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風”就是“產後風溼病”的俗稱。產後風溼是指育齡婦女產後或者人工流產術後以及坐月子調護不當而感受風寒溼邪所引起的以肢體、關節酸困疼痛,麻木不適,怕風、怕冷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看上去很象風溼病,但風溼病化驗指標多為正常,使用常規抗風溼藥物也無效果,因而稱之為“產後風溼病”。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孕婦分娩過程中,消耗大量體力,產道出血,肌表、筋骨開放,造成體內血脈、經絡虛弱,分娩後如果保健不到位,外邪則乘虛侵入肌肉、關節等處,隨著產後的恢復,肌表、筋骨關閉,將風溼寒邪包裹於體內,產後風溼病遂告形成。
其次,產後過早活動導致肌肉、關節勞累也難辭其咎。產後新媽媽關節內滑液囊的滑液大多分泌不良,稍微勞累就可出現手腕發麻一類的不適感。這與分娩期血液循環不暢密切相關。
此外,有關專家的臨床研究發現,高齡分娩、難產、剖腹產、多次流產等也對“產後風”的發生與發展有某種影響,這幾種產婦患上產後風溼病的幾率明顯升高。
早在唐代《經效產寶》中對本病就有論述,書中指出“產後中風,身體疼痛,四肢弱不遂”。 因此中醫很早就認識到有“產後風”、“產後痺”的名稱,其病機多認為先天氣血不足,產後百脈空虛導致風寒溼入侵,痺阻經絡而致;或為懷孕生產中情志不暢或飲食失調,導致肝鬱脾虛,氣血運行不利而致痺。
產後風溼的表現大多與“風”、“冷”、“痛”有關,具體表現如下:
1、大多數病人表現為汗出惡風、惡寒、全身的肌肉和關節疼痛。還有的病人其關節和肌肉的縫隙中有鑽風感,即每當感受涼風之時就有涼風鑽到骨頭裡的感覺,嚴重的患者即使在暑熱時節其患處也必須裹以厚被或棉衣才能感覺舒適。常見證型有肝鬱脾虛和氣血不足兩種類型。
2、如屬肝鬱脾虛的病人多伴有頭痛、頭暈、眼眶疼痛、眼睛乾澀或多淚,且情緒焦慮易悲傷或發怒,乳汁不暢或易生乳房小葉增生,睡眠不安等。
3、如屬氣血不足病人可表現為乳汁少、稀稠、月經遲行或量少,唇甲色淡,面白無華,發脆易落等。
4、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風溼病人的初次發病或病情活動也往往在懷孕分娩後,故有產後風溼痛的患者必須到正規醫院的風溼科抽血化驗以排除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徵等風溼病,只有排除風溼免疫病以後才能考慮診斷為產後風溼病。
產後風溼病如排除器質性風溼免疫病後,一般經過適當的調養或輔以中醫藥治療,均可好轉或治癒。但也有少部分病人為風溼病發病的先兆或因情緒失控最終形成產後抑鬱症,此部分病人需要長期在風溼科或精神科診治。
【養生指導】
一、發病前預防
1、避免房屋陰冷潮溼
因為新媽媽在坐月子的時候,住的房子比較背陰,沒有陽光照射,陰冷潮溼的話,會給新媽媽的身體帶來很大的傷害。最好選擇向陽的房間,屋子裡的陽光要充足,新媽媽可以在房間裡多曬太陽,適時開窗通風,冬天每天一般不應少於1個小時。房間要注意衛生,空氣新鮮,通風良好,但一定要注意避免讓新媽媽直接被風吹到。南方冬季沒有暖氣,可以適當使用空調,調節適宜的室內溫度。夏季房間悶熱的話,可以把電扇對著牆壁反方向吹,讓風反彈回來,使室內空氣流通,但要注意空調的冷氣不要直接吹到新媽媽和寶寶身上。
2、避免過早勞累
新媽媽在分娩的時候消耗了很多體力,建議最好休息24小時,保證產後充足的睡眠,第二天再適當活動。在活動的時候新媽媽應避免用力過大,可以適當活動一下身體,不要陷入過度疲勞的狀態。月子裡,禁止從事重體力勞動,尤其是過度增加腹壓的活動,比如久蹲或搬重物等。新媽媽產後,身體需要好好地休養,如果過早地工作,甚至是勞累,都有可能給身體埋下很多隱患。新媽媽在做月子的時候用冷水洗衣服,很可能會手關節疼痛,患上嚴重的風溼病。
