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0 13:37

乙肝抗病毒治療反應不佳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如果早期反應不佳,遠期耐藥率就很高。目前的共識是,單藥序貫治療可導致多藥耐藥,這阻礙了慢性乙肝治療目標的實現。
目前,我們主張對高病毒載量和肝硬化患者使用強效、低耐藥性藥物,或早期使用無交叉耐藥位點的核苷(酸)類似物聯合治療。聯合治療可以提高療效,防止耐藥,抵抗耐藥。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難嗎?相關文章
降低孕婦體內HBV載量可減少HBV母嬰傳播,孕婦體內高水平HBV是發生母嬰傳播的高危因素。對HBeAg呈陰性的HBV感染孕婦,無需進行抗病毒治療預防母嬰傳播,也不能將孕婦HBeAg呈陽性進行常規抗病毒治療手段作為減少母嬰傳播的適應證。HBV感染孕婦所分娩新生兒經正規HBV預防後,仍有5%-15%發生慢性HBV感染。文獻報道,孕中、晚期採用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治療可減少母嬰傳播,但這些研究設計有缺陷
發布於 2022-12-08 05:37
0評論
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療1、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HBeAg陽性者的治療指徵為HBVDNA≥104拷貝/ml,HBeAg陰性者為HBVDNA≥103拷貝/ml,ALT正常或升高。治療目標是延緩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償和HCC的發生。因需要較長期治療,最好選用耐藥發生率低的核苷(酸)類似物治療。可選擇: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阿德福韋酯10mg,每日1次口服;恩替卡韋0.5mg(對拉米夫定耐藥患者
發布於 2022-12-07 22:42
0評論
代償期肝硬化、肝功能代償良好的患者可謹慎應用干擾素。宜從小劑量開始,根據患者的耐受性逐步加量,而對於進展期肝硬化則有導致肝臟失代償的風險,最好應用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拉米夫定治療可延緩疾病進展,減少肝臟失代償及肝細胞癌的發生,臨床療效主要見於未發生耐藥的患者。對拉米夫定發生耐藥的患者應及時加用阿德福韋聯合治療,優於換用阿德福韋單藥治療。考慮到需要長期治療,也可首選阿德福韋或恩替卡韋等耐藥風險較
發布於 2022-09-25 01:35
0評論
乙肝一般是不會通過吃飯傳染的,乙肝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傳染途徑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傳播,醫源性傳播。它不僅僅危害患者本身的健康,還可能對身邊的人造成危害,若不治療,部分患者會病情加重,甚至出現肝硬化、肝癌發生,所以患者要根據自身病情積極對症治療。 患者在治療時如果選擇正規專業的醫院,採用有效的治療方法,避免治療誤區,那麼,肝病康復是有希望的。平時飲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油
發布於 2024-12-08 11:36
0評論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病理學機制:研究表明,宿主對HBV的固有和適應性免疫反應低下是造成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的重要原因。宿主對於病毒的反應依賴於很多免疫細胞系統的複雜的相互作用,包括固有免疫系統的細胞、病毒特異性T細胞系統中發揮呈遞關鍵作用的樹突狀細胞(DC)以及適應性免疫系統的T細胞。HBV早期感染階段,宿主的反應是非特異性的,此時固有免疫非常重要,它通過自然殺傷(NK)細胞、干擾素α、細胞因子[
發布於 2022-09-25 01:26
0評論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適應症包括:(1)HBVDNA>105拷貝/ml;(HBeAg陰性者,則>104拷貝/ml);(2)ALT在2~10倍正常上限;(3)如果ALT在2倍正常上限內,需近期有ALT反覆異常史;(4)對重疊脂肪肝、藥物或酒精性肝病時,應注意排除上述因素所致的ALT升高後用抗病毒藥;(5)短期應用降酶藥物後ALT暫時性正常或較低,仍應考慮抗病毒治療。抗病毒治療的常用藥物:一
發布於 2022-09-25 01:39
0評論
屬嗜肝DNA病毒科,基因組長約3.2kb,為部分雙鏈環狀DNA。HBV的抵抗力較強,但65℃10h、煮沸10min或高壓蒸氣均可滅活HBV。環氧乙烷、戊二醛、過氧乙酸和碘伏對HBV也有較好的滅活效果。HBV侵入肝細胞後,部分雙鏈環狀HBVDNA在細胞核內以負鏈DNA為模板延長正鏈以修補正鏈中的裂隙區,形成共價閉合環狀DNA(cccDNA);然後以cccDNA為模板,轉錄成幾種不同長度的mRNA,
發布於 2022-12-07 21:42
0評論
概述 我們大家對於乙肝這種疾病都不陌生了,同時乙肝可能因為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工作壓力、生活環境等諸多因素造成惡化,導致肝癌的發生,所以出現乙肝後一定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多數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嬰幼兒期、少年時就已經出現,因為這個時期的人抵抗力低下,不能辨別乙肝病毒,就成為了乙肝病毒攜帶者,青年之後的患者多數因為飲食不當造成交叉感染導致。今天,我們講解一下乙肝病毒攜帶者的症狀,希望對大家進行科學
發布於 2023-03-31 03:27
0評論
傳播途徑:1、血液傳播:血液傳播是乙肝傳播途徑中最常見的一種,比如輸血過程中被感染,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此現象得以了有效控制,但是尚未杜絕。2、醫源性傳播:醫源性傳播也就是說在就醫的過程中被感染,目前多數存在的是微量注射或接種而引起的感染,因此要特別注意注射、接種、紋身等使用的各種醫療器具。3、母嬰傳播:患急性乙肝或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可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尤其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為主要的
發布於 2022-12-08 05:27
0評論
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藥是一個嚴峻的問題:(1)多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長期治療,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陰性患者約佔40%,他們均需長期治療;HBeAg陽性患者約佔60%,其中20%於短期治療後可發生HBeAg轉陰或轉換,但80%患者於治療1年時HBeAg並不轉換,他們也需要長期治療。長期抗病毒治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耐藥。例如用拉米夫定治療1、2、3、4、5年的耐藥發生率分別為24%、
發布於 2022-09-25 01: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