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細胞中過度堆積。當肝臟中的脂肪堆積超過肝臟正常重量的5%時,就會出現脂肪肝。在大脂肪滴型脂肪肝中,大脂肪滴充滿了肝細胞,並將細胞核移至外圍。在小脂肪滴型脂肪肝中,小脂肪滴積聚在肝臟內,細胞呈泡沫狀,細胞核居中。
瀰漫性肝臟脂肪變性通常是分區的,與臨床上見到的許多疾病有關。在發達國家,酗酒、肥胖和糖尿病是造成大脂肪滴脂肪肝的最常見原因。其他原因包括營養不良(尤其是吃蛋白質缺乏的夸父病兒童)、先天性代謝紊亂(糖原、半乳糖、酪氨酸或同型半胱氨酸)、藥物(如皮質類固醇)和發熱的系統性疾病。
小脂滴型脂肪肝可發生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Rey綜合徵、某些肝臟毒性藥物(丙戊酸、四環素、水楊酸鹽)和先天性代謝缺陷(如尿素循環酶缺乏或線粒體內FFA氧化障礙)。在我國,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是:高脂肪飲食、嗜甜、長期飲酒。症狀、體徵和診斷 大脂肪滴脂肪肝常在體檢中發現,多見於酗酒、肥胖或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現右上腹疼痛、壓痛和黃疸。脂肪肝往往與其他肝臟疾病中常有的異常生化檢查不一致。鹼性磷酸酶或轉氨酶可能輕度升高,超聲檢查,特別是CT可以發現多餘的脂肪。脂肪肝可能只有通過肝臟活檢才能確診。因為脂肪在肝臟中的堆積可以提示肝臟毒素的作用和存在未知的疾病或代謝紊亂,所以脂肪肝的診斷可能促使對病人進行進一步的評估。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臟中也存在脂肪沉積,常見於肥胖或糖尿病的女性患者。在空腸旁路,也可發生於營養不良者,並與某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合成雌激素、依那西普、他莫西芬)有關,可能出現肝臟腫大,組織學診斷依賴於大脂滴脂肪變性和小葉炎症,有時伴有纖維化和Mallory玻璃體囊腫。這常常見於因其他原因進行肝臟活檢的患者,如無症狀的患者,血漿轉氨酶升高2-3倍。重要的是要確保在診斷時沒有飲酒。小脂滴型脂肪肝有明顯的症狀,如疲勞、噁心和嘔吐,隨後可迅速出現黃疸、低血糖昏迷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大脂滴脂肪肝本身是無害的,通常是可逆的。即使在病灶患者中也可發生逆轉(例如,妊娠期脂肪肝,早期分娩可挽救生命)。酒精性脂肪肝可伴有炎症和壞死(酒精性肝炎)以及肝硬化的長期肝損傷。小滴脂肪肝的發病速度更快,如果病人能活下來,往往可以逆轉。除了去除病因或治療基礎疾病外,沒有具體的治療方法,即使是肥胖和糖尿病的脂肪肝,一般也不認為會發展成肝硬化。儘管酒精或四氯化碳等肝臟毒性物質(也可引起肝臟壞死)最終可導致肝硬化,但沒有直接證據表明脂肪肝可導致肝硬化,需要有一些其他因素參與。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預後良好,沒有進一步的組織學或臨床表現,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肝臟纖維化並進展為肝硬化。肥胖的病人應該減輕體重,儘管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據報道,熊去氧膽酸治療是有效的,沒有臨床控制。脂肪肝的預防和治療其實很簡單,不需要任何藥物治療。
脂肪肝是可逆的,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預防和逆轉:
1.飲食清淡;
2.忌酒;
3.儘量少吃或不吃甜食,不喝甜飲料;
4.每天快走一小時,約5公里。堅持三個月,就可以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