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9 16:56

  甚麼是胃腸道間質瘤?發病率如何?高發人群?在胃腸道腫瘤家族中處於甚麼位置?有甚麼發展趨勢?
  近十餘年來,一種新的胃腸道腫瘤——胃腸道間質瘤逐步進入大眾的視線並被重視。目前已發現,過去診斷的絕大多數胃腸道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經鞘膜瘤等多種腫瘤其實都屬於胃腸道間質瘤的範疇。與常見的胃癌、腸癌等不同,胃腸道間質瘤並非起源於胃腸道的粘膜上皮,而是起源於粘膜肌層或固有肌層,是胃腸道最常見的間葉來源腫瘤,佔所有消化道腫瘤的1%-2%。而且,在發病機制上,胃腸道間質瘤也與其他消化道腫瘤存在本質不同,大部分的胃腸道間質瘤存在特徵性的特定基因突變。該病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女發病率差異不大。雖然與胃癌、腸癌相比,胃腸道間質瘤的發病率並不高,約在10-20/百萬人/年,但是其發病率近年來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我國華東地區的流行病學統計顯示,該地區的胃腸道間質瘤發病率在全世界範圍內處於較高水平。
  與胃癌、腸癌相比,胃腸道間質瘤有哪些症狀?對人體的破壞性如何?
  癌是指發生於上皮的惡性腫瘤,具有浸潤性生長和容易復發和轉移的特點。胃腸道間質瘤發生於胃腸道間葉組織,局部侵襲性不如癌腫,較少通過淋巴結轉移。以前認為GIST有良惡性之分,現在發現即使很小的GIST也可能發生復發或轉移(復發或轉移的主要部位是肝臟和腹膜),故目前普遍認為它是一種具有潛在惡性的疾病。根據腫瘤大小、腫瘤部位和細胞分裂活性等指標,可以將胃腸道間質瘤的復發轉移風險分為極低、低度、中度和高度四級。其中極低及低度風險的腫瘤極少發生復發或轉移,幾乎可以考慮為良性。但是高度風險的胃腸道間質瘤術後極易發生復發或轉移,在靶向藥物格列衛問世之前,該發生率可高達40%-90%,一旦復發轉移生存時間僅為10-20個月。絕大部分的復發或轉移發生於首次切除後的2年內。
  治療胃腸道間質瘤有哪些方法?效果如何?預後如何?將科室在胃腸道間質瘤的診治、指南的制定等方面的特色、優勢和地位融入其中。
  鑑於腫瘤存在異質性,尤其是對於胃腸道間質瘤,不同復發轉移風險的腫瘤手術切除後的轉歸完全不同,因此需要對不同的患者個案制訂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通過回顧總結了過去十餘年來診療近千例胃腸道間質瘤的經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胃腸外科近年來建立了一支專業從事胃腸道間質瘤診療的團隊,對所有收治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進行規範化、個體化的診療決策。除了部分無症狀的極小(<50px)的腫瘤,手術切除是大部分胃腸道間質瘤的首選治療方案。根據腫瘤的大小、部位、與鄰近臟器關係等因素,並綜合考慮患者年齡、全身狀態等因素,對不同的患者可採取的手術方案包括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內鏡下微創手術和內鏡聯合腹腔鏡的微創手術。通過完善的術前評估和周密的術前準備,絕大多數(>95%)的胃腸道間質瘤可以獲得根治性切除。對於一部分評估後判斷為無法根治性切除或手術創傷及風險過大的患者,通過靶向藥物格列衛的術前治療,可以達到腫瘤縮減,從而重新獲得根治性手術條件。已經發生或有術後較高可能(中度及高度風險)發生復發轉移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需要接受靶向藥物格列衛的治療。作為腫瘤靶向藥物的經典代表,格列衛治療胃腸道間質瘤已經取得了近乎奇蹟般的療效,相對低的毒副作用和有效的抗腫瘤活性已經使全世界數以萬計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獲益。作為中華慈善總會胃腸道間質瘤患者援助計劃的授權評估點之一。

  怎樣預防胃腸道間質瘤?甚麼情況下要懷疑胃腸道間質瘤?
  由於胃腸道間質瘤起病部位較為隱蔽,臨床表現又沒有特異性,所以早期發現診斷還有一定的困難。消化道出血是一個有價值的提示信號,所有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如黑便、嘔血等)均需要儘快到正規醫院接受檢查,排除胃腸道腫瘤(包括胃腸道間質瘤和胃癌腸癌)的可能。現在臨床上遇到越來越多的通過體檢偶然發現胃微小間質瘤(<50px)的病例,目前認為微小間質瘤的發病率要遠超過預期,其中一部分可能終身穩定而不進展。因此,對於這部分患者來說,過度的焦慮是不必要的,應當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定期的隨訪或內鏡/腹腔鏡下的微創手術切除。

