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S介入治療併發症的預防及處理
( 1)支架置入後的移位:體會發生移位的原因:
①狹窄段血管的擴張不到位,支架擠壓力強,很難在狹窄部位固定;
②有狹窄環,尤其是隔膜型,常於附著處有一環狀狹窄,根據經驗,此環多為堅韌的纖維結締組織,如此環不能很好的擴張,勢必擠壓支架,造成移位;
③兩聯支架穩定性差:目前腔靜脈支架多為整體Z型,支架兩節間的連接有單杆、三杆和兩節間的端端連接(整體支架) ,此類支架的整體擴張力強但易移位,而單杆和三杆連接的支架整體擴張力較小,但兩節支架間的連接處常抵住血管壁,限制了移位。放置時把血管病變處定在三聯支架的第二節可減少移位。
(2)肺動脈栓塞:當下腔靜脈造影發現有大塊新鮮血栓(彩超證實)不宜行球囊擴張成形。
(3)急性心包填塞或下腔靜脈破裂:適應證要選擇好,謹慎操作,不要強行破膜擴張,一定要明確球囊在血管內而非假道時再行擴張。
(4)術後再狹窄:再狹窄的發生率較高,目前各家報道在10% ~20% ,主要與使用的球囊直徑小、病變部位未很好擴張,支架放置後支架內血栓形成,腔外壓迫及病因未明而且持續存在和發生作用等因素有關,因此要選擇適當直徑的球囊擴張,並要擴張到位,術後抗凝等。
( 5)急性心功能不全:下腔靜脈破膜擴張後,迴心血量驟增,常導致急性心功能不全。但介入治療BCS後急性心功能不全症狀遠較手術治療輕,有時僅表現為心率增快,很少表現心慌、氣促,通常經強心、利尿治療後很快緩解,我們已列為術後常規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