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老齡化海嘯 "的來襲,我國龐大的人口群體首當其衝。近兩年來,我院骨科收治的病人中,有兩個趨勢。第一,骨質疏鬆症越來越年輕;第二,骨折患者越來越老。僅在10月份,我科就收治了多達10名85歲以上的骨折患者。這些老年患者在骨折發生前往往合併症較多,心肺功能較差,這使得我們的治療一時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保守治療容易出現併發症,引起連鎖反應,危及生命,如高齡髖部骨折被稱為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長期臥床容易引起粉碎性肺炎、下肢血栓甚至急性猝死肺栓塞,死亡率高達50%以上。另一方面手術治療,由於患者年齡大,術前合併症多,心肺基礎條件差,術中、術後風險極高。
針對這些問題,我科在保證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與重症監護室聯合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一是術前嚴格評估心肺功能,有效治療合併症;二是針對患者的個體化差異采取不同的手術方式,同時準備各種手術應急預案,防患於未然;三是術後轉入重症監護,積極進行醫療監護,同時加強手術簽到制度。在我科和監護室醫生的不懈努力下,高齡患者全部轉危為安,健康出院,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好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可能是古人對我們職業操守的最準確預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問題,比如說,我們的制度不健全,比如說,我們的制度不健全,比如說,我們的制度不健全,比如說,我們的制度不健全。制度的不健全,服務的不完善,讓醫務人員成為眾矢之的;"溫嶺事件 "讓我們心灰意冷,不寒而慄。但是,社會的和諧要靠自身的包容,不應該 "棄之以寸陰之木",不能因為行業的一些缺陷,就否定其對整個社會的巨大貢獻。我們在對眾多醫療不滿的同時,有沒有注意到這個行業將建國之初不到45歲的平均壽命提高到現在的75歲;我們在對醫療投訴擴大的同時,有沒有注意到各個科室的牆上掛滿了標語。非典死了,是英雄;汶川死了,是愛國;長期受輻射患上腫瘤,是奉獻......,死在殘酷的刀下,是甚麼!這就是醫療的悲哀。這是醫療行業的悲哀,但更值得全社會、全民族去反思。再多的安全措施,也保護不了我們的生命;再多的政府投入,也買不來我們行業的榮耀。擴大醫患溝通的範圍,加強對醫療本身的宣傳,已經成為我們最後的救命稻草。畢竟,我們掌握著自己的命運。我們已經完成了作為醫務工作者的職責,我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