3、洗澡
新媽媽生完寶寶的第一天,身體比較虛弱,最好不要洗澡,可用溫水擦浴。在坐月子的時候,新媽媽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適當洗澡,但每次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15分鐘之內,洗水溫保持在35℃-37℃左右,室內溫度要在22℃-26℃左右,沐浴、洗完頭髮後儘快擦乾、吹乾,注意不要著涼,冬天儘量避免在浴室內使用電器,預防發生意外。同時新媽媽儘量避免洗涼水澡,臨床研究發現,夏天,新媽媽在洗澡的時候,如果貪圖涼爽,洗澡水比較涼的話,身體和涼水的 “親密接觸”,讓本來就非常虛弱的身體受到冰涼的刺激,身體不能抵抗涼水侵襲,很容易產生關節疼痛或得產後風溼病。沐浴後頭發沒幹,就立即睡覺,也是引起產後風溼的主要途徑。
4、飲食
新媽媽的飲食要特別注意,營養均衡的同時還要合理搭配。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後,搭配蔬菜和水果;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除了正常吃飯菜,還要適當喝湯,以補充產奶消耗的水分。避免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這些刺激性大的食物對新媽媽產後虛弱的身體有很大的危害。喝一些較清淡的湯,比如銀耳湯、山藥湯等,都有助於暖身。冬季可以把水果切塊,用開水過一下,防止太涼。夏季避免食用冰鎮的水果,多吃一些溫熱性的水果如葡萄、龍眼、櫻桃等。
5、避風保暖
無論是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一般在生完寶寶後普遍比較容易出汗,這時切忌吹風止汗,最好的辦法就是自然降溫。如果是在晚上,還要注意保暖,防止夜裡氣溫降低以後讓新媽媽受涼。室內溫度冬季最好保持在18℃-22℃,夏季可以在24℃-26℃左右,新媽媽身上的衣服被汗溼了以後,要及時更換。尤其在陰冷潮溼的初冬季節,一定要注意保暖,室內要暖和乾燥,如果氣溫變化,一定要及時添減衣服。
二、發病後養護:
(一)生活養護:
新產婦因生產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氣血耗傷,而小生命的來到又會打亂既往固定的生活模式,休息不能保證,且撫育孩子的責任重大又使精神得不到放鬆,如果自己哺乳的話還要保證奶水充足通暢。這些影響都會造成產後媽媽體內氣血不足或在壓力下運行不暢,因此需要家人的配合、自我精神的放鬆,積極的飲食調養才能儘快適應哺乳期的任務,同時才能調暢氣血,儘快恢復常態。
(二)飲食調養:
產後風溼病患者多體質偏虛,或氣血不足,或陰虛血少,飲食應注意避免過於寒涼,可以多吃一些溫熱性的水果如葡萄、龍眼、櫻桃等。推薦食材包括肉類:豬肝,牛肉,魚;蔬菜類:胡蘿蔔,西紅柿,茄子,南瓜;水果類:水蜜桃,菠蘿,梨;其他:乾紅棗,黑木耳。
同時可以按體質不同進行飲食養護,具體如下:
1、氣血不足型
⑴章魚燉豬腳:
原料:章魚(幹品)120g,豬腳1~2只。
做法:上二味加適量水煮湯,至稠。調味後飲汁吃肉。亦可佐膳。一般2次見效。
功能:益氣血,增腎精,健腰腳。治婦女產後體虛、缺乳。
⑵酸辣豬血:
原料:鮮豬血250g,雞蛋老膏100g,鮮豆腐100g,青豌豆50g,精鹽5g,花椒水15g,味精3g,香醋10g,紹酒10g,水澱粉50g,白胡椒面5g,香油5g。
