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就是支持牙齒穩固的組織牙齦、牙周膜、牙槽骨受到損害,不能緊密的抱住牙齒,出現牙齦流血,溢膿,牙齒鬆動移位等症狀,是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原因之一。
1、牙周病的自我察覺
刷牙時刷毛上有血跡,咬食物時食物上有血跡,說明有牙齦炎;照鏡子看看,如果有牙齦紅腫,一碰就出血,說明有牙齦炎;牙齒有不同程度的鬆動,牙根暴露或牙齦紅腫、有膿,說明已發展到牙周炎;有口臭說明可能有牙周炎。
輕微的牙齦出血是早期牙齦炎的指徵,此時不應停止刷牙而應用軟毛保健牙刷認真刷牙,一般都可以使牙齦出血得到控制。如果一週後還有牙齦出血現象,就應及時找口腔醫生檢查和治療。
2、定期檢查
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最好每半年1次;
定期進行潔治,即洗牙,請醫生用特殊器械清除牙石,每年一次。
3、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牙周病的治療主要是保持口腔清潔和去除病因,消除牙周炎及增強身體抵抗力。在治療過程中,注意口腔衛生是很重要的,應堅持每天早、晚刷牙,以消除口內汙物,減少口內細菌。
對於牙周膿腫,可在牙齦處切開排膿,配合口服抗菌藥物,或給予清熱瀉火的中藥湯劑都可以緩解症狀,使急性炎症消退,疼痛消失。但不能認為已治癒,因為尚有慢性炎症存在。
潔治術及刮治術是應用器械刮除掉牙齒周圍的牙石,牙石除去後應以3%的雙氧水棉球拭洗牙周,清潔後再塗以碘甘油溶液或濃酊。
牙周病以初期及早治療的效果為好,末期則常需拔除牙齒後以假牙修復。若對患有嚴重牙周病的牙齒過分姑息保留,不予拔除,常常形成身體內的病灶,而成為關節炎、風溼熱及腎炎等過敏性疾患的感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