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1 14:49

  白血病的傳統骨髓移植(又稱為清髓移植)治療起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對患者進行"致死性" 的預處理,完全清除淋巴細胞和骨髓細胞,優點是較好地實現了供體正常造血幹細胞的完全植入,產生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GVL),缺點是嚴重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相關併發症發病率高,因此被認為是"高效高毒"。1997 年出現了非清髓造血幹細胞移植,即在預處理中清除淋巴細胞,部分清除骨髓細胞,由此降低預處理毒性和GVHD發生率,被認為屬於"高效減毒"。

  微移植(MSTTM)可以成為繼清髓移植及非清髓移植後白血病治療的一次革命。由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307醫院血液科主任艾輝勝教授原創。在微移植中,患者僅接受能高效殺滅白血病和腫瘤細胞的化療。隨後,供體提供的細胞經過體外處理,輸入患者體內,激活受者免疫系統,共同發揮抗白血病作用。治療相關毒性小,併發症少,因此可以稱為"高效微毒"。微移植研究還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十二五"科研項目、軍隊十二五重點項目等多項課題資助。

  2011年和2012年微移植治療老年和中青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論文分別在頂級血液學雜誌《BLOOD》及臨床腫瘤雜誌《JCO》發表,並被英國皇家醫院Mackinnon教授和美國Anderson腫瘤中心的Mattiuzzi教授贊之為“在最困難的領域取得的重要進展,北京研究團隊的研究將有望找到一個治癒白血病的新的前沿途徑"。美國哈佛醫學院Spitzer教授更稱微移植是分離移植物抗腫瘤效應(GVT)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新模板。

  研究結果顯示,超過70例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微移植治療後,完全緩解率達80%,早期死亡率僅為6.7%,與常規化療比較有顯著優勢。此臨床結果已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及西班牙等多箇中心獲得臨床驗證。基於前期研究結果併為進一步在國際範圍內驗證微移植療效並探索相關免疫機制,2014年由艾輝勝教授牽頭髮起“微移植治療老年初診急性髓性白血病開放、隨機、對照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IMCG-EAML2014)”,包括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等美國3家醫院參加在內的此項研究正在進行中。

  2014年8月,經軍事醫學科學院批准在其附屬307醫院設立“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移植治療中心”。

  微移植技術為北京紐賽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與307醫院合作開發的原創性自主知識產權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生物醫療技術成果。2014年11月,中美康士戰略投資北京紐賽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控股權。

  微移植的作用原理

  1、同種異基因過繼性免疫治療 通過CTL發揮GVT/RVT效應

  微移植不但應用於白血病治療,也適用於腫瘤治療。國外病例報道,惡性腫瘤(如黑色素瘤)患者,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腫瘤可獲得緩解。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不但重建了造血系統,還移植了健康供者的免疫系統,機體重建腫瘤免疫監視,發揮移植物抗腫瘤(GVT)效應,達到對原有腫瘤的遏制。但是受HLA配型、治療費用、患者體能等多因素制約,能夠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實體瘤患者極少。 並且,移植後相關併發症也是此種治療的附加損害。

  微移植在惡性血液病中的應用經驗提示我們配合強化療的間斷多次造血幹細胞輸注,能夠協助抵禦化療的骨髓抑制,獲得微嵌合植入,產生針對癌細胞的CTL及其它免疫反應, 發揮移植物抗白血病/淋巴瘤(GVL)效應或受者抗白血病/淋巴瘤(RVL)效應。

  供者動員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物成分中,除1%左右CD34+造血幹細胞之外,含有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NK細胞等免疫活性細胞,體外進行多步驟的細胞處理後,大大增強了對癌細胞的殺傷力,其抗腫瘤效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回輸後用於腫瘤免疫治療。相比自體細胞的免疫治療,異基因細胞對腫瘤細胞的識別和殺傷更強烈。

  2、設計強化療殺傷腫瘤細胞 通過造血幹細胞促進造血恢復

  與目前臨床常見的過繼性免疫治療不同, 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實體瘤程序中加入了強化療理念,在微移植細胞促進造血恢復的保障下,更強的化療有助於最大程度減輕瘤負荷、清除微小殘留病(MRD)。

  3、間斷微嵌合植入達到更持久免疫治療作用

  已有結果證實間斷的造血幹細胞輸注能夠獲得供者成分的微嵌合植入,無需服用免疫抑制劑預防GVHD。並且,檢測到CTL與微嵌合雖然隨著時間的延長,微嵌合逐漸消失,但與傳統過繼性免疫治療相比,發揮了更持久治療作用。

  微移植的臨床優越性

  1、療效好,治療風險低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微移植誘導緩解率達80%, 國際公認老年緩解率不到40%;微移植2年無病生存率(DFS)達到40%,國際公認DFS小於20%。

  中青年、低危急性髓系白血病,微移植6年的 DSF84.4%,總生存率(OS) 89.5%,相同於國際公 認的異基因血緣相關全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療效, 但無移植的GVHD風險和更低的治療相關死亡率

  全部病例(年齡8-88歲,無HLA相合供體的AML)微移植4年DFS較目前國際公認療效提高15%-20%, 其中老年組(60-88歲)2年DFS較國際公認療效提高18.9%。而且移植後9-12天白細胞和血小板快速恢復,所有病例未見GVHD等移植相關併發症。