新興的胃腸道腫瘤家族 - 甚麼是胃腸道間質瘤相關文章
由於癌症命名具有一定的複雜性,通常老百姓所說的胃癌、肺癌都是依據癌症發病的組織器官不同來分類,然而,當一些名字具有病理特徵時,老百姓就會疑惑不解,如胃腸道間質瘤,既然帶有瘤應該就是腫瘤的一類,但是根據危害程度不同,腫瘤又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癌症),這個瘤是屬於哪一類呢?這樣的問題困擾了許多患者,有些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在沒弄清事實前就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對治療不利的影響。昨日我
發布於 2022-12-14 14:59
0評論
眾所周知,疾病越早被發現,進行治療,治療的效果會比較好!很多患者檢查出胃腸道間質瘤很多都已經非常大了,或者已經到了晚期轉移了。那麼如何能夠更早的檢查出疾病呢?一般而言,胃腸道間質瘤都是由消化道起源的,繼而向消化道或腹腔內生長,早期很少有症狀,所以一旦出現腹痛,腹脹或者摸到腫塊,往往腫塊都已比較大。有一部分患者是由於胃部的其他疾病或胃鏡體檢時,偶爾發現小的粘膜下佔位。但是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粘膜下
發布於 2023-02-03 17:12
0評論
1、甚麼是胃腸道間質瘤,與平滑肌肉瘤的區別何在?答:傳統上,發生於胃腸道的間葉源性腫瘤幾乎都歸屬為平滑肌腫瘤,包括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以及它們的各種亞型,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大多數胃腸道間葉源性腫瘤不同於典型的平滑肌腫瘤,而是一類具有獨特病理學特徵的腫瘤,稱為胃腸道間質瘤,英文簡稱GIST。其原因在於免疫組化標記研究顯示,絕大多數GIST中的瘤細胞不表達平滑肌腫瘤的特異性標記物,如平滑肌肌動蛋白(
發布於 2023-02-03 17:37
0評論
胃腸間質瘤,手術有哪些風險?胃腸間質瘤的手術風險,與患者的年齡、手術方式和腫瘤的部位都有關係。十二指腸間質瘤手術後可能會有胰瘻、出血、吻合口漏等併發症;胃間質瘤如果接受了胃大部切除術,也會存在吻合口漏,腹腔出血等併發症,但是如果只是胃的楔形切除,它的瘻的發生率就比較低。總之,只要患者接受手術治療,都可能面臨各種併發症,包括出血、手術感染等。手術可以治癒胃腸間質瘤嗎?手術是治癒胃腸間質瘤唯一的方式
發布於 2023-02-03 16:52
0評論
胃腸道間質瘤:摘要: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是一組獨立起源於胃腸道間質幹細胞的腫瘤,近10年來隨著臨床病理技術不斷髮展和完善,作為一種獨立的臨床病理,GISTs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現就其診治進展進行綜述。1組織來源在20世紀80年代初,胃腸道的間葉性腫瘤被認為是一種平滑肌起源的腫瘤。胃腸道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st
發布於 2022-10-09 01:08
0評論
胃腸間質瘤通常採用開腹手術還是微創手術?無論是開腹手術還是微創手術,都要遵循手術規範原則。微創手術的好處是美容、創傷小,患者更容易接受。如果進行微創手術,需要到有經驗豐富的醫生那裡就診。並且微創手術有它的適應人群。比如,胃大彎且帶蒂的腫瘤(和胃的接觸面較小),且腫瘤和周圍臟器沒有侵犯的患者就比較適合做微創手術,因為腫瘤與胃結合的地方相對較小,微創容易切除。所以能不能做微創還是要看腫瘤的狀況。大多
發布於 2023-02-03 16:57
0評論
1、性腫瘤的發病情況我們在這裡談的胃腸道腫瘤,主要是指胃和大腸的惡性腫瘤,即癌。大家都知道,在胃腸道中被發現的腫瘤,部分是良性的,良性腫瘤在切除後不易復發,對機體危害較小,所以不多講了。上海東方醫院胃腸肛腸外科葛海燕眾所周知,胃癌在全世界範圍內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癌控項目的統計數據,全球每年死於癌症的患者高達700萬,其中死於胃癌的患者佔了70萬例。全球範圍,胃癌的發病率男性佔
發布於 2023-01-14 03:21
0評論
增生性息肉 在大腸中較為常見,發生原因不明,多出現在中年以後,在尸解標本中可有25~80%的發生率。絕大多數表現為在黏膜表面上呈丘狀或半圓形隆起,一般較小。直徑約0.5cm左右。常為多個。病理結構為黏膜肥厚增生。臨床上可無症狀,多是在做內窺鏡檢查時偶然發現。這種息肉不會癌變,故不需處理。 炎性息肉 又稱假性息肉。是大腸黏膜的潰瘍在癒合過程中纖維組織增生及潰瘍間黏膜下水腫,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漸隆起而
發布於 2024-04-20 14:17
0評論
甚麼是胃腸間質瘤?1983年Mazur和Clark首先提出間質瘤的概念,起初人們對其認識不清楚,認為它是起源於間葉結締組織的腫瘤,將其與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視為一類,隨著人們對其研究的不斷深入,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其獨立作為一種疾病確立,並統一命名為胃腸間質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胃腸道間質瘤好發於哪些人群?GIST佔胃腸道惡性腫瘤的1%~
發布於 2022-12-01 16:21
0評論
一、胃腸道腫瘤病人營養狀況的評估胃腸道腫瘤病人主要表現為蛋白質-能量缺乏型的營養不良。營養狀況的粗略評估指標是近期體重下降(低於正常標準的10%),全身瘦組織(如肌組織)減少,皮下脂肪減少;進一步的檢查是測定血清蛋白(如白蛋白、轉鐵蛋白、前白蛋白),其中白蛋白是營養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轉鐵蛋白和前白蛋白半衰期短,因而更加敏感;總淋巴細胞計數也是反映病人營養狀況的一個指標。合理應用上述指標可以基本
發布於 2023-01-14 08: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