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核心症狀:情緒低落——終日悶悶不樂,想哭、興趣減退、享樂不能——明知是很高興的事,但沒有興趣,也高興不起來、精力不足和過度疲乏——感覺自己總像幹了很重的活計,身體疲乏的一點力氣都沒有。
二是心理學症狀:表現為焦慮——坐立不安,過度擔心自己或家人;自責——責怪自己連累家人;認知扭曲——自我貶低,認為自己一事無成,任何一個人都比自己強,自己甚麼都做不好;凡事都往壞處想得多,看不到事情積極的一面;自殺觀念與行為——感覺生活沒有意思,還不如死了更好,甚至付諸行動;自知力不完整——不認為自己有抑鬱症狀,覺得自己就是軀體疾病,對客觀檢查都正常的事實不接受,認為醫生沒有檢查到,反覆要求檢查。認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辦事情效率降低,不能像以往那樣熟練地完成日常工作。精神病性症狀——嚴重的患者會出現精神病性症狀,如幻聽、幻視,或關係妄想等,但多數都與患者的生活現實相關,沒有荒誕離奇的幻覺。
第三組是軀體伴隨症狀:表現為多種多樣,稀奇古怪的軀體不適。如各種疼痛,頭痛、背痛等,疼痛多不固定,呈遊走或串痛,此起彼伏; 睡眠紊亂,失眠或睡眠過多但不解乏、食慾紊亂,進食減少或貪食、 性慾減退、非特異性軀體症狀,患者可以表現為各種離奇的症狀,如覺得自己的半側腦子變空了,感覺有股氣體從下身一直往上升到咽喉處哽住了等等。
三組症狀中以第一組核心症狀最主要,如果有1~2條症狀持續達到2周以上,應該及時找心理醫生進行識別和判斷,以免延誤病情。需要記住的是,抑鬱症既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繼發於軀體疾病,如冠心病、腦卒中、甲狀腺疾病、老年痴呆症等,老年首發的抑鬱尤其要注意排除軀體疾病。
除了抑鬱意外,焦慮也是影響冠心病恢復的一種情緒障礙,其發生率甚至高於抑鬱,在抑鬱的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有焦慮共存(抑鬱的心理學症狀)。表現最強烈和最極端的例子是一種叫做“驚恐發作”的臨床綜合徵,又稱為“急性焦慮發作”。患者可以在1分鐘之內由完全正常到不能自控,突然發作的心慌心跳,感覺心臟要從胸腔內跳出來似的,10分鐘內達到高峰。患者除感覺胸悶憋氣,有瀕死感,出汗,周身無力之外,還會有極度的恐懼感。多半在30分鐘內自然緩解。患者常常呼叫救護車,但發現在救護車到達時症狀已經有所緩解,到醫院檢查多數不能發現異常結果。就像剛才講的吳女士的第一次凌晨胸悶發作的情形,其實就是一次驚恐發作。驚恐發作時,患者體內的兒茶酚胺水平升高,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可能會增加冠狀動脈痙攣的機會,甚至由於驚恐發作而誘發心肌梗死或誘發惡性心律失常而導致猝死,國內外均有類似的案例報道。
美國著名的心臟病學家Hurst說過: “胸痛最常見的原因並不是心血管病,而是與焦慮有關”。國外學者研究顯示,在因胸痛而進行冠狀動脈造影的人群中,只有23%有明確的冠心病,61%的人冠狀動脈正常或接近正常,這部分人中大部分都有焦慮情緒存在。我們在對安貞醫院某病房胸痛患者的調查中發現,99例因為胸痛來做冠狀動脈造影的患者中(包括做過支架來複查的患者),最終確診為冠狀動脈有病變的只有46例,一半以上的病人冠狀動脈是好的。但是,這組患者中不管是否有冠心病,都有相當比例的患者有焦慮和抑鬱情緒。其中冠心病人合併抑鬱的有13%,合併焦慮的有37%,既有焦慮又有抑鬱的有10.9%。可見冠心病的情緒障礙不可小覷。
相對於冠心病的情緒障礙的知曉問題來講,冠心病合併抑鬱的治療率更低。很多患者認為既然是情緒問題那我自己調節、自己克服好了,不願意服用抗抑鬱劑。其實這是非常大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