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腰椎間盤組織的退變是本病發生的基礎,在勞損、外傷等因素作用下,退變的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刺激腰骶部神經根或馬尾神經,從而出現腰背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等一系列症狀。本病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發病部位以腰4、5和腰5骶1椎間盤多。
腰椎間盤突出症屬中醫學痺證範疇,通常認為風寒溼邪或瘀血痺阻經脈所致,發病日久或素體虧虛者可出現腎虛之證。
1、診斷
1.1 臨床表現
1.1.1 症狀: 腰背痛和下肢放射痛是本病的典型症狀,二者可同時出現,或先後出現。腰背痛通常侷限在下腰部,下肢放射痛一般為單側,如椎間盤突出為中央性或突出較大時,可出現雙側下肢疼痛。咳嗽、打噴嚏、排便等動作可使疼痛加重。
1.1.2 體徵
1.1.2.1 腰部畸形:腰部僵直,腰椎生理曲度減小、消失甚至後凸;腰椎側彎;腰部活動受限。
1.1.2.2 壓痛:病變節段棘突間隙和棘突旁出現壓痛及放射痛,患側坐骨神經出口處、N窩等處有壓痛。
1.1.2.3 神經根牽拉試驗:直腿抬高試驗,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健腿抬高試驗,股神經牽拉試驗,屈頸試驗可能出現陽性。
1.1.2.4 椎管內壓增加試驗:腹部加壓試驗,頸靜脈壓迫試驗可能出現腰痛或下肢放射痛加劇。
1.1.2.5 神經功能損害: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神經根或馬尾神經損傷,可出現相應的運動、感覺、反射功能減弱,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礙。腰4神經根受損時,大腿前側疼痛或伴觸覺減退,膝反射減弱或消失。腰5神經根受損時,小腿前外側及足背內側痛覺、觸覺減退,[背伸力減弱。骶1神經根受損時,外踝附近及足外側痛覺、觸覺減退,踝反射減弱或消失。
1.2 輔助檢查
2.2.1 X線片:正位片中可見腰椎側凸,患側腰椎間隙變窄;側位片中往往有受累的椎間隙變窄,椎體上下緣骨質增生和腰椎生理曲線前凸消失等表現。並可幫助排除其他骨質病變。
2.2.2 CT:不但能夠清楚顯示突出的程度,而且定位準確。
2.2.3 MRI:清楚顯示突出的程度、部位突出的類型及突出物在椎管內的移位情況,並可判斷椎間盤退變的程度。
1.3 診斷標準?
1.3.1 反覆發作的腰背痛合併根性下肢痛。腹壓增加時,疼痛加劇。
1.3.2 椎間盤突出間隙棘突旁壓痛,放射痛
1.3.3 腰椎活動受限,腰椎生理曲度改變,直腿抬高試驗陽性,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陽性,腰3、4椎間盤突出症者為股神經牽拉試驗陽性。
1.3.4 下肢肌肉萎縮、肌力減弱、感覺障礙、腱反射異常。
1.3.5 影像學檢查:X線片顯示腰椎生理前凸減少或消失,椎間隙變窄(前窄後寬),並能排除其他骨質病變,CT或MRI顯示和臨床表現相一致的椎間盤突出。
診斷標準1-4項中有兩項以上異常,加第5項即可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1.4 鑑別診斷
1.4.1 腰椎管狹窄症:腰腿痛伴有間歇性跛行,症狀重而體徵較少。
1.4.2 腰椎骨關節病:發病年齡多在50歲以後,勞累或陰雨天疼痛加重,晨起時腰部僵直,活動後稍減。直腿抬高試驗多為陰性。
1.4.3 梨狀肌綜合症:無腰部症狀和體徵,臀部疼痛,梨狀肌處壓痛,梨狀肌緊張試驗陽性。
1.5 分型:根據病理變化和影像學表現,可分四型:①膨隆型。②突出型。③脫垂遊離型。④經骨突出型。
2、辨證
2.1 血瘀證:常有外傷史,疼痛明顯,痛如針刺,痛有定處、拒按,舌質暗,脈弦。
