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0 04:21

  Q1:甚麼是結直腸?

  A1:結直腸就是老百姓經常講的大腸。大腸上與小腸相連,下與肛門相連。大腸的主要基本功能就是吸收水分,將液體糞便吸乾變成固體糞便。【注:小腸上與胃相連,胃上與食道相連,食道則與咽部(喉咽)及口腔相通】  Q2:甚麼結直腸癌?

  A2:癌症是指由不可控制的異常生長的細胞形成的100多種不同疾病的統稱。癌症不但會破壞病變發生部位的正常組織和器官,還可以轉移至身體的其它部位進行破壞,從而消耗人體的營養、消磨人的意志、破壞人體的功能、危及人的生命等等惡果。結直腸癌是指結腸和直腸表面被覆的正常細胞開始出現以下改變的一種疾病:細胞不受控制的生長和細胞不再死亡進行新陳代謝。結直腸癌通常是由非癌性息肉隨著時間的推移轉變成癌性腫瘤(即惡性腫瘤)所致。結直腸癌是當今世界上第三常見的癌症,也是在癌症相關死亡中第三常見的病因。

  Q3:甚麼人會得結直腸癌?

  A3:最常見是結直腸生息肉的患者,因為息肉是一種隨著時間生長的非癌性病變或者是癌前病變。大約有10%的息肉呈扁平狀,它是變成癌症的高危病變。第二是年齡大者,一般50以上就是高危年齡,需要開始定期檢查來篩查結直腸癌。第三是有炎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患者,如患有克羅恩病(Crohn Disease,CD)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病人。第四是具有長期習慣飲食飽和脂肪者,如喜食紅肉者。第五是具有個人或家族癌症病史者。第六是肥胖患者。第七是吸菸者。第八是種族(如黑人)等其它因素。

  Q4:怎麼發現自己是否得了結直腸癌?

  A4:當腸道習慣發生改變時,比如說拉肚子、便秘(大便解出很困難)或總是感覺腸道糞便不能完全拉乾淨,應該引起重視,可能得了結直腸癌。當大便呈明亮的鮮紅血色或暗紅血色時,要考慮得了結直腸癌。當大便較往常變薄或變細時,要考慮得了結直腸癌。當出現一些肚子不舒服時,如經常腸氣脹痛、飽脹感或腹部絞痛等,要考慮得了結直腸癌的可能性。當出現無原因的體重減輕、經常疲倦或無法解釋的貧血(缺鐵)時,要考慮得了結直腸癌的可能性。越早發現前面這些症狀,並越早找到醫生得到結直腸癌的診斷,那就意味著越早得到更好的治療機會,這就是醫生常說的“早診早治”。

  Q5:發現自己的症狀像結直腸癌該怎麼辦?

  A5:儘快尋求普外科/消化外科專科醫生的幫助,真正的確診需要活檢後病理證實。在確診前要進行驗血如腫瘤指標--癌胚抗原(CEA)的檢查。疾病的分期則需要放射科醫師進行影像學檢查(如CT)和病理科醫師來確認。內鏡超聲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也用來進行結直腸癌分期。

  Q6:診斷為結直腸癌後為甚麼要早點治療?

  A6:儘早治療患者就會有更好的預後,也就是說腫瘤越早期治療,患者生存期會更長和生活質量更好。值得高興的是,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給患者帶來早期治療的效果非常好,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早期結直腸癌的患者在手術後生活30~40年還健在。我自己的親戚就有在80年代做完大腸癌手術後,2015年仍然健在的,身體狀況非常好,不和外人講,就完全看不出來。醫生常常強調“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有科學根據的,是醫生們多年積累的經驗,這些經驗有少部分被醫生寫成論文並發表與其它醫生分享而達成共識,從而提高醫學界的整體治療水平,當然提高治療水平的途徑不止這一個,在此不多說。

  Q7:要怎樣才能早點預防結直腸癌?

  A7:第一,若家族中有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又稱Lynch Syndrome即林奇綜合徵)病史者,得結直腸癌的風險高達70%~90%,是一般人群罹患結直腸癌的幾倍。林奇綜合徵患者在所有的結直腸癌病例中約佔到5%~10%,患者確診時的平均年齡約為45歲。基因檢測可檢測最常見HNPCC基因。

  第二,若家族中有家族性腺瘤樣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典型表現為結腸內數百個至數千個良性(非癌性的)小息肉結節,但是,如果這些息肉不治療,幾乎100%的機會會惡變為癌症。FAP的患者在所有的結直腸癌病例中約佔到1%,患者確診時常在40歲左右。目前發現APC基因的突變導致FAP的發生,有類似病史者可行基因檢測。

