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學
在顱內動脈瘤中,以囊性動脈瘤最為多見,其發生、擴大和破裂的機制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之一。囊性動脈瘤的先天性或中膜缺損理論認為顱內動脈分叉處的中膜缺損是先天性的,是動脈瘤形成的基礎。但是,研究發現無論是動脈瘤病人還是正常人的顱內動脈分叉部中膜缺損均佔80%;無論是自然存在的還是用探針損傷造成中膜缺損,其動脈壁的內彈力膜均能承受高達600mmHg的腔內壓;動脈瘤動物模型的研究證實,動脈瘤的早期變化並非發生於Willis環分叉頂端的中膜缺損處,因此國外文獻已很少提及“先天性動脈瘤”的概念。退行性變和內彈力膜缺損理論則認為內彈力膜是維持動脈壁強度的主要結構,其退行性改變是囊性動脈瘤形成最主要的因素,囊性動脈瘤是致病因素造成內彈力膜損害後引起的獲得性疾病。
2、流行病研究
當前,顱內動脈瘤仍是一種十分危險的疾病。三分之一的動脈瘤病人,出血後未來得及到醫療單位治療而死亡。在住院治療的病人中,也有一半死亡或留有神經系統功能缺損。近年來,醫務界十分重視對SAH和顱內動脈瘤知識的普及,以便使動脈瘤病人能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減少誤診,從而儘早發現和挽救更多的病人。目前尤其強調急診處理因動脈瘤破裂的SAH病人,特別是SAH後的前幾小時的處理。包括立即將病人放置在ICU,及時行腦血管造影,儘快明確出血原因,爭取手術時機。
3、3D-CT造影對腦血管的診斷價值
3D-CT造影是將CT獲得信號經計算機處理,三維立體顯現腦血管彩色圖像,並可在監視器上從不同角度觀察AVM和動脈瘤等病變的形態、大小和供血動脈的關係。3D-CT造影的臨床應用使腦血管病的診斷更加細緻而有立體感,尤其是對判斷動脈瘤的蒂部位和寬窄有獨特之處,為手術夾閉動脈瘤、切除巨大動脈瘤提供了詳盡的資料。近期又有報導,利用3D-CT造影對C1-2段動脈瘤與載瘤動脈的角度分析,保證術中將動脈瘤準確夾閉。
4、動脈瘤手術治療
近年來,國外主張動脈瘤破裂後急診手術的學者逐漸增多。在動脈瘤出血後幾小時內手術,已在許多單位開展。決定是否手術和選擇手術時機已不再單單依靠臨床分級。有人認為,只要有足夠手術技巧和手術經驗,早期手術和晚期手術的危險性是一樣的。早期手術可降低再出血的發生率和推遲手術所造成的後遺症。對於腦血管痙攣的治療,繼續使用Nimodipin外 ,日本又開發出新藥鹽酸Fasudil,臨床應用5年餘後,獲得滿意結果。除術前連續TCD監測腦動脈,還有人應用TCD術中對載瘤動脈進行探測研究,以尋找防治血管痙攣造成併發症的措施。但近幾年關於腦血管痙攣的基礎研究仍沒有驚人的進展。近年北美多中心對772例病人早、晚期手術進行分析,早期手術0-3天,晚期手術11-32天,術後觀察6個月結果,術後恢復良好者早期手術好於晚期手術者。未手術動脈瘤再出血死亡率70-90%,多發生於首次出血後24-48小時,其中20-30%因2周內未及時手術再出血。手術死亡率和術後併發症。在SAH後0-1天手術,一半的病人腦張力高,10天后僅20%病人腦張力高,但未見因腦張力高而出現的腦挫傷造成的術後併發症增多。在出血後的兩週內,血管痙攣的發生率高達70-90%,因痙攣死亡率由1960年40%,降至1980年15%,近年為8%。早期手術清除SAH可降低血管痙攣的發生。據不完全統計,近10年我國總計有五十餘家醫院的神經外科手術治療3246例顱內動脈瘤,取得較好療效。
5、巨大動脈瘤的手術治療
直徑大於2.5cm的動脈瘤屬巨大動脈瘤,佔顱內動脈瘤的5-7%,仍是神經外科富有挑戰性的課題。治療的困難是:(1)要保護血管及其主要分支的通暢;(2)應切除動脈瘤解除佔位效應;(3)載瘤動脈需重建;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開展巨大動脈瘤手術切除,載瘤動脈重建的方法治療動脈瘤75例,主要使用的手術方式有4種:(1)直接夾閉並切除動脈瘤;(2)切除動脈瘤後重建動脈;(3)應用窗式動脈瘤夾重建載瘤動脈;(4)頸內動脈慢性結紮,動脈瘤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