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職業,由於其工作性質,都有可能給其從業者帶來一定的心理創傷。但是,當這些創傷傷害到你時,你只能學會默默承受嗎?
哪種職業的心理創傷程度最高?
"人們普遍認為警察應該是最堅強的,幾乎沒有人認為他們會受到創傷。而事實上,警察職業是最脆弱的"。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的易春麗博士說,警察是國外心理諮詢的常客。這是因為他們經常接觸到這種創傷。
在香港電影《無間道》中,陳慧琳扮演一位為警察服務的心理諮詢師。餘春麗說,這個角色對警察非常重要。
在多佛爾走私案中,60名中國走私者被擠在一輛貨車上,準備走私到英國,由於貨車上唯一的通風口被關閉,58人最終因窒息而死。易春利強調,卡車上僅有的兩名倖存者是一級心理創傷,任何受害者的家屬都是二級心理創傷,所有與悲劇現場有接觸的警察都是三級心理創傷。特別是那些沒有準備好突然接觸 "悲慘畫面 "的邊防軍人,可能會因此而每天做噩夢,如果不加以治療,這些創傷可能會被壓抑,在未來慢慢變成症狀。所以這些人在事件發生後絕對需要創傷諮詢。
我們做了甚麼
不久前,公安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警察共有476人死亡,6076人受傷,其中有一個數字特別值得關注,"212名警察因積勞成疾死在工作崗位上",這個數字在民警中佔了很大比例。
據透露,因公殉職者的平均年齡剛過30歲。同事的犧牲對曾經和他一起工作的戰友來說是一種二次創傷,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影響單位的士氣。"說到二次創傷的處理,不少單位已經在重視這個問題,但三次創傷,往往因為看到'災難'的場面而被忽略。"易春麗提醒說,有創傷的人往往睡不好覺,缺乏人際關係的安全感,對人不信任等,但他們卻不知道為甚麼要工作,甚至有症狀。這確實與能力無關,而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
為了儘可能避免民警的英年早逝,公安部從去年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 "強制休假 "制度,並著手建立定期體檢制度、體育鍛煉標準制度和以維護人身安全為重點的教育培訓制度,同時與相關部門協商建立民警因公傷亡保險制度。
所有這些舉措都值得高度讚揚,但包括創傷諮詢在內的心理健康體系的建立顯然沒有列入議程。
不僅是警察,記者和醫生也很容易受到三級創傷。易春利說,比如急診科醫務人員、心理醫生、災難報道、戰地記者等,他們都是弱勢人群,這些職業也是心理學上的高危職業。這也對現代人事幹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們能做甚麼
易春麗說,因為出於職業原因接觸到災難等場景時,如果參與的人實際上沒有能力處理,沒有條件處理環境,這種無障礙感會使他們在心理上受到更大的傷害。"修煉者只有在能夠保護自己的情況下,他呈現給別人的才是更多的人性。如果他們連自己的生命都蔑視,那麼他們就很難對別人有善意和人性。"因此,許多從事心理學高風險職業的從業者應該先想辦法保護自己。
易春麗建議,從事高危職業的人應該在工作之前,包括在大學學習期間,就開始訓練自己如何保護自己,甚麼是重要的,需要有甚麼樣的保護,之後需要做甚麼樣的處理,甚麼樣的情緒是正常的......。這都是從事這些職業的人在《》之前應該瞭解的。
哪些職業最容易出現外傷,要優先做這方面的知識,比如,事先請專家來做講座,講如何預防外傷,哪些人更容易出現外傷,會出現甚麼樣的外傷,工作時要注意甚麼。你甚至可以在大學裡設立一些相關的東西,比如新聞專業,告訴未來的從業者在這個行業可能會遇到甚麼心理挑戰,你需要甚麼幫助,從哪裡得到幫助,以及你可以得到甚麼形式的諮詢。
總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的努力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