  2、操作簡便、 安全

  造血恢復快,嚴重感染率低。

  具強化療及內科綜合醫學處理經驗和能力的臨床醫師即能操作。

  3、患者及家庭易接受

  無HLA配型限制,供者選擇範圍廣泛。

  治療花費約為傳統治療的三分之一。

  患者生活質量高,住院時間短。

微型移植技術的發展背景是甚麼?相關文章
一、毛髮移植的原理選擇自體適當部位帶毛髮的全層皮膚,分離成單株或多株毛髮單元,通過精細的顯微外科技術,把毛髮單元移植到需要移植的部位,如頭部、眉部、等,讓其在新的部位存活、生長,從而達到補充毛髮數量和修改局部毛髮分佈形態的目的,以達到美容的效果。二、適合人群1、毛髮稀少或脫髮者。
發布於 2023-02-20 08:16
0評論
消化道動力功能主要包括消化道蠕動、消化道通過時間、消化道電活動、消化道括約肌運動等,科學家為獲得消化道動力功能參數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消化道測壓技術。消化道為中空器官,消化道平滑肌不斷進行收縮與舒張運動,收縮時局部壓力上升,而舒張時局部壓力下降,這種變化在括約肌更為明顯,如果能準確地將壓力變化的機械信號記錄下來,分析比較健康人與不同疾病患者的差異,就可以幫助診斷消化道動力障礙性
發布於 2022-10-03 15:43
0評論
器官移植是20世紀臨床醫學最輝煌的成就之一,它為醫學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成為拯救終末期臟器疾患病人生命的最有效手段和最根本方法。至今,繼腎移植全球接受各種移植包括肝臟移植、小腸移植、肺移植、心臟移植的人數已超過80萬人次,長期存活率逐年增加,已形成數以萬計的長期存活的移植群體。同其他臟器移植一樣,肝臟移植也經歷了一段漫長的探索過程。1963年,美國醫生TohmasEStarzl遇到了一位棘
發布於 2022-12-19 01:05
0評論
龍捲風形成的過程:地面上的水吸熱變成水蒸氣,龍捲風上升到天空蒸汽層上層,由於蒸汽層上層溫度低,水蒸氣體積縮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於蒸汽層下面溫度高,下降過程中吸熱,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覆氣體分子逐漸縮小,最後集中在蒸汽層底層,在底層形成低溫區,水蒸氣向低溫區集中,這就形成雲。雲團逐漸變大,雲內部上下雲團上下溫差越來越小,水蒸氣分子升降幅度越來越大,雲內部上下對流越來越激烈,雲團下面上升
發布於 2023-05-30 16:05
0評論
概述 神經組織的特性是不能夠再生長,如果出現斷裂的話,那麼就不能夠長起來,這樣就只有一種方法能夠就是神經移植的方法,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教教大家應該怎麼做。 步驟/方法: 1、 在進行神經斷端探查前,必須掌握面神經行程與易受破壞的解剖關係。神經移植的部位應根據病變和損傷的程度而定。較常見的移植部位在鼓室段和乳突段。 2、 一般採用經乳突進路,先找到兩側斷端,近側斷端可能位於卵圓
發布於 2024-04-28 00:55
0評論
很多女性抱怨自己胖,皮下脂肪多,身材不好看!殊不知,女性若沒有皮下脂肪會更難看!那麼,有些女性會說,最好是該胖的地方胖,該瘦的地方瘦!自體脂肪顆粒移植術,是指將人體脂肪較豐厚的部位,如腹、臀、大腿或上臂等處的脂肪,用溼性真空吸脂肪法吸出,經過特殊處理成純淨脂肪顆粒後,注射植入需要改變的有缺陷的受區內,以改變完善受區的形態的一種手術方法。自體脂肪的生物相容性優於人工組織代用品、異體或異種膠原等材料
發布於 2023-02-08 06:52
0評論
微移植是我們解放軍307醫院血液科近10年來的一個重要研究成果。已經成功進行200多例。治癒率較單純化療顯著提高。沒有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即排異)。可以觀察到明顯的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VL)。低危組和標危組病人的治癒率達到75%,接近全相合移植。微移植是在清髓移植和非清髓移植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移植理念。它以高效化療為基礎,聯合體外處理的供者動員後造血幹細胞輸注;無GVHD預防和
發布於 2022-12-11 14:39
0評論
針灸是一門古老而神奇的科學。它起源於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針灸醫學最早見於二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一書。兩千多年來針灸療法不僅在中國流行,而且還傳播到了世界各國。可是,究竟是誰發明了針灸呢?相傳,華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醫針灸的發明人,他嘗百藥而制九針。然而,這只是傳說,更多的人認為針灸非一人一時之作。它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其理論也隨著臨床醫學經驗的積累逐漸完善。據考古發現推測,遠古時期,
發布於 2022-12-05 22:06
0評論
如何確定肝臟移植的時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說,在慢性疾病發展到甚麼階段時,肝移植術將給患者帶來最理想的治療效果和預後。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每發生一次引起30-50%的死亡,2年內70%的患者會發生再出血;頑固性腹水,6個月生存率僅60%;10-15%的終末期肝病患者發生自發性腹膜炎,易反覆發生,每發生一次引起50%的患者死亡,肝性腦病若內科治療效果不佳,那麼其1年生存率僅為15-40%;因
發布於 2022-12-08 03:52
0評論
背景:活體肝移植技術日趨成熟,但是膽道併發症發生率仍然高於屍體肝移植。術中膽道造影技術並沒有減少這種併發症的發生,新的術前評估和術中手術技術被考慮。研究目的:革新一種新的不用膽道造影技術用於活體肝臟移植。      方法和資料: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間,共進行21例右半肝成人間活體肝移植,均不行術中膽道造影。所有病例術前均通過靜脈注射碘甲葡胺(一種新型離子造影劑),運用高分辨率CT,並採
發布於 2023-03-18 10: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