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屬乙型肝炎高發地區,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為60%,HBsAg攜帶率為10%~15%,估計30%~50%HBV感染者是通過母嬰傳播的,對於HBsAg陽性的母親所生的新生兒,應在出生24小時內儘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12小時內,同時在不同部位接種乙肝疫苗,可顯著提高阻斷母嬰傳播的效果。但是,對於攜帶HBV母親的高危新生兒,採用單用疫苗預防的免疫失敗率為>20%,而當HBV DNA處於高病毒複製時,40%嬰兒發生免疫失敗,即使應用高效價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聯合免疫,免疫失敗率也達25%,許多研究均表明高病毒載量是乙型肝炎母嬰阻斷失敗的獨立危險因素。
為使乙型肝炎患者在圍生期病情維持穩定,減少妊娠併發症,並降低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嬰傳播率,圍生期抗病毒治療的研究日漸增多,在動物研究中干擾素、拉米夫定均有明顯降低血清病毒載量的作用,且在一定劑量範圍內對動物胚胎無毒性作用。由於干擾素具有抗增殖作用,在妊娠期間被禁忌應用。核苷類抗病毒藥物拉米夫定被美國FDA定為妊娠期C類用藥,被用於孕期抗病毒治療的研究較多。但是,許多孕婦對孕期用藥有很多顧慮,一些研究者把重點放到了孕前的治療上。於德奎等將136例HBsAg(+)婦女分成3組,分別予孕前給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療3個月,停藥1個月後懷孕;孕後第4~9個月每月給孕婦肌肉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孕後28、32、36周各注射HBIG 200 U;孕前、孕期無治療。三組孕婦嬰兒出生後均給予主、被動聯合免疫。結果三組12個月齡嬰兒抗-HBs陽性率分別為86.67%、75.61%和51.43%。表明孕前抗病毒治療可有效阻斷母嬰傳播,降低宮內感染率,提高免疫成功率,未發現產婦及新生兒的不良反應。2006年美國FDA將拉米夫定的同類藥物替比夫定定為妊娠期B類用藥批准上市,為孕期抗病毒治療提供了另一選擇。有研究表明替比夫定在抗病毒療效上優於拉米夫定,同時替比夫定原發治療失敗的比例顯著降低,耐藥率減少,但孕期替比夫定治療的研究未見報道。
由於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尚無徹底根治的治療方案,而宮內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易造成病毒慢性攜帶,並可進一步發展成為肝硬化以至肝細胞癌。在此提出幾點建議供參考:
1、對於病毒載量很高,肝功能異常的孕婦,如不進行適當的治療,妊娠可能難以繼續,對此種病例可建議抗病毒治療;
2、僅有乙型肝炎病毒攜帶,但病毒載量不高的患者,建議仍用孕期HBIG注射來阻斷;
3、病毒載量很高,但病情穩定、肝功能正常的孕婦儘量避免在胚胎各器官發育的孕早期用藥。
在母嬰阻斷方面,沒有資料證明剖宮產比自然分娩更有優越性。對於HBV―DNA陽性的母親所生的孩子,一般不主張母乳餵養。平時飲食建議:多食用菌類食品,如木耳、香菇、蘑菇等,能提高免疫力,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且易消化,要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增加VitC的含量; 不吸菸、不飲酒,減少肝臟負擔; 少食用和不食用醃製食品和辛辣帶有刺激性的食品,禁食用油炸食品和油膩太大食品,以清淡飲食為宜; 按時進行孕期檢查,保持良好心情,不要有心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