  第三,進行各種結直腸癌篩查的檢查來預防和檢測。結腸鏡是最佳篩查方式,它是將一根纖維軟管狀有肛門插入結直腸進行腸腔內檢查,若心理緊張者還可行無痛腸鏡。CT虛擬內鏡在國外比較流行,它是一種無創性CT檢查技術,患者在肛門內注入氣體後使腸腔充分擴張,然後躺在CT檢查床上進行CT掃描,做過CT的都知道,就是躺在一個床上睡上2分鐘不動就行了,簡單且無創傷性。不過國內由於患者量太多,根本就沒有那麼多放射科醫生,用緊缺的放射科醫師去花大量的時間去做CT虛擬內鏡,試想把時間花在少數幾個患者身上了,大量的其他患者誰來診斷呢?再則,做CT虛擬內鏡診斷的醫師是需要一定量時間做專門訓練後才能熟練掌握診斷結直腸癌的。大便隱血試驗是一種常規、快捷的檢查方法,患者也最易接受,但是它的敏感性不夠高,因為只有在腫瘤本身破潰出血或腫瘤引起周圍組織出血時才能檢測出來,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一個檢查能包辦一項診斷,那還要其它檢查干嘛呢,因此不同的檢查之間是一種有交叉重疊的回補關係,儘量做到不要漏掉一個腫瘤。氣鋇雙重造影是一項從肛門內先灌入鋇劑約400ml、後打入氣體在檢查上變換體位進行的檢查,從腸腔結構和腸道蠕動功能等方面評估結直腸。大便DNA檢測是另一種基因檢測方式。正常情況下大便是不存在這些DNA分子的,如果大便含有脫落的黏膜細胞、黏液、血絲等物體就會有DNA分子了,就能檢出該人的DNA,而這些帶有遺傳訊息的DNA片段就是我們熟知的基因。近年來國際上精準醫學[Exact Medicine]的流行,使得基因檢測也如日中天。2014年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文章顯示大便DNA檢測很有可能取代結腸鏡成為結直腸癌篩查更好的方式。隨著國內基因檢測技術的蓬勃發展,不久的將來患者就可以自取大便進行DNA檢測,對自己的健康做更好的保持工作。

  【注:近年來國內基因檢測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大量的推廣,已不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如果您有家庭成員或家族中在50歲以前罹患結直腸癌,請及時與醫生諮詢,可進行基因檢測降低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美國好萊塢著名女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因母親57歲、小姨61歲均死於乳腺癌而在她37歲時進行乳腺癌基因檢測,結果發現自己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高達87%,於是進行了雙側乳房切除術,術後她的乳腺癌的發生率降低至5%】

  Q8:結直腸癌的儘早治療為甚麼需要進行TNM分期?

  ?A8:分期是一種描述腫瘤或癌症的方法,比如說腫瘤的大小,或是腫瘤是否向周圍侵犯以及侵犯的部位等。結直腸癌的分期是胃腸道專科醫師確定患者預後最重要的一種工具,對於結直腸癌的治療直接依賴於腫瘤的分期。

  TNM分期是最常應用的一種腫瘤分期方法。T是指Tumor,腫瘤的大小和位置;N是指lymph Nodes,腫瘤周圍的淋巴結是否受累及;M是指Metastasis,腫瘤是否轉移至身體的其它部位。有些分期的期相又被進一步分為亞組,以更詳細地描述腫瘤的細節。

  有時我們會聽到講結直腸癌的再分期,它是指腫瘤分期較為晚期,往往要進行放化療或新輔助治療後從而導致腫瘤降分期,對於治療後腫瘤是否降分期的評估我們稱之為再分期。通常外科醫師在中晚期腫瘤降分期至合適的期相時再予以外科手術根治治療。結直腸癌復發是指腫瘤治療後新的腫瘤又出現了。

  Q9:究竟結直腸癌的TNM分期與治療有甚麼關係?

  A9:結直腸癌T分期:

  T0期即原位癌,是指腫瘤組織位於結直腸粘膜層。

  T1期是指腫瘤組織突破結直腸粘膜層,累及肌粘膜層至粘膜下層。

  T2期是指腫瘤組織突破粘膜下層,侵犯固有肌層,但未穿透固有肌層累及結腸的漿膜下層或直腸的直腸繫膜。

  T3期是指腫瘤組織突破固有肌層至結腸的漿膜下層及漿膜層或直腸的直腸繫膜,但未穿透漿膜層或直腸的直腸筋膜。

  T4期是指腫瘤組織突破漿膜層或直腸的直腸筋膜,累及鄰近器官。

  區域淋巴結N分期:

  Nx期是指區域淋巴結資料不詳。

  N0期是指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N1期是指腫瘤轉移至結直腸周圍1~3個淋巴結。

  N2期是指腫瘤轉移至結直腸周圍≥4個淋巴結。

  N3期是指腫瘤轉移至主要血管沿途的任何淋巴結。

  遠處轉移M分期:

