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易患乳腺癌?
1、年齡:在女性中,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在月經初潮前罕見,20歲前亦少見,但20歲以後發病率迅速上升,45~50歲較高,但呈相對的平坦,絕經後發病率繼續上升,到70歲左右達最高峰。死亡率也隨年齡而上升,在25歲以後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時始終保持上升趨勢。
2、遺傳因素:家族的婦女有第一級直親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其他乳房疾病。
4、月經初潮年齡:初潮年齡早於13歲者發病的危險性為年齡大於17歲者的2.2倍。
5、絕經年齡:絕經年齡大於55歲者比小於45歲的危險性增加。
6、第一次懷孕年齡:危險性隨著初產年齡的推遲而逐漸增高,初產年齡在35歲以後者的危險性高於無生育史者。
7、絕經後補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長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
8、口服避孕藥。
9、食物:尤其是脂肪飲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險性。
10、飲酒。
乳腺癌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1、無痛性腫塊:乳房的無痛性腫塊常是促使患者就診的主要症狀。
2、乳頭溢液:溢液可以是無色、乳白色、淡黃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樣、血樣、漿液性或膿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間隔時間也不一致。
3、乳頭和乳暈異常:乳頭扁平、回縮、凹陷,直至完全縮入乳暈下,看不見乳頭。有時整個乳房抬高,兩側乳頭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頭糜爛也是乳腺癌的典型症狀。炎性乳腺癌時局部皮膚呈炎症樣表現;顏色由淡紅到深紅,開始時比較侷限,不久即擴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膚,同時伴有皮膚水腫。皮膚增厚、粗糙、表面溫度升高。
5、擴散及發展:乳腺癌細胞的倍增時間平均為90天,在臨床能發現腫塊前,腫瘤的隱匿階段平均為12年(6~20年)。腫瘤一旦發生,其發展可通過以下方式:局部擴展、淋巴道播散、血行播散。
確診乳腺癌需要哪些檢查?
1、B超、鉬靶射線如何診斷乳腺癌?
X線檢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診斷的常用方法,常見的乳腺疾病在x線片上表現一般可分為腫塊或結節病變,鈣化影及皮膚增厚徵群,導管影改變等。腫塊的密度較高,邊緣有毛刺徵象時對診斷十分有助。毛刺較長超過病灶直徑時稱為星形病變。x線片中顯示腫塊常比臨床觸診為小,此亦為惡性徵象之一。片中的鈣化點應注意其形狀、大小、密度,同時考慮鈣化點的數量和分佈。當鈣化點群集時,尤其集中在1釐米範圍內則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鈣化點超過10個以上時,惡性可能性很大。
超聲顯像檢查:超聲顯象檢查無損傷性,可以反覆應用。對乳腺組織較緻密者應用超聲顯象檢查較有價值,但主要用途是鑑別腫塊系囊性還是實性。超聲檢查對乳腺癌診斷的正確率為80%~85%。癌腫向周圍組織浸潤而形成的強回聲帶,正常乳房結構破壞以及腫塊上方局部皮膚增厚或凹陷等圖像,均為診斷乳腺癌的重要參考指標。
2、檢查發現乳房佔位,一定是乳腺癌麼?
乳房腫塊通常是指由於乳房組織的構成不同而使內部長有腫塊的一種疾病,乳房腫塊是最常見的乳房疾患。眾多的良性疾病也通過乳房腫塊的形式表現,所以乳房腫塊的鑑別最重要的是區分良性和惡性除了乳腺癌為惡性外,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積乳囊腫,乳腺脂肪壞死,等產生的腫塊都屬良性。
3、哪些血液檢查可以檢查乳腺癌?只要有異常就一定是乳腺癌麼?
(1)癌胚抗原(cEA):為非特異性抗原,在許多腫瘤及非腫瘤疾病中都有升高,無鑑別診斷價值,可手術的乳腺癌術前檢查約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轉移性癌中則有50%~70%出現CEA高值。
(2)鐵蛋白:血清鐵蛋白反映體內鐵的儲存狀態,在很多惡性腫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腸道腫瘤、乳腺癌中有鐵蛋白的升高。
(3)單克隆抗體:用於乳腺癌診斷的單克隆抗體cA,15-3對乳腺癌診斷符合率為33.3%~57%。
4、甚麼樣的情況需要鉬靶射線檢查?
