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4-10-25 02:05

  (一)一對一訓練落

  一對一訓練即一名治療師對一名病人的訓練方式。要求具有一個安靜、穩定的環境,以刺激為中心內容。其優點是病人注意力集中,情緒穩定,刺激條件容易控制,訓練課題針對性強,並可及時調整。

  (二)自主訓練

  病人經過一對一訓練之後。充分理解了語言訓練的方法和要求,具備了獨立練習的基礎,這時治療師可將部分需要反覆練習的內容讓病人進行自主訓練。教材、內容和量由治療師設計決定,治療師定期檢查。自主訓練可選擇圖片或字卡來進行呼名練習或書寫練習,也可用錄音機進行復述、聽理解和聽寫練習。還可從電腦進行自主訓練,選擇可進行自我判斷、自我糾正及自我控制的程序訓練。

  (三)小組訓練

  小組訓練又稱集體訓練。目的是逐步接近日常交流的真實情景,通過相互接觸,減少孤獨感,學會將個人訓練的成果,在實際中有效地應用。治療師可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編成小組,開展多項活動。

  (四)家庭訓練

  語言治療師將評價及制定的治療計劃介紹和示範給家屬,並可通過觀摩、閱讀指導手冊等方法教會家屬訓練技術;再逐步過渡到回家進行訓練。治療師定期檢查和評估並調整訓練課題及告知注意事項。

感覺性失語怎麼進行治療訓練相關文章
感覺性失語:病人聽理解障礙突出,表現為語量多,發音清晰,語調正確,短語長短正確,但缺乏實質詞。病人常答非所問,雖滔滔不絕地說,卻與檢查者的提問毫無關係。病變位於優勢半球Wernicke區(顳上回後部)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運動性失語以口語表達障礙為突出特點,聽理解相對較好,呈非流利型口語。表現語量少(每分鐘講話字數小於50個)、講話費力、發音和語調障礙和找詞困難等,因語量少僅限於實質詞且缺乏語
發布於 2024-10-25 01:43
0評論
(1)聽病人談話,從談話中看有無命名問題; (2)判斷病人對看見的物品命名的能力,以現有環境中病人熟悉的物品為主要對象,如表、窗戶、被子等 (3)判斷病人摸物品命名的能力,病人存在視覺失認時可給予語句選擇,如“草是甚麼顏色?”,“用甚麼點菸?”; (4)檢查通過聽刺激命名的能力。如用鑰匙撞響聲; (5)判斷病人對軀體部位的命名能力,如大拇指、肩、手腕等; (6)檢查者口頭描述物品功能,讓病人說出
發布於 2024-10-25 01:58
0評論
(1)Wernick失語(主要感覺性失語):流利而荒謬的語言、對白(亂講,“語言色拉”)。說話和書寫(語法)形式相對保留,內容和意義(語意)錯誤。 1)受損的功能:命名、複述、口語和書寫理解 2)完好的功能:流利性 3)錯語症:大量錯語、新造詞,混雜在一起,稱為雜亂語、奇特語。命名和找詞也有明顯障礙。語言流暢,但缺乏表達的核心內容,評議空洞。如語音錯誤(詞語概念錯誤,如“時間”混淆“分表”) (
發布於 2024-10-25 01:36
0評論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起病年齡多在50歲以上,多有動脈硬化病史,常歷時數分鐘至幾小時,一般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可反覆發作,發作間歇無神經症狀。可伴有病灶側單眼失明,病灶對側輕偏癱,偏側感覺障礙等神經系統症狀與體徵。常由於動脈硬化斑脫落的微栓塞引起,也可因腦小動脈痙攣,心功能不全、急性血壓過低所致。 2.腦血栓形成(cerebralth
發布於 2024-10-25 01:50
0評論
1.運動性失語症也稱表達性失語症、口語性失語症、皮質運動性失語等。為Broca氏區,即第三額回後部的言語運動中樞受損時引起,症狀特點為患者能理解他人語言,構音器官的活動並無障礙,有的雖能發音但不能構成語言。 完全性失語時,患者完全不能用評議表達思維活動,甚至個別的字、詞、音節都不能發出。多數患者為不完全性運動性失語,患者能發出個別的語音,但不能由語音構成詞句,也不能將語言排列成必要的次序,以致這
發布於 2025-01-23 01:57
0評論
命名性失語,又名遺忘性失語,由左側顳中回及顳下回後部病變所引起,患者稱呼物件及人名的能力喪失,但能敘述某物是如何使用的。別人告知該物的名稱時,他能辨別對方講的對或不對。對此類患者的康復訓練要放在讓患者對物品進行命名的訓練上,對於患者叫不上名字的物品要告訴患者正確的命名,如此反覆,將患者忘記的語言功能逐漸喚醒。用藥方便用點活血化瘀的和營養腦細胞的和抗血小板凝集的即可;平時血壓血脂要控制正常,除了
發布於 2025-01-23 02:04
0評論
臨床上常用的方法有: 1.直接命名(呼名訓練):對物品或物品圖片進行命名,通過語音提示,語義提示,複述等途徑輔助患者成功命名,之後逐漸減少各類提示直至患者命名成功。 2.分類命名:在沒有實物或圖片等視覺輸入的基礎上,每次給患者提出一個分類,讓其在一定時間說出一定數量的名稱。如在1分鐘內說出15種水果的名稱。在過程中加入語義提示,動作提示,語音提示及複述等輔助途徑。 3.語句完成命名:向患者展示
發布於 2025-01-23 02:11
0評論
概述 爺爺上個月末做飯的時候突然就暈倒了地上,幸虧奶奶發現及時進去醫院做了腦部ct卻是腦出血,爺爺平時身體狀態還挺好的,只是體重比較超重一些,現在在醫院做了半個多月了也不能出院,平時在床上翻身甚麼的還可以,但是爺爺說話卻變得很吃力了,他想說的話也表達不出來,有時急的爺爺了不得,天天吃一堆的藥物,不知道能不能把語言能變好一些,現在他自己也能下床拿著柺杖慢慢的行走了,最讓人發愁的就是語言方面了,腦出
發布於 2023-07-27 19:01
0評論
上肢(手)有豐富的神經纖維和感受器,手的觸覺、壓覺、溫度覺、兩點辨別覺等都很敏感。手部的感覺包括淺感覺(痛覺、溫度覺、觸覺)、深感覺(運動覺、振動覺和位置覺)和複合感覺(兩點辨別覺、形狀覺等)。支配上肢(手)部的運動和感覺的神經主要是臂叢神經以及其分支腋神經、肌皮神經、尺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上肢(手)周圍神經損傷後,經修補後並不能完全恢復原來的感覺狀,由於髓鞘的不成熟、感覺傳導減慢或由於神經
發布於 2023-03-29 09:31
0評論
必要的有選擇性的實驗室檢查項目包括:血常規,血電解質,血糖,尿素氮。 必要的有選擇性的輔助檢查項目包括: 1.顱底部攝片,CT及MRI等檢查。 2.腦脊液檢查。 3.胸透,心電圖,超聲波。
發布於 2023-07-27 14:2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