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婦死亡幾率一直是真實的存在,目前已處於較低的水平曾經有句話說孕婦生孩子就是“一腳踩在鬼門關”,對於幾十年前落後的孕產婦保健水平而言,這句話真是不為過。由於那時大多數孕婦都是在家裡分娩的,沒有詳盡的數據統計記錄真實的孕產婦死亡率是多少,目前非洲部分落後地區的孕產婦死亡率或可作為參考,大約為1000/10萬,也就是百分之一。
國際上孕產婦死亡比較低的幾個國家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和西歐的一些國家,都低於10/10萬。據報道,我國的孕產婦死亡率在2013年時已下降到23/10萬,相比10年前又降低了50%左右。在一些城市,孕產婦死亡率已經達到發達國家水平,而且,隨著孕產婦保健工作的推進,城鄉之間孕產婦死亡率的差距也在明顯的縮小。
作為醫生,我們的工作就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將這一比率降低再降低。作為孕婦能做甚麼呢?
降低孕期風險,孕婦要做到
1、重視孕前體檢和評估:妊娠會加重某些疾病的病情,甚至導致生命危險,對患有這些疾病的婦女,應當重視這些風險,甚至必要的時候選擇放棄生育。作為醫生,我深刻了解對於任何一位婦女而言,讓她放棄生育的權利都是殘忍的,但是如果生育將很大程度上導致她面臨生命風險的話,那麼她和她的家人必需要了解這種風險,並做出合理的決定。例如某些嚴重的心臟病、發生過腦血管意外的高血壓等情況。
還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曾經和上級醫生一起負責過一位艾森曼格綜合症(嚴重的心臟疾病導致的綜合症)孕婦,儘管動用了整個醫院的搶救力量,病人最終還是搶救無效死亡了。這例病人是位進城務工人員,從小到大並不知道自己患有嚴重的心臟病,也沒有不適的感覺,甚至在入院前幾天還在照看自家賣油條的小吃攤位。這個病例也提醒大家,即使自我感覺“身體不錯”,也不能掉以輕心,專業的孕前體檢和評估才是保障。
2、 重視孕期規律檢查:雖然孕期檢查不能規避所有的風險,但是可以發現問題,極大的降低發生風險的機會。就目前而言,我國城鄉醫療條件存在巨大差異,也就是說,對於嚴重併發症的搶救能力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為甚麼孕產婦死亡率水平能夠越來越接近?就是因為國家對降低孕產婦死亡做出的努力確實起到了成效,而這些努力是通過增加農村孕婦產檢的次數和入院分娩的比例而達到的。
3、 遵醫囑進行孕期保健以及分娩方式選擇:孕期保健存在很多誤區,儘管醫生苦口婆心勸說,仍有孕婦聽信“人家、朋友、媽媽、婆婆或者網上醫生”的各種傳言,做出增加風險的種種選擇。比較常見的例子有,“剖宮產比順產安全、孕期營養過度、孕期長期臥床保胎”等。早已經有大量的數據證明,對於絕大多數情況而言,順產是比剖宮產安全的多的分娩方式,只有在確實發生難產或較罕見的情況下,剖宮產才是合理的選擇(冒手術的風險才被認為是值得)。至於孕期過度營養,體重增加過多,則遠不是變得胖點、醜點那麼簡單,它可以極大的增加妊娠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生,甚至嚴重時發生併發症而導致更大的風險,對於胎兒也可能造成分娩時產傷、甚至遠期孩子長大後發生高血壓、糖尿病等等風險。孕期長期臥床的科普前不久我剛剛轉發過,百害無一利,長期臥床帶來的血栓風險是可以導致生命危險的。
4、 發生危險時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醫患關係的亂局導致患者對醫院的不信任,作為醫生感覺很無力,也不想說太多。但是一旦發生危險時,請謹記,醫生是那群比你還不願意出現危險的人,而且對於醫療風險的預判和處理就是他們的專業!還要知道,醫學是這樣一門學科,不能用1+1=2來解釋的學科,所以請理解醫生們有時在談話時不能斬釘截鐵,可能只是通過告訴你某些風險的比例給你合適的建議。
記得有一位孕婦,是個學理工科的高級知識分子,孕期產檢都正常,在孕晚期的一次產檢中,突然被發現出現了“重度子癇前期”。這是一種孕期特有的疾病,全身小血管痙攣導致的孕婦高血壓和尿蛋白等症狀,孕晚期的處理原則是積極緩解血管痙攣狀態後及早終止妊娠。孕婦先是不肯住院,終於說動了入院,又不肯做任何治療,待到同意用藥後,堅決不同意終止妊娠。任憑我們如何解釋,詳談風險,她始終是一句“我身體很好的,不會發生,我自己有數”。孕婦的媽媽是個淳樸的農民,偷偷跑到我辦公室勸我說,“醫生,委屈你了,你說的我都懂,也想按照你說的做,但是她是個知識分子,我拿不了她的主意……”還好,第二天孕婦的丈夫從外地趕回,給她做了主意聽從醫生的意見及時終止了妊娠。手術後,孕婦還是發生了HELLP綜合症(子癇前期的一種嚴重併發症),又經過一段時間才得以恢復。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好久我都有些後怕,萬一孕婦的丈夫在更遠的地方趕不回來……後果不堪設想。
小結:
妊娠和分娩的過程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是風險很小,通過孕婦和醫生的共同努力,這種風險還將進一步降低,孕婦們大可不必過度緊張。至於還沒懷孕的小夥伴們,更不能因噎廢食、放棄當媽的權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