X線檢查 :對乳癌鈣化灶的檢出最具優勢 ,X線數字攝影有助CAD。MWA和CMRP技術能提高判定乳癌的可靠性。乳腺鉬靶X線片能精細地記錄下不同穿透能力的軟組織留下的X線影像,特別是能捕捉到對乳腺癌具有診斷意義的微小鈣化灶。臨床應用證實,它能發現小於五毫米的癌腫,可以至少比臨床提前一年發現乳腺癌。如能結合定位穿刺檢查,其診斷價值更大。正因如此,美國抗癌協會提議。
(1)二十至三十九歲婦女,每月做乳房自檢,每三年做乳房體檢,三十五歲以上婦女做一次基礎乳房X線攝片。
(2)四十至四十九歲婦女,每月做乳房自檢,每年做乳房體檢,每一至二年做乳房X線攝片。
(3)五十歲以上婦女,每月做乳房體檢和乳房X線攝片。
乳房穿刺檢查會不會加重乳腺癌病情或造成轉移?
乳房穿刺檢查是否會導致癌的擴散,各家意見不一。這個問題國內外不少專家以及臨床醫生進行了研究和觀察。關於乳癌外吸穿刺檢查患者5年存活率的資料統計表明,認為手術前作穿刺檢查與不作穿刺檢查,二者之間5年存活率無顯著性差異,有人將針吸穿刺後立即進行手術切除癌灶和針吸穿刺後再間隔29天才施行手術切除作比較,前者5年生存率為82.7%,後者5年生存率為88. 8%,二者基本相似。從數以萬計的各種腫瘤病例穿刺來分析,未發現因穿刺檢查而導致癌擴散與轉移者,因為穿刺手術刺激輕,損傷少,其促成癌細胞擴散的可能性比活檢手術要小、要少。
可見,患者與其擔心穿刺擴散,而延誤診斷,不如及時穿刺後得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不至於等疾病發展到較嚴重或較晚期才去開刀動大手術,或已失去治療挽救的機會,造成嚴重後果和終身遺憾
確診了乳腺癌,應該怎麼辦?
外科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仍為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術式有多種,對其選擇尚乏統一意見,總的發展趨勢是,儘量減少手術破壞,在設備條件允許下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盡力保留乳房外形。無論選用何種術式,都必須嚴格掌握以根治為主,保留功能及外形為輔的原則。
化學藥物治療
多數乳腺癌為一全身性疾病已被眾多的實驗研究和臨床觀察所證實。當乳腺癌發展到大於lcm,在臨床上可觸及腫塊時,往往已是全身性疾病,可存在遠處微小轉移灶,只是用目前的檢查方法尚不能發現而已。手術治療的目的在於使原發腫瘤及區域淋巴結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減少局部復發,提高生存率。但是腫瘤切除以後,體內仍存在殘餘的腫瘤細胞。基於乳腺癌在確診時已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概念,全身化療的目的就是根除機體內殘餘的腫瘤細胞以提高外科手術的治癒率。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局部治療手段之一。與手術治療相比較少受解剖學、病人體質等因素的限制,不過放射治療效果受著射線的生物學效應的影響。用目前常用的放療設施較難達到“完全殺滅”腫瘤的目的,效果較手術遜色。因此,目前多數學者不主張對可治癒的乳腺癌行單純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多用於綜合治療,包括根治術之前或後作輔助治療,晚期乳腺癌的姑息性治療。近10餘年來,較早的乳腺癌以局部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日益增多,療效與根治術無明顯差異,放射治療在縮小手術範圍中起了重要作用。
內分泌治療
內分泌治療乳癌是非治癒性的,但對於激素依賴性乳癌卻可收到不同程度的姑息療效。癌細胞胞漿和胞核內雌激素受體(ER)含量愈多,其激素依賴性也愈強。而且應牢記,閉經前發生的乳癌與閉經後發生的乳癌在治療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