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蛋白為機體內一種貯存鐵的可溶組織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有少量鐵蛋白,但不同的檢測法有不同的正常值,一般正常均值男性約80-130ug/L(80-130ng/ml)女性約35-55ug/L(35-55ng/ml),血清鐵水平在妊娠期及急性貧血時降低,急慢性肝臟損害和肝癌時升高,國內報道肝癌患者陽性率高達90%。
鐵蛋白是一種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質,是人體鐵的主要貯存形式。鐵蛋白測定以400ng/ml為正常上限,某些腫瘤常常升高且大於此值,常見於: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結腸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檢測鐵蛋白對肝臟轉移性腫瘤有診斷價值,76%的肝轉移病人的鐵蛋白含量高於400ng/ml,與AFP聯合檢測,尤其是AFP正常的肝癌患者,可提高診斷率。鐵蛋白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細胞壞死、紅細胞生成受阻斷或腫瘤組織中合成增多所致。
鐵蛋白的測定適用於瞭解體內鐵代謝的情況,目前採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本試驗是診斷缺鐵性貧血的重要指標,也是惡性腫瘤的標誌物之一。
在治療初期檢測鐵蛋白可反映當時體內鐵的儲量,可以早期發現網織內皮系統中鐵儲存的不足。在臨床上,20ng/ml的閾值可以有效地判斷潛伏期鐵不足並提示鐵儲存的耗竭。正常情況下儲存鐵可用於血紅蛋白的合成,低於12ng/ml,判斷為潛伏期鐵不足,以上兩種測定值,不需要進一步的實驗室參考資料,甚至血細胞形態正常情況下,仍是如此。如果同時伴有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即可提示存在鐵不足。如果鐵蛋白水平較高,又排除供鐵不正常的可能性,即反映體內鐵過量的狀況。血漿鐵蛋白的濃度與體內儲存的鐵成正比。
幾年來發現肝癌還含有一種酸性的異鐵蛋白,稱為癌胚異鐵蛋白,可能有助於早期診斷。肝癌患者治療有效者血清鐵蛋白下降,而惡化和再發者升高,持續增高則予後不良,故血清鐵蛋白測定可作為療效監測手段之一,特別是對AFP陰性的患者尤有意義。
血清鐵蛋白升高原因是鐵蛋白的來源增加或存在清除障礙。如患肝癌、肺癌、胰癌、白血病等時,癌細胞合成的鐵蛋白增加,使血清鐵蛋白升高。患肝病時肝細胞受損功能下降,使血清鐵蛋白升高。血清鐵蛋白增多,再生障礙性貧血(鐵利用量下降)、溶血性貧血(鐵釋出過多);血色素沉著症及反覆輸血(鐵吸收或儲存增多)、鉛中毒及維生素B6缺乏引起貧血(鐵利用降低)、惡性腫瘤、肝臟病變、急性感染。
肝癌患者有鐵蛋白增高的原因可能是:
①肝癌細胞能合成和分泌鐵蛋白或異鐵蛋白。
②肝癌組織對鐵蛋白的攝取及清除受到影響。
③肝細胞損害壞死,貯存在肝細胞漿中的鐵蛋白溢入血中。血清鐵蛋白雖非特異性,但除肝癌、胰腺癌中度升高外,其它消化道腫瘤如食管癌、胃癌、直結腸癌均不升高。
鐵蛋白偏高的症狀有以下幾點:
1、由於肝癌是肝臟細胞癌變,所以會出現肝區隱痛或間歇性的鈍痛或脹痛,上腹脹痛等。
2、初期的肝癌症狀隱匿極深,往往只是出現食慾不振,上腹悶漲和乏力,B超檢查會出現輕度肝腫大。
3、四肢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易疲勞等症狀,中晚期往往通常是臥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