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7 00:22


患者:女性,53歲,因:“發現左頸部搏動性腫塊1月”而入院。患者15天前曾於當地醫院就診,彩色B超診斷為:“左頸部動脈瘤可能”。查體:心率68 次/分,血壓142/82mmHg,左側頸部靠下頷處可觸及一3cm×4 cm大小搏動性腫塊,腫塊搏動頻率與心率一致,腫塊邊界清,壓迫頸總動脈後腫塊縮小、搏動減弱。入院後MR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圖1)和CTA(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圖2) 證實為頸內動脈扭曲,扭曲部位頸內動脈內徑較對側稍粗,但在150%範圍之內。磁共振頭顱掃描未見明顯異常。本科未給予手術治療,建議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出院後每半年來本院門診隨訪。

  討論

  1、誤診原因分析:
  患者病史無特殊,查體為左側頸部一搏動性腫塊,腫塊搏動頻率與心率一致,壓迫頸總動脈後腫塊縮小搏動減弱。這種表現與頸動脈瘤非常相似,很難從體格檢查上鑑別。加上外院彩色B超初步診斷為:“頸動脈瘤可能”,這時非常易誤診為頸動脈瘤。
  頸內動脈扭曲還易與頸動脈體瘤、頸動脈假性動脈瘤、頸動靜脈瘻等頸部血管疾病相混淆。頸動脈體瘤位於頸動脈分叉部,動脈造影可見頸內、外動脈呈“杯口”樣分離,腫物血運豐富。頸動脈體瘤與頸動脈緊密相連,因此常可捫及瘤體搏動。頸動脈體瘤最典型的體徵是Fontaine徵:下頜角下的頸部腫塊附著於頸動脈分叉,因此腫塊可垂直於頸動脈方向移動,但不可沿頸動脈方向移動。頸動脈體瘤觸診多無壓痛、質地韌、組織緊密、不可壓縮。壓迫頸總動脈後腫塊沒有縮小。
  頸動脈假性動脈瘤常表現為頸動脈附近的一個橢圓性包塊,質地隨腫塊張力不同而各異,局部皮溫通常比周圍略高,但無紅腫熱痛等表現。假性動脈瘤往往是頸部外傷後所致,可以通過追問病史獲得這些信息。頸動靜脈瘻在聽診時一般都能聽到明顯的雜音,很難觸到明顯得腫塊。
  2、頸動脈扭曲的可能原因:
  頸部血管最常發生彎曲的是頸總、頸內和椎動脈起始段,頸動脈過度彎曲。常呈“橫s”形,一部分患者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由麗等[2]研究的10例頸動脈扭曲患者中5例為典型動脈硬化。一部分患者可能與肥胖有一定的關係,尤以中年婦女多見,章黎軍[3]研究的12例頸動脈扭曲患者均為女性。由於婦女以胸式呼吸為主,在中年以後腹部脂肪又容易堆積,可導致膈位置輕度的上抬,同時,人到中年以後心臟大血管的位置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轉位和輕度的抬升,使得頸部大血管為適應其生理解剖位置的變化而發生適應性的轉變DD扭曲。
  3、頸動脈扭曲的治療:
  對於頸動脈瘤而言,因不積極手術治療者,70%可發生瘤內血栓形成,血栓脫落造成腦供血不足,甚至腦梗死;或動脈瘤破裂至咽喉部、口腔、鼻部等發生大出血、窒息死亡。因此一般都需行頸動脈瘤切除和血管重建術。5%-7%的頸動脈體瘤為惡性,而良性者具有較高的惡變率;同時,日益增大的瘤體包繞周圍的血管組織,使手術的難度和危險性大大增加,因此,頸動脈體瘤的治療原則是早期行外科手術完整地切除瘤體[1]。對於頸動脈扭曲而言,如為單純的肥胖所致的扭曲,影像學檢查證實無明顯擴張,血管內無血栓形成者,可以予門診隨訪處理。隨訪期間,口服阿司匹林,降低腦血管事件的發生。對於合併明明顯動脈硬化閉塞的患者,由於扭曲動脈血流方向、角度、壓力的變化,血管內可行成血栓,血栓脫落可導致保梗塞,可根據病人意願和綜合評估後給予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以頸動脈部分切除端端吻合為主。

