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患者做運動療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運動前準備要充分
肩周炎的病因源於肩部血液循環不好,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退化,出現損傷和粘連,表現為運動障礙和疼痛。因此,在進行運動療法前,一定要使患肩處於放鬆狀態,可以通過肩部按摩或用手揉搓肩部,促進患側肩關節的血液循環,改善供血狀態,緩解肌肉痙攣和組織狀態。也可通過局部熱敷等物理療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如果運動前準備不充分,有可能出現肩部肌肉損傷,反而加重肩周炎地疼痛和粘連。
2、治療方法應個體化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肩周炎的病程、病情及預後各不相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相同,患者或治療師應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處方。在治療中不妨多試幾種治療方法,摸索出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法。
3、治療過程應循序漸進
由於肩關節粘連,治療時會出現患側肩關節的疼痛現象,不能因為疼痛而放棄治療,在做運動療法時,以患者出現一定程度的疼痛感且疼痛可為患者所忍受為宜。如果在運動療法的過程中,患者無疼痛出現,則證明治療強度不夠,應加大治療強度。達到患側肩關節出現疼痛感為止。應該注意不可盲目增加治療的強度,。患者治療可以制定一個治療強度標準,爭取每日治療有一定進步,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切忌粗暴的鍛鍊,更不可強行被動的活動肩關節,以免使組織出現撕裂、出血等損傷,從而加重粘連。也就是說運動療法應在“微痛”中進行,不能在“劇痛”中完成。
4、運動後保暖
由運動療法增強了肩關節的供血,若受到外界寒冷因素的刺激,可使血管收縮,血供減少,軟組織代謝變慢,從而影響治療效果。所以,患者在治療後可繼續作10-20分鐘的熱敷,同時注意穿好衣服,保持室內溫度等。
5、其他
在治療過程中,應始終保持患側上肢肌肉放鬆,注意調整治療手法,注意運動方法的強度、幅度、頻率和時間。對於年老體弱者、嚴重骨質疏鬆症患者、有上肢骨折史(或近期有外傷史)患者及有肩關節、肘關節脫位患者,選擇運動方法應慎重,防止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或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