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08-01 23:40

  很多孕媽媽在孕期出現了腿腫的情況,而不知道是何原因,更不知如何緩解。母嬰專家指出,為了減少孕期腿腫需注意以下事項。

  分析:造成孕期腿腫的原因

  1.妊娠後,從6 周開始血容量就逐漸增加,34 周達到高峰,並在這個水平上一直維持到產後兩週才恢復到孕前水平。

  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 左右,所以血容量增加後,組織間液也會增加。

  2.由於血液增加時,血漿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會相對稀釋,血漿白蛋白的相對濃度也比非孕期時要低。而血漿白蛋白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漿滲透壓要比非孕期低。這樣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滲透到組織間液中,從而造成下肢水腫。

  3.妊娠後子宮增大,使骨盆內壓力增高,從而使下肢靜脈血流受到影響。這也是下肢浮腫的重要原因之一。孕期浮腫如果休息或睡眠後見輕,是屬於生理性的,不必擔心。

造成孕期腿腫的原因相關文章
支招: 孕期浮腫是一種較普遍的生理性現象。懷孕後,尤其是5—6個月以後,下肢易出現浮腫。這是因胎兒的增大和羊水的增多,宮體對下肢血管的壓迫使下肢血液迴流不暢造成脈壓增高所致,並非一種病症。 大多數準媽媽在孕期都會出現浮腫現象,經過躺下休息或者一夜的睡眠,第二天早上,症狀就會有所減輕或全部消失,這是正常的生理性水腫。可如果通過休息和控制鹽分的攝入後,浮腫仍不消退,而且還有加重的跡象,就應該儘快到醫
發布於 2024-08-01 23:47
0評論
1、心力衰竭及腿部靜脈炎是造成腿部慢性(長期)腫脹的兩大主因。據臨床實踐表明,靜脈炎只會造成患者―的腿腫脹,而造成充血的心力衰竭則會使得兩條腿都腫脹起來;靜脈炎會引起疼痛,心力衰竭引起的腫脹則不會痛;造成腿部腫脹的各種疾病都有各自不同的發病機制及特徵。 2、心臟病、高血壓、病毒感染或是心瓣膜病變等等疾病使心肌變得衰弱無力,這時心臟無法將血液順利送入肺部,血液便開始倒流入靜脈當中,然後就會匯流入位
發布於 2024-09-24 14:58
0評論
■注意:為了減少孕期腿腫需注意 ★堅持低鹽飲食,每日鹽量不要超過6克。 ★適當運動,增加下肢肌肉力量,促進靜脈迴流。 ★坐位時,可在腳下墊一個小板凳,協助靜脈迴流。 ★晚上入睡前,做下肢按摩也有助於消腫。 ★若是腫脹得比較厲害就要服用一點利尿藥,就可以緩解痠痛滋味。 但如果是很嚴重的腫脹現象就要檢查血壓和尿液,有可能是血壓高引起的,就得進行治療。 另一種可能性就是患有產前子癇,這更要立即進行治療
發布於 2024-08-01 23:53
0評論
女人懷孕六個月之後,一般都會出現腿部腫脹的現象,有的腫脹部位不只侷限於小腿部,大腿也會腫脹,甚至還引起身體其它部位的腫脹。這是孕婦在懷孕後期出現的正常現象,孕婦感到此種症狀不必驚慌。由於酸脹給孕婦帶來一定的痛苦,在生活和工作中儘量減緩這種痠痛。當然生活上的適當護理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腫脹而引起的痛苦。 1、懷孕之後要經常到婦產科做定期檢查,保證母嬰健康。 2、孕婦吃的食物不宜太鹹,口味重的孕婦此時也
發布於 2024-08-02 00:07
0評論
如果你某天發現你的腳踝、小腿、胳膊或者是臉越來越腫了,而且用手指對腫起部位按壓下去,當壓下後,皮膚會明顯地凹下去,而不會很快地恢復,這表示你遭遇了孕期水腫。 手腫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妊娠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靜脈血液迴流受阻;胎盤分泌的激素及腎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造成體內鈉和水分滯留;體內水分積存,尿量相應減少;母體合併較重的貧血,血漿蛋白低,水分從血管內滲出到周圍的組織間隙等等。
發布於 2023-08-04 12:18
0評論
1、心力衰竭及腿部靜脈炎是造成腿部慢性(長期)腫脹的兩大主因。據臨床實踐表明,靜脈炎只會造成患者—的腿腫脹,而造成充血的心力衰竭則會使得兩條腿都腫脹起來;靜脈炎會引起疼痛,心力衰竭引起的腫脹則不會痛;造成腿部腫脹的各種疾病都有各自不同的發病機制及特徵。 2、心臟病、高血壓、病毒感染或是心瓣膜病變等等疾病使心肌變得衰弱無力,這時心臟無法將血液順利送入肺部,血液便開始倒流入靜脈當中,然後就會匯流入位
發布於 2024-09-02 03:24
0評論
1、懷孕後,孕婦從懷孕第6周開始血容量就逐漸增加,34周達到高峰,並在這個水平上一直維持到產後兩週才恢復到孕前水平。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左右,所以血容量增加後,組織間液也會增加。 2、由於血液增加時,血漿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會相對稀釋,血漿白蛋白的相對濃度也比非孕期時要低。而血漿白蛋白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主要成分。孕期血漿滲透壓要比非孕期低。這樣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滲透到
發布於 2024-11-01 15:03
0評論
問:我懷孕剛過六個月腳就開始明顯變腫,到現在鞋已換過好幾雙了,別人說這是正常現象,但我卻擔心會有甚麼問題。 孕媽媽在懷孕6個月之後,一般都會出現腿部腫脹的現象,有的腫脹部位不只侷限於小腿部,大腿也會腫脹,甚至還引起身體其他部位的腫脹。這是孕婦在懷孕後期出現的正常現象,但酸脹也會給孕婦帶來一定的不適。 為減輕腫脹孕婦吃的食物不宜太鹹,口味重的孕婦此時也要注意,多吃清淡食物,保持低鹽飲食。孕婦此時不
發布於 2024-08-02 00:00
0評論
1、泡腳消水腫泡腳消水腫,採用溫開水和滲透壓原理,泡腳5~10分鐘,就可以很好的改善腿部水腫的問題.方法:泡腳水裡,可以加進適量的米酒、天然鹽或薑汁,就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代謝掉身體裡多餘的水分,水量要超過小腿肚. 2、倒立消水腫倒立可以讓下肢的血液迴流,加快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對消除水腫也有很好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每天堅持半小時以上才會有效果,可以在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就好像踩單車一樣運動著. 3
發布於 2024-09-24 15:04
0評論
赤小豆燉鯉魚 這是民間久負盛名的消腿腫方法。取赤小豆90克,500克以內的鯉魚1尾(去內臟),水、米醋各半,放砂鍋內略加生油,煮1小時,飲湯吃魚、豆。每日1劑,7日為1個療程。其中鯉魚味甘、性平,具有滋補健胃、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功效,對各種水腫、浮腫、腹脹皆有益。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可清熱利水、散血消腫,主治水腫、腹部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該方對因腎炎引發的水腫有良效。 黃芪豬肚粥 取黃
發布於 2024-09-24 15:1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