  Mx期是指不能確定有無遠處轉移。

  M0期是指無遠處轉移。

  M1期是指有遠處轉移。

  AICC/UICC臨床分期及其臨床處理方式:

  0期是指Tis(原位癌)、N0期、M0期,此期常用的臨床處理方式是:息肉摘除手術。

  Ⅰ期是指T1~T2期、N0期、M0期,此期常用的臨床處理方式是:手術切除腫瘤及周圍的一些淋巴結。

  Ⅱ期是指T3~T4期、N0期、M0期,此期常用的臨床處理方式是:當淋巴結未受累時,(1)結腸癌常用的臨床處理方式是:手術切除腫瘤,部分患者需手術切除腫瘤後化療;(2)直腸癌常用的臨床處理方式是:手術切除腫瘤以及放化療。

  Ⅲ期是指任何T分期、N1~N3期、M0期,此期常用的臨床處理方式是:當局部淋巴結受累時,(1)結腸癌常用的臨床處理方式是:手術切除腫瘤和化療;(2)直腸癌常用的臨床處理方式是:手術切除腫瘤以及放化療。

  Ⅳ期是指任何T分期、任何N分期、M1期,此期常用的臨床處理方式是:當腫瘤發生轉移時,結直腸癌常用的臨床處理方式是化療,手術或可切除腫瘤,部分精心挑選的患者可行轉移瘤切除手術。

  Q10:結直腸癌究竟怎麼來治療?

  A10:前面也已經講過結直腸癌的治療主要根據腫瘤的分期。治療的方法不能單一,且結腸和直腸的治療還不一樣。主要有外科手術、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等等。

  手術是治癒結直腸癌的基礎,主要是將腫瘤連帶鄰近正常的結直腸和淋巴結切除以獲得滿意的手術效果,可能需要暫時或永久的結腸造瘻,後者就是人工肛門--在腹部開個口子以便結腸內的糞便排出體外,患者常懸吊一個塑料袋。

  化療是應用典型的抗腫瘤藥物來殺死癌細胞,常見的有5氟尿嘧啶(5-FU)、瘤可維(leucovorin)、奧沙利鉑(oxaliplatin)、依立替康(irinotecan)、卡培他濱(capecitabine),常常都是聯合用藥。輔助化療常在術後進行,以求達到患者治癒的最大機會。新輔助化療常在術前進行。姑息性化療應用於腫瘤不能手術切除的患者,以延緩或逆轉腫瘤相關的症狀,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限。

  放療是應用高能X線在術前或術後治療直腸癌以殺死癌細胞。放療的給予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體外同位素放療,另一種術中一次性置入同位素放療物質。

  抗血管生成治療是應用抗血管生成藥物靶向阻斷腫瘤供血血管從而“餓死”癌細胞的一種靶向治療方式。抗血管生成藥物一般與化療藥物同時給予。貝伐單抗(Bevacizumab)已被美國FDA認證並在臨床用來治療第Ⅳ期結直腸癌。

  靶向治療是靶向阻斷結直腸癌腫瘤細胞同時對正常細胞造成最小的損傷。目前,美國FDA僅允許西妥昔單抗(Cetuximab)和帕尼單抗(Panitumumab)用於治療非突變型KRAS基因的結直腸癌。

