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骨關節炎為老年人膝關節長期活動,像磨盤一樣經常轉動互相磨損,使骨與軟骨老化發生退行性改變,逐漸形成骨刺樣的增生。繼發性骨關節炎為膝關節發生外傷、骨折、脫臼及患其它疾病後,骨與軟骨出現骨質增生,使膝關節的生理功能發生改變。身體過於肥胖、走路及勞動姿勢不當,常是引起這種病的誘因。
原發性骨關節病主要是隨著年齡增加,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老化加重。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老化的原因與“磨損和撕裂”有關部位、病情的進展和高度疲勞、負擔過重有關。如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減少骨關節的損傷?我們不妨學點人體力學的知識。
正確運用人體力學的原理和規律,可以減少骨科疾病的發生,指導創傷治療,促進功能康復,預防併發症。
人體力學知識點滴
人體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但大多數是槓桿原理的運用。槓桿是一個能繞支點轉動的杆。槓桿有三種基本形式:平衡槓桿,支點位於阻力作用點與力點之間;省力槓桿,阻力作用點位於支點和力點之間;速度槓桿,力點位於阻力作用點與支點之間。人體運用最多的是速度槓桿原理,但也有平衡槓桿和省力槓桿原理。
頭頸部是最典型的平衡槓桿原理。手持重物是速度槓桿原理。人在站立時,人體的重心一般位於第二骶椎前方約7釐米處;但同樣是站立,如果將手臂舉過頭頂,重心就會相應上升;並且人體的重心也受性別、年齡、身體結構特點的制約。如站立時,女性的重心一般在身高的 55%處,而男性的重心約在身高的56%―57%處,兒童因為其頭和軀幹較重,重心位置比成人高上肢發達的體操運動員比下肢發達的足球運動員的重心位置高。人體的重心越高,穩定性就越小。
正常人的脊柱分為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5個部分。頸椎有7個,胸椎有12個,腰椎有5個,骶椎有5個,尾椎有4個,共計33個脊椎骨。到了成年,5個骶椎長在一起成為骶骨, 4個尾椎也互相融合成為尾骨。因此,實際上可以活動的椎骨僅 26個。它們通過周圍的肌肉、韌帶和關節囊組成一個能活動的、具有強大支撐力量的中軸,起著保護脊髓,維持人體活動,並將頭頸與軀幹的負荷傳導到骨盆的作用。椎骨與椎骨之間存在椎間盤,但環椎、樞椎、骶椎、尾椎間不存在椎間盤,因此全身的椎間盤只有23個。椎間盤位於兩個椎體之間。腰部的椎間盤最厚,約為9毫米。椎間盤是身體負荷最重的部分。人到20歲以後,腰椎間盤開始退行性變,髓核中的含水量逐漸減少,伴隨著髓核脫水,髓核張力減低,椎間盤變薄,同時髓核中的蛋白多糖含量下降,膠原纖維增多,髓核失去彈性。因此隨著年齡增大,腰椎間盤的結構老化,其彈性和抗負荷能力也隨著減退。實際上,椎間盤是一個充滿液體的有彈性的容器,當脊柱運動時,椎間盤的主要變化是液體在容器內流動,而使椎間盤變形,但不是壓縮,這樣可以平均分佈由椎體傳來的壓力。
正常時脊柱不是一條直線,它有三個彎曲: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前凸。這三個曲線相遇於重力中心線,來保持身體的平衡。(人體之所以可以前後左右彎曲、旋轉,主要依靠脊柱)如果這些生理曲線有所改變或變直,將會產生身體的不適或者腰背疼痛。由於部位不同,活動度也不一樣,頸椎活動度最大,胸椎活動度最小,腰椎介於兩者之間。
脊柱的骨關節病以頸椎和腰椎最常見。頸椎病大多數起病緩慢,開始只有頸部不適,逐漸出現上肢放射痛,少數患者可有眩暈,嚴重時甚至肌肉力量減退,肌肉萎縮。腰椎骨關節病的腰痛特點是從靜止狀態突然改變體位時疼痛較重,活動一段時間後疼痛減輕,但活動過多時疼痛又加重。同樣,早晨起床時,也會感到腰僵硬感及疼痛,起來活動後可以緩解。
骨性關節炎防治
為了防治骨關節病的發生,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立位還是坐位,都應當有一個正確的姿勢,如保持下腰部平坦,避免使腰部過度前凸;坐位時,最好選擇硬椅,並且高度合適,因為椅子過高時,使雙足離地,大腿後部肌肉受壓,影響骨盆的放鬆,過低時,會增大髖關節的屈曲度,使骨盆向前傾斜。這些都容易引起腰肌勞損。同時還應當注意腰部要與椅背相貼,相貼的部位最好在上腰椎處,即距離坐板約為20釐米。這樣坐著,既感到舒服,又保護腰部肌肉。長期處在固定的坐姿時,雙下肢應當保持一定的屈曲度,如果雙下肢伸得不直,使小腿背部的肌肉緊張,牽拉骨盆,腰椎後凸增加,容易引起勞攪對於需要長期半彎腰工作的人(炊事員、理髮員)來說,應當保持下腰部平坦,使重力落在髖關節處,這樣一來才不容易疲勞。大多數老年人腰部已經有所損傷,在站立時,就需要輪流在一側足下墊一木凳,使一側的髖、膝關節微屈,以減輕疼痛。在彎腰取物時,千萬不要怕麻煩,一定要採用屈膝伸腰的姿勢,即先使髖、膝關節屈曲,使小腿背部的肌肉放鬆,腰部伸直,這樣可減輕腰背肌的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