頸動脈扭曲誤診為頸動脈瘤分析相關文章
頸動脈狹窄症狀頸動脈狹窄是由於頸動脈的粥樣斑塊導致的頸動脈管腔的狹窄。當頸動脈出現狹窄時,大腦也就出現不同程度的缺血。主要的表現為:頭暈、眼前發黑,有黑,短暫的意識喪失。頸動脈狹窄檢查:患者一旦出現上訴症狀,建議去門診做一個頸動脈彩超,彩超如果表現有狹窄,發現有潰瘍性斑塊形成,就需要遵照醫囑做進一步的檢查。具體確診方面,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CTA)正在逐漸取代動脈造影成為診斷
發布於 2022-12-12 18:22
0評論
壓力感受器的適宜刺激是管壁的機械牽張。如動脈血壓升高,動脈管壁被擴張至一定程度時,感覺神經末梢興奮而發放神經衝動。在一定範圍內(動脈血壓60~18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壓力感受器的傳入衝動頻率與動脈管壁的擴張程度成正比,即動脈血壓愈高,動脈管壁被擴張的程度也愈高,壓力感受器的傳入衝動頻率也愈高,所以從感受器的性質,它是血管壁牽張感受器。壓力感受器對搏動性的壓力變化比非搏動性的
發布於 2024-01-01 20:43
0評論
目的:客觀分析失眠症患者咽喉、頸椎病變情況。方法:對55例失眠症、咽喉和頸肩部不適共存的病人進行睡眠量表、纖維喉鏡和頸椎正側雙斜位片的觀察後定量賦值,進行相關分析。結果:55例病人睡眠量表計分均大於12分,纖維喉鏡檢查提示咽喉部都有充血、滲出等改變,頸椎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改變、退性性變等,頸項病變與失眠症之相關係數為R頸項=0.357,P=0.048;咽喉病變與失眠症之相關係數為R咽喉=0.
發布於 2023-03-20 18:36
0評論
藥物治療不可能改善這種機械性的狹窄,所以患者目前仍然會頭暈、雙下肢無力。彩超顯示頸動脈斑塊,但未報告動脈管腔狹窄,說明頸動脈系統問題不大。鎖骨下動脈斑塊,流速增快,提示了動脈狹窄,而且已經清晰的報告了盜血,所以必須介入治療。有斑塊、流速快不影響造影檢查。我建議直接造影檢查,因為造影檢查可以明確是否需要支架、能否施行支架治療、需要甚麼型號、規格的支架、手術難度多大、風險多高等等重要信息,而CTA檢
發布於 2022-12-26 20:05
0評論
大腦的血液絕大部分來自頸動脈。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頸動脈狹窄的罪魁禍首,粥樣斑塊的表面是一層纖維帽,中間是膽固醇結晶和壞死物質。粥樣斑塊形成後不斷增大,最後纖維帽破裂,斑塊向一座活火山,不斷有碎屑向外噴出。破裂的纖維帽表面極易形成血栓並且在血流衝擊下非常容易脫落。那麼頸動脈狹窄和小中風又有甚麼關係呢?很早以前人們一直認為中風是由大腦內部的血管出了問題而引起的。50多年前,醫學界開始認識到頸動脈狹窄
發布於 2023-01-27 01:07
0評論
頸動脈支架成形術是治療頸動脈硬化狹窄的新方法,近幾年發展迅速,但其長期療效和併發症的發生情況還有待進一步隨訪觀察。澳大利亞珀斯皇家醫院的Ling醫生在2008年6月份發表的美國血管外科雜誌(LingAJ,MwipatayiP,GandhiT,SieunarineK.Stentingforcarotidarterystenosis:fractures,proposedetiologyandthen
發布於 2023-02-20 14:51
0評論
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血管的疾病,頸動脈超聲是反映動脈硬化的一個窗口。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患者和健康體檢者接受了頸動脈超聲篩查。頸動脈超聲篩查出頸動脈斑塊和頸動脈狹窄後,很多人擔心這個問題,並且為此過度焦慮擔憂。如果體檢報告顯示頸動脈內膜增厚或頸動脈斑塊形成,則提示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頸動脈斑塊的出現明顯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圍血管疾病如下肢動脈硬化症的危險。研究表明,頸動脈
發布於 2022-09-24 17:29
0評論
腦卒中是當今第三大致死病因,是成年人致殘的首要原因。頸動脈狹窄是導致缺血性卒中事件發生的最常見原因。目前預防的主要措施有:1、藥物,2、血管內支架成形術3、頸動脈血管內膜剝脫術。大量的臨床實驗已經證實,無論是有症狀還是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病人,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均能有效地預防卒中。在美國每年進行約20萬例的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但在我國僅為數百例,與我國人口數量極不成比例。20世紀80-90年代已有多
發布於 2022-10-01 13:24
0評論
一、積極控制危險因素: 如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議使用一天口服一次的長效降壓藥,尤其不主張使用短效硝苯吡啶(心痛定);同時應控制血糖、血脂在理想水平。 要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飲食上要低鹽、低脂;要戒菸、限酒;增加體育運動,減輕或控制體重。並要保持良好的精神與心態。 二、藥物治療: 1、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滯性:阿斯匹林75mg/日,或拜阿斯匹林100mg/日;
發布於 2024-01-06 16:33
0評論
概述 在靜脈硬化的一種常見的病症中,頸動脈硬化的出現是因為患者的動脈壁變得比較的厚,導致之後患者的動脈壁失去了彈性導致的病症。如果要是出現了這樣的硬化情況的話,往往是會導致患者的很多細小的動脈都是會出現這樣的硬化情況的。對於患者來說,當出現了這樣的病症的時候,往往是會導致患者的大腦的正常輸血功能出現很大的障礙的,影響患者的大腦。 步驟/方法: 1、 對於這樣的病症來說,導致出現的根本的原因就
發布於 2024-05-09 22:2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