甚麼是結直腸?相關文章
息肉是指粘膜腳樣突起物突出粘膜,因而包括各種類型病變,腫瘤性或非腫瘤性,單從外觀上卻難以確定,只有組織學檢查才能判斷其是否為新生物性。1982年全國結直腸癌協作組病理學者提出了我國統一的分類規範,將結直腸息肉分為五類:1、新生物性息肉(即腺瘤);2、錯構瘤性息肉;3、炎症性息肉;4、化生性息肉;5、其他類型息肉(如粘膜肥結性贅生物)。結直腸腺瘤從病理上分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絨毛管狀腺瘤,以管狀
發布於 2022-10-08 21:33
0評論
甚麼是結直腸癌症結腸和直腸一般俗稱大腸,是消化系統的最後一段,從小腸末端開始,延至肛門。其最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儲存排洩物。結直腸癌症是結直腸內的細胞成長失控,發生癌變,導致癌細胞侵入身體其他部位。為甚麼會導致結直腸癌導致腸癌的因素可以分為先天和後天。先天是因為遺傳基因的關係,我們目前瞭解的遺傳性腸癌,只佔腸癌總數大約1至5%,這些患者一般都有家族病歷,而且也常在較年輕時發病。1、先天腸癌因素:
發布於 2022-10-09 03:03
0評論
據瞭解手術是腸癌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然而術後部分患者可能發生腸功能紊亂,如腸梗阻、便秘、腹瀉等症狀,影響患者的營養狀況,對治療預後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腸癌患者術後一定要注意飲食的協調性與規律性,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和內容幫助患者改善營養狀況,提升患者對治療的耐受,並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在此將腸癌患者術後飲食應遵循的過渡步驟和相關食譜進行說明和舉例。腸癌病友術後飲食過渡步驟:第一步:禁食結直腸術後早
發布於 2022-12-14 15:04
0評論
結直腸息肉是指高出於粘膜、突向腸腔的贅生物,可以有蒂,也可以廣基無蒂;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分為腫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非腫瘤性息肉(增生性、炎症性、錯構瘤性息肉等)。結直腸息肉的數目超過100枚時稱為息肉病。結直腸息肉的重要性在於其與結直腸癌的關係,大多數結直腸癌(>80%)來自結直腸腺瘤性息肉癌變,及時切除結直腸息肉可以使個體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降低70-90%。結直腸息肉多無明顯症狀,
發布於 2022-12-14 22:40
0評論
腸鏡檢查橫結腸降結腸息肉病情描述:我父親77歲,最近大便次數較往常略多,有時感覺腹部有下墜感,後到淄博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就診,腸鏡結果:進境70cm於盲腸,無異常,退鏡所見橫結腸、降結腸散在數個約0.3-0.4cm息肉樣隆起,光滑,活檢3塊。餘結腸、直腸粘膜均光滑,血管紋理清晰。橫結腸3小片粘膜混合性腺瘤性息肉伴活動性炎症及灶性淋巴組織增生,部分腺上皮輕度非典型增生。醫生直接建議手術。這個檢查已
發布於 2022-12-01 02:11
0評論
                                              腸鏡是發現結直腸早期病變的最有效手段。結直腸長約1.5m,在空、迴腸的周圍形成一個方框。根據大腸的位置和特點,分為回盲部、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和肛管,那麼腸鏡下他們的正常形態是怎樣的呢?正常直腸:12-15cm。無半月皺襞,有三個亨圖瓣。正常乙狀結腸:15-30cm。常成新月形或橢圓形,
發布於 2023-01-14 08:31
0評論
手術前2天控制飲食,以無渣飲食為主,忌食任何蔬菜、水果(包括魚、蛋、肉類);以白米稀飯或爛麵湯為主,其內可加糖或鹽,不能加鹹菜、豆類食品。小米或黑米稀飯不易消化、有顏色不能食用。 其次:術前當天晚以牛奶、藕粉為主。 第三:術前晚9點左右,口服瀉藥(瀉藥不能用甘露醇),12點以前分服完畢。12點以後可適量飲淡鹽水。如轉天行麻醉腸鏡下手術,晚4點以後不能飲水。 第四:患者如有便秘史,術前兩天可應用緩
發布於 2023-09-18 23:45
0評論
患者: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就診醫院等):患者男,49歲,近期在空軍杭州療養院體檢,電子視頻腸鏡檢查發現,距肛9釐米可見約米粒大小隆起,表面無糜爛。體檢時診斷為直腸息肉。尚未治療請問,如何治療?平時生活中要注意甚麼?肛腸外科:腸鏡下切除就可以了,創傷很小,基本沒有痛苦。大腸息肉目前尚無特別有效方法來預防患者:是否馬上就應切除?病人害怕開刀。息肉是否會自己縮小、恢復?體檢時,檢查醫生講等過
發布於 2022-10-03 05:43
0評論
1、及時治療肛門內外痔、肛漏、肛裂、肛竇炎及慢性腸炎等疾病。 2、保持肛周清潔衛生,養成定時排便習慣。 兒童型直腸息肉主要發生於5-10歲兒童,多數小於1cm,單個,帶蒂,會自行脫落,因炎症和腺體阻塞瀦留所致,臨床上除便血外並無其他大礙。成人直腸息肉病理類型多,具癌變趨向,因而一經診斷,宜早行手術切除之。 直腸息肉,特別是腺瘤性息肉已被學者公認為癌前期病變。所以直腸息肉患者的定期隨訪已被提到防治
發布於 2024-05-10 04:38
0評論
直腸脫垂又稱脫肛,具體的發病原因不明,目前認為可能的發病機制有“滑動疝”學說和“腸套疊”學說,目前多數學者贊同腸套疊學說。但是,所觀察的病例中,術中發現直腸前陷凹的腹膜反折過低,是直腸前壁受壓而逐漸向腸腔內翻下垂的結果。所以,Ahermeier認為,兩者都可能導致直腸脫垂,慢性“腸套疊”為“滑動性”疝的結果。隨著盆底影像學檢查新技術的不斷湧現,如盆腔造影結合排糞造影術、多重聯合盆腔器官造影術及盆
發布於 2022-12-17 09:2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