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在痴呆症患者中很常見,這一群體中焦慮症的患病率約為5-21%;焦慮症狀的患病率更是高達71%。我們對這些情況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們對這些情況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臨床上也缺乏有效的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CBT)已被證明是治療非痴呆老年患者焦慮症的首選方法。研究報告指出,CBT可以應用於痴呆症和其他損傷人群(如智力障礙人群)。Aimee Spector及其同事針對痴呆症患者的焦慮症狀制定了一套認知行為療法(CBT)指南,並利用隨機對照試驗驗證了其可行性。
在參考了相關文獻、專家意見和會議共識後,研究人員制定了一個分10個階段的CBT方案。Spector等人在共患痴呆症和焦慮症的患者(及其照顧者)身上驗證了其可行性。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CBT+常規治療(n=25)或常規治療(TAU)(n=25)。在基線、15周和6個月時評估了治療效果和成本。
最終,在CBT組的25名參與者中,有4人在研究過程中中途退出。在TAU組,有8人退出。
15周
焦慮症狀在CBT組與TAU組中使用RAID量表(Rating Anxiety in Dementia)進行評分,並在CBT組中明顯降低(-4.32,95% CI -8.21至0.43)。在調整了基線焦慮和認知後,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3.10,95%CI-6.55至0.34)。
使用CSDD對抑鬱症狀進行評分,CBT組的得分也明顯低於TAU組,調整後仍有統計學意義(-5.37,95%CI-0.95至-1.25)。然而,由於樣本量的限制,在分析中沒有調整基線CSDD的得分。
6個月
在6個月時,CBT組的優勢仍然明顯。CBT組的焦慮分數比TAU組平均低4.59分。然而,在對基線進行調整後,統計學意義消失了(95% CI -9.34至0.15)。
6個月時CSDD抑鬱症分數的變化與15周時相似,在調整基線後仍具有統計學意義(-5.08,95%CI-9.25至-0.92)。
本研究表明,公式化的CBT同樣適用於有焦慮症狀的輕、中度痴呆患者。
結論:
儘管過去的經驗表明,痴呆症患者不需要進行CBT治療,但研究發現,CBT在治療痴呆症患者的焦慮方面是可行且有效的。而且這種形式的治療更容易被病人接受。下一步,研究人員將計劃進行更大規模的隨機對照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