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7 00:43

突發的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預警

近年來,由於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我國胰腺癌的發病率急劇上升,特別是北、上、廣等大城市已成為胰腺癌的高發區,發病率從過去的4-5/10萬上升到11-12/10萬,與西方國家相當。胰腺癌的危害在於其惡性程度高,治療效果差,發病率和死亡率非常接近。胰腺位於中上腹部,與肝、膽、胃十二指腸和脾相鄰,早期臨床症狀容易被忽視或與胃、膽疾病混淆,不易發現。

近年來,醫學界發現,新發糖尿病可以是早期胰腺癌的預警信號。與胰腺癌相關的糖尿病的生物標誌物是不同的,因此找出糖尿病患者中誰會得胰腺癌是拯救胰腺癌患者的重要途徑之一。經過深入的研究,由Rufus Chen領導的團隊在世界上首次發現,胰腺癌可以通過一種叫做炎症因子的物質引起糖尿病,這種物質可以導致胰島細胞功能紊亂。胰島細胞是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如果胰島細胞的功能出現問題,糖尿病就會隨之而來。

胰腺癌的徵兆:突然發生的糖尿病相關文章
胰腺癌早期缺乏特異性症狀,診斷十分困難 一般說來,胰腺癌多以上腹疼痛、噁心嘔吐、黃疸等消化道症狀為首發表現。但近年來臨床發現有少數胰腺癌首先以“糖尿病”露面登場,數月或半年後方才出現明顯的消化道症狀。 有報道有些胰腺癌患者確診前已有2年以上的糖尿病史。胰腺癌以糖尿病為首發表現,其確切機理尚不明瞭。有人認為胰腺癌可產生一種特異因子,能拮抗胰島素的降糖效應;有人以為是腫瘤浸潤破壞胰島β細胞,使胰島素
發布於 2024-12-02 10:10
0評論
概述 胰腺癌是非常嚴重的一種疾病,或者這個疾病可能會引起全身不適的症狀很多患者都可能會引起身體消瘦的產生,有的患者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的症狀,所以應該進行有效的調理,胰腺癌的患者可以通過使用聯合手術的方法進行切除治療,也可以通過使用放射性治療的方法來治療這個疾病效果都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出現了疾病的復發,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步驟/方法: 1、 胰腺癌這個疾病一定要及早的發現,及早的治療,這樣可
發布於 2023-03-26 13:19
0評論
胰腺癌,因為死亡率高、治療效果差而被稱為“癌中之王”。但很多人卻不知道,在某些糖尿病的背後,潛伏著胰腺癌的蹤影。近日,在穗舉行的第二屆全國胰腺病學大會暨第六屆嶺南國際胰腺外科高峰論壇上,專家指出,年過不惑突發糖尿病,且用胰島素降糖治療效果差,尤其是那些既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也不肥胖,卻突然發生糖尿病的人,最好及時進行胰腺影像學及腫瘤標誌物的檢查,排除胰腺癌。 突發糖尿病可作為早期胰腺癌的預警 近年
發布於 2023-01-22 08:33
0評論
(1)全身症狀:消瘦是本病的重要臨床表現之一,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明顯的體重減輕,部分患者還以消瘦為首先症狀,尤其是胰尾癌和胰體癌患者。消瘦的原因可能與胃納大減、胰腺分泌不足、消化吸收不良等因素有關。黃疸是診斷胰腺癌的主要症狀之一,根據癌腫部位的特徵而有不同程度的黃疸出現,乳頭壺腹部癌100%有黃疸出現,即使在早期也發生黃疸;胰體、尾癌早期無黃疸,但到晚期,癌腫波及胰頭,或轉移至膽總管、淋巴結、
發布於 2024-07-24 04:54
0評論
中華醫學會胰腺學組制定了胰腺癌高危人群的概念,具體如下:年齡大於40歲,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飽脹不適,腹痛,伴有體重下降者。有胰腺癌家族史者;突發糖尿病者,特別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齡在60歲以上,缺乏家族史,無肥胖,很快成為胰島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確診時伴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患者,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患者中是一個重要的癌前病變,特別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鈣化性胰腺炎;胰腺導管內粘液性乳頭狀
發布於 2023-02-02 08:57
0評論
胰腺癌是消化系統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惡性程度高,預後差。該病的發病高峰為70-90歲,男女比例相近。胰腺癌的發病沒有明確的病因,但存在相關危險因素,吸菸、高脂飲食、肥胖以及飲酒和胰腺癌的發病有相關性。同時,家族中有相關胰腺癌病史,其罹患該病的可能性也將大大升高。在腫瘤的分子水平研究中,提示p16基因和BRCA-2基因的突變與胰腺癌發病有關。1、臨床表現胰腺癌早期可無任何臨床表現,隨著腫瘤生長,可
發布於 2023-02-28 21:46
0評論
(一)圍手術期處理胰腺癌病人常常全身情況欠佳,而根治性手術尤其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創傷大,出血多,併發症多,手術死亡率高,因此,正確積極的圍手術期處理十分關鍵。 1.術前改善病人全身情況 (1)加強營養、糾正低蛋白血癥:宜給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輔以胰酶等助消化藥物。(2)維持水電解質平衡。(3)補充維生素K,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害,重度阻塞性黃疸者由於膽汁不進入腸道,使脂溶性
發布於 2024-04-27 10:04
0評論
胰腺癌是一高度惡性的腫瘤,預後極差,儘管在過去的50年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提高胰腺癌生存率方面並未取得較大進展。未接受治療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約4個月,接受旁路手術治療的病人生存期約7個月,切除手術後病人一般能生存16個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報告,胰腺癌總體1年生存率為8%,5年生存率為3%,中位生存期僅2~3個月。我國外科的統計資料顯示,5年生存率僅為5%左右。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提高和改
發布於 2024-04-27 10:11
0評論
出現頑固性上腹痛,疼痛放射至腰背部,夜間明顯,仰臥時加重,而蜷曲或前傾坐位可使疼痛減輕等,則高度提示胰腺癌,需進一步做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 B超、CT、MRI、ERCP、PTCD、血管造影、腹腔鏡檢查、腫瘤標誌物測定、癌基因分析等,對胰腺癌確定診斷和判斷能否手術切除有相當大的幫助。一般情況下B超、CA19-9、CEA可作為篩選性檢查,一旦懷疑胰腺癌,CT檢查是必要的。病人有黃疸而且比較嚴重,經
發布於 2024-12-09 11:45
0評論
胰腺癌是影響十分嚴重的疾病,除了他的發病率較高,還因為給患者的生命帶來了威脅。大家對手術是如何治療胰腺癌的也都十分關心。現在為大家介紹手術治療子宮內膜的方法,希望能為你提供幫助。 1、術前準備 年齡不是切除術的禁忌問題。如果病人攝入差,或有噁心嘔吐,術前合適的補充水分是關鍵的。術前應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防止術後發生腎衰。由於膽管堵塞和誘發膽管炎,常伴有肝功能惡化,白蛋白水平和凝血試驗是極易進行的
發布於 2025-01-12 04:0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