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醫藥辨證分型與特色治療
1、辨證治療
肝硬化腹水的病機特點為本虛標實,本虛表現為氣虛、陰虛,標實表現為氣滯、水裹、血瘀等,但“氣虛血瘀”為其基本病機或證候類型。在“氣虛血瘀”的共性基本證型基礎上,根據患者的不同個體情況與病變階段,可分為以下主要證型。需注意在依據基本證型採用益氣活血基本治法的基礎上,加上主要證型治法,並適當加減用藥。
基本治法。補中益氣,活血祛瘀。方藥:四君子湯合桃核承氣湯,或補陽還五湯加減。人參9g、白朮12g、茯苓15g、甘草6g、桃仁6g、制大黃9g、桂枝9g、芒硝12g等。
主要證型與治法有:
(1)氣滯溼阻證。主要症狀:腹脹按之不堅,脅下脹滿或疼痛,納呆食少,食後脹甚,得噯氣,矢氣稍減,舌苔薄白膩,脈弦。下肢水腫,小便短少。治法:疏肝理氣,行溼散滿。方藥: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湯加減。柴胡9g、香附9g、鬱金9g、青皮9g、川芎9g、白芍15g、蒼朮9g、白朮12g、厚朴9g、茯苓15g、豬苓12g、陳皮9g等。
(2)溼熱蘊結證。症狀表現:腹大堅滿,脘腹脹急,煩熱口苦,渴不欲飲,或有面目皮膚髮黃,小便赤澀,大便秘結或溏垢,舌邊尖紅、苔黃膩或兼灰黑,脈弦數。治法:清熱利溼,攻下逐水。方藥:中滿分消丸合茵陳蒿湯。厚朴9g、枳實9g、薑黃9g、黃芩9g、黃連3g、乾薑9g、半夏9g、知母12g、澤瀉9g、茯苓15g、豬苓12g、白朮12g、陳皮9g、砂仁6g等。
(3)脾腎陽虛證。腹大脹滿,形如蛙腹,朝寬暮急,面色蒼黃,或呈恍白,脘悶納呆,便溏,畏寒肢冷,浮腫,小便不利,舌體胖,質紫,苔淡白,脈沉細無力。治法:溫補脾腎,行氣利水。方藥: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加減。制附子9g、乾薑9g、人參9g、白朮12g、豬苓12g、茯苓15g、澤瀉9g、炙桂枝6g等。
(4)肝腎陰虛證。腹大脹滿,或見青筋暴露,面色晦滯,唇紫,口乾而燥,心煩失眠,時或鼻衄,牙齦出血,小便短少,舌紅絳少津,苔少或光剝,脈弦細數。治法:滋養肝腎,涼血化瘀。方藥:一貫煎合膈下逐瘀湯加減。北沙參9g、麥冬12g、生地15g、當歸12g、枸杞子12g、川芎9g、牡丹皮12g、赤芍12g、烏藥9g、五靈脂9g、桃仁6g、紅花6g、香附9g等。
2、中醫單方驗方
關幼波治療肝硬化腹水基本方:生黃芪50g,當歸10g,白朮10g,茵陳30g,杏仁10g,橘紅10g,茯苓30g,赤芍15g,白芍15g,澤蘭20g,香附10g,藕節10g,車前子15g,木瓜10g,厚朴15g,生薑3g,大腹皮10g,丹參15g。治療肝硬化腹水陰虛血熱、氣虛血滯證有良好效果。
驗方1:黃芪、白朮各30-60g,黑大豆、茅根各30g,煎湯口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用於肝硬化腹水較重,中氣不足,脾胃虛弱,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者。
驗方2:穿山甲、鱉甲、黑大豆、陳葫蘆、冬筍各適量,煎湯服,3次/d,用於白蛋白減少,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腹水明顯者。
竣下逐水法。該法過去有較多報道,認為通過瀉下以減輕腹水。主要有牽牛子或甘遂組方,如禹功散(牽牛子120g,小茴香30g,共研細末),每次吞服1.5~3g,1~2次/d。此為逐水之法,當謹慎應用,腹瀉5-6次/d為宜,水去其大半即止,肝性腦病、電解質紊亂、上消化道出血為禁忌症。
3、中藥敷臍外治療法
藥物敷臍是中醫學獨具特色的外治法之一,早在春秋戰國《五十二病方》即有關於肚臍貼藥的記載;至清代,外治專家吳師機立“十臌取水膏”等,以外敷逐水,迄今仍然用於頑固性肝硬化腹水。近年來,姜春華用甘遂、芒硝;夏德馨用甘遂、肉桂、車前草;雷陵以甘遂、牽牛子、防己、沉香等敷臍,童光東等用麝黃膏(田螺肉30g、麝香1g、人工牛黃1g、蔥白2根)敷臍,在基礎治療同時佐治肝硬化腹水,取得良好療效。
我們根據肝硬化腹水的虛、實不同病證特點,考慮到“肝絡阻塞”共同病機,擬定虛脹方:益氣溫陽、通絡逐水,藥用生黃芪、制附片、肉桂、丁香等;實脹方:行氣化瘀、通絡逐水,藥用生大黃、萊菔子、沉香、丁香等。提取有效部位與組分,製成巴布劑,外敷臍部。試驗組患者的腹脹減輕程度明顯,而腹水減輕的程度好於對照組、住院時間短於對照組,尚未發現任何毒副反應。目前實脹方已經固定制劑,以“消脹貼膏”命名,作為新技術臨床應用,並在進行臨床新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