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影響腎臟,一般是緩慢漸進式的,往往需要一二十年,才會造成腎傷害。目前糖尿病腎病已成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據醫學觀察,胰島素依賴型的糖尿病患者,有三成將來會併發腎病變;而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則約10%~12%。麻煩的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往往腎功能不全已發作多年而不自覺,當診斷確立時,腎病變已然形成。糖尿病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腫瘤而位居第三位的致死性疾病,而糖尿病腎病所致尿毒症是最主要的死因之一。
病因
糖尿病性腎病的發生原因,仍是當前的研究重點,較為學者肯定的有高血壓、代謝異常及遺傳等三個因素。研究發現,當長期高血糖時,血壓亦會上升,人體血流量相對增加,腎小球微血管內壓提高,促成腎小球濾過率升高;又因高血糖、高血清胰島素及高血脂等代謝問題的作用,造成腎小球結構改變,進而引起蛋白質聚集在腎間質內,誘發各種炎症因子釋放,產生細胞增生、肥厚,最後形成腎硬化。若加上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膀胱排尿功能的障礙,而引發的感染或尿路阻塞,則將使腎功能進一步受傷害。
發病階段
臨床上,習慣將糖尿病性腎病分成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腎肥大及高腎小球濾過率,臨床上毫無症狀;
第二階段:則在數年後於腎組織切片(活組織檢查)出現早期病灶,但腎小球濾過率仍增高或正常;
第三階段:患者出現微量白蛋白尿,每日排出量在20毫克以上,200毫克以下;
第四階段:則是持續性蛋白尿,每日白蛋白尿排出量高於200毫克;此階段常伴隨高血壓的出現及腎功能惡化;
第五階段:通常在出現明顯蛋白尿5~10年後發生,70%的患者會發展成尿毒症;
第三階段以前,若嚴格控制血糖,腎功能變化是可逆性的。但超過第三階段,腎結構便逐漸被破壞,功能每況愈下。因此,糖尿病患者須嚴格控制血糖、血壓,並定期檢查腎功能,才能避免腎病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