指行走一段距離後出現的肢體肌肉部位酸脹疼
發布於 2022-12-22 14:05
0評論
老年泌尿系統疾病的特點:隨著老年人泌尿系統各個器官的退行性改變,各臟器的形態和功能都會出現相應的改變,由此而產生的疾病也明顯不同於青壯年患者,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泌尿系統感染髮生率明顯提高由於老年病人全身的免疫系統功能的逐漸減弱,局部的抗感染機制也隨著激素水平的下降而明顯下降,泌尿系統是通過尿道口和外界想通的系統,外界的致病微生物也容易通過尿道口逆行感染,因此老年病人的泌尿系統感染髮生率
發布於 2023-03-18 04:46
0評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在逐年延長,但是心腦血管疾病仍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越早越好,關注越早,獲益越多。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身的血管健康,那麼通過那些檢查可以瞭解自己的血管是否健康呢?目前我中心開展的心臟和血管病變早期檢測包括:肢體動脈檢查+測量,如PWV(脈搏波傳導速度)、ABI(踝臂指數)、CAVI(心-踝血管指數)、AI(中心動脈壓),心
發布於 2022-12-27 01:05
0評論
高血壓是持續血壓過高的疾病,會引起很多的症狀和疾病,比如說中風、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徵的疾病,與此同時會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的疾病出現,它可以劃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 小兒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在小兒很少見見,大約佔20%~30%,但師近年來有增加的現狀,;繼發性高血壓還是比較多,約佔65%~80%。在小兒繼發性高血
發布於 2022-12-14 16:31
0評論
高血壓是持續血壓過高的疾病,會引起很多的症狀和疾病,比如說中風、心臟病、血管瘤、腎衰竭等疾病,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徵的疾病,與此同時會有心臟、血管、腦和腎臟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的全身性的疾病出現,它可以劃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 小兒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在小兒很少見見,大約佔20%~30%,但師近年來有增加的現狀,;繼發性高血壓還是比較多,約佔65%~80%。在小兒繼發性高血
發布於 2023-01-08 03:12
0評論
醫學上治療冠心病的主要兩種手術就是心臟搭橋和支架介入。隨著治療冠心病的方法日益完善,創傷小的支架治療成為很多心臟病患者的較好。甚至有人聲稱,“心臟搭橋”手術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其實,搭橋手術的優勢是不可替代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心臟搭橋與支架介入的利與弊。首先,再狹窄率一直是介入治療的軟肋,在狹窄的冠狀動脈處放置普通支架,半年的再狹窄率為30%左右,即使使用藥物塗層支架,再狹窄率也在5%左
發布於 2023-02-07 16:3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