2.2 風寒證:腰腿冷痛,畏寒惡風,遇涼加重,舌淡,苔白,脈弦緊。
2.3 溼熱證:疼痛惡熱,遇熱或潮溼加重,口渴溲赤,苔黃膩,脈弦數。
2.4 腎虛證:腰腿痠軟乏力,勞累後更甚。偏陽虛者面白,少氣懶言,手足不溫舌淡,脈沉細,偏陰虛者咽乾口渴,倦怠乏力,心煩失眠,舌紅少苔,脈弦細。
亦有從痰瘀證等其他證型論治者,可根據病情參照應用。
3、治療
3.1 藥物治療
3.1.1 中藥內服治療:根據辨證結果,選用適合方藥。
3.1.1.1 血瘀證
治法:活血祛瘀止痛。
方劑:身痛逐瘀湯加減。桃仁9g,紅花6g,當歸9g,川芎12g,沒藥6g,秦艽9g,獨活9g,甘草6g。
常用中成藥:根痛平沖劑,每次8g,1日3次。
3.1.1.2 風寒證
治法:溫經散寒止痛。
方劑: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9g,寄生12g,杜仲12g,牛膝12g,威靈仙9g,細辛3g,防風6g,川芎12g,當歸 9g,甘草6g。
常用中成藥:益腎蠲痺丸,每次8g,1日3次。
3.1.1.3 溼熱證
治法:熱利溼止痛。
方劑:四妙丸加減。牛膝12g,薏苡仁12g,蒼朮9g,黃柏6g,防己12g,忍冬藤12g,獨活9g,川芎12g。
3.1.1.4 腎虛證
治法:調補陰陽,補益肝腎。
方劑:偏陽虛者可用金匱腎氣丸,腎虛證偏陰虛者可用六味地黃丸。
臨床上可根據辯證結果選用相應中成藥,亦可根據自身經驗應用其他證法方藥治療。
3.1.2 西藥內服治療
通常應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如萘丁美酮、雙氯酚酸鈉等,COX-2選擇性抑制劑較之傳統的NSAIDS,副作用較少,如美絡昔康等。應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應注意其對胃腸道及腎臟的副作用。
根性症狀嚴重者可短期應用甘露醇和糖皮質激素靜脈滴注,口服或肌注B族維生素有助於神經功能恢復。
3.1.3 外用藥治療
可根據病情在腰部及下肢疼痛部位貼敷外用中藥。
3.2 手法治療:包括普通推拿手法治療和麻醉推拿手法。普通推拿手法效果不佳,可考慮行椎間孔麻醉下或靜脈麻醉下推拿手法治療。中央型、遊離型突出或巨大髓核突出者慎做腰椎活動類手法。合併嚴重骨質疏鬆、骨折、感染、出血性疾病等疾病的患者禁做手法治療。
3.3 手術治療
3.3.1 適應症:疼痛反覆發作;經系統非手術治療3各月,效果不佳者;或疼痛嚴重者,可行手術治療,出現馬尾神經損害症狀者者應儘早手術。有明顯腰椎不穩者應同時行腰椎融合術。
3.3.2 禁忌症:有感染灶者;臟器功能不全不能耐受受術者;存在社會、心理因素影響療效者。
3.3.3 手術方式:包括椎板開窗髓核摘除術,椎板切除減壓髓核摘除術,各種微創介入療法(包括經皮椎間盤切吸術、激光射頻消融術、化學融核術等)。
3.4 其他治療
3.4.1 一般治療:急性疼痛期應臥硬板床休息,並在活動時佩戴腰圍保護。疼痛緩解後,可加強腰背肌功能鍛鍊。
3.4.2 牽引治療:常用骨盆牽引法。根據患者體重、體質、病情選擇合適重量,牽引重量宜從小劑量開始。中央型、遊離型突出或巨大髓核突出者不宜牽引。疼痛明顯、腰肌緊張、腰椎側彎明顯者慎做牽引。
3.4.3 封閉:可根據病情應用硬膜外封閉、骶管封閉、椎間孔封閉和痛點封閉。合併糖尿病、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肝腎功能不全者禁做封閉。脫出型、遊離型突出或合併腰椎管狹窄症者,封閉效果不佳。
3.4.4 中藥離子導入療法
4、療效評價標準
4.1 優:症狀緩解,腰椎活動度、直腿抬高試驗、神經功能均恢復,並能恢復原來的工作和生活。
4.2 良:症狀部分緩解,腰椎活動度、直腿抬高試驗、神經功能部分改善,不能恢復原來的工作和生活。
4.3 差:治療無效或症狀加重,有關體徵無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