做法:①將豬血過羅,加水適量,上屜蒸成血豆腐,取出切成3分寬,1寸長條。②雞蛋老膏、豆腐切同樣的條備用。③鍋內放油適量,放入豬血及雞蛋老膏、豆腐、調料、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香油即可。
功能:補血益精,生津潤燥,補心安神,適合於心煩不眠,燥咳聲啞,頭暈目眩,腰膝痠軟,產後血虛,久病體虛以及奔豚氣等人食用。
2、氣虛寒溼型
(1)當歸羊肉湯:
原料:羊肉500g,當歸15g,生薑12.5g,蔥12.5g,胡椒1.5g,食鹽2.5g 。
做法:羊肉洗淨,切成約62.5px方塊,當歸裝入紗布袋內扎口。將砂鍋內注入清水,置於火上,入蔥、姜、胡椒、羊肉、當歸(布包)入湯中,用武火煮沸約30分鐘後,改用文火燉爛,去當歸即成。食肉飲湯,任意食之。
功能:溫經壯陽,散寒止痛。治產後寒痺及陽虛痺。
(2)防風粥:
原料:防風10~15g,蔥白2根,粳米100g。
做法:先將防風、蔥白煎煮取汁,去渣;粳米按常法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煮成稀粥服食。每日早、晚食用。
功能:祛風解表,散寒止痛。治外感風寒,發熱,畏冷,惡風,自汗,頭疼,身痛等症。
(3)八寶除溼粥:
原料:生苡米、生芡實、白扁豆各10g,蓮子、赤豆各15g,生山藥30g,大棗10枚,粳米100g。
做法:以上諸味除粳米外,其餘各物共加水適量,煎煮40分鐘,再放入粳米,繼續加水煮成粥。早晚各食1碗,常食效果甚佳。
功能:健脾利溼。治面部黑斑色淡,油脂分泌較多,肢體困重,食少納差。
(4)複方黃芪粥:
原料:黃芪15g,炒白芍、桂枝各10g,生薑15g,粳米100g,大棗4枚。
做法:前四味煎濃汁去渣,粳米與棗同煮粥,粥成入藥汁,調勻服食。每日1次。
功能:益氣養血,溫經通絡。治手足無力,肢體麻木不仁以及腦血栓患者血壓不高者。
(5)白朮茶:
原料:白朮45g,制南星、制半夏各30g,生薑2片。
做法:上藥前三味研粗未。每次用40g,用紗布包,臨服加生薑2片,共置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頻飲。每日1劑。陰虛內熱,津液不足,口乾舌赤者忌用。
功能:燥溼化痰,健脾利水。適用於痰溼咳嗽,肢體沉重,嗜臥倦怠,納呆,消化不良。
3、陰血不足型
(1)烏雞海參:
原料:烏雞肉150g,水發海參500g,蛋清30g,蔥段100g,醬油25g,精鹽3g,白糖50g,味精5g,芝麻油5g,澱粉20g,紹酒25g。
做法:①將肉用刀片成1分厚的薄片,收入碗內,加入精鹽、紹酒、味精、芝麻油醃喂3分鐘,然後用蛋清、澱粉調糊漿好。②把海參一片兩半,用開水燙一下,撈出控幹。③炒勺放火上,勺內加入豬油,燒三成熱時,把肉片下油滑開倒入漏勺內。④勺內留50g底油,放蔥段翻炒成牙黃色時,加入紹酒、醬油、白糖、味精、海參,開鍋後用水澱粉攏芡,倒入雞片,淋入芝麻油,翻炒均勻出勺。
功能:補腎益精養血,滋補強壯。適合於病後產後,氣血雙虧,腰腳痿軟,小便頻數,消瘦乏力,崩漏帶下,腸燥便秘,虛勞盜汗的人食用。
(2)桑枝蜜茶:
原料:桑樹帶葉嫩枝20g,蜂蜜適量。
做法:先將桑枝剪碎,置保溫瓶中,用沸水300ml泡悶20分鐘,傾出清汁,再調入蜂蜜少許,分2~3次代茶飲。產後感寒致關節痺痛者忌用。
功能:祛風清熱,除溼止痛。適用於產後汗出當風,以致著衣即汗,去衣惡風,肢體酸楚,類似風溼病者。
(三)穴位按摩
除疼痛局部關節周圍可取阿是穴按壓外,對於風寒溼入侵經絡,體質偏氣陽不足型者可以艾灸中脘、關元、足三里,主要是調動體內的陽氣升發。“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陰陽失和,引陽扶正是治療之本。
(四)外用熱熨方
1、方一:老鸛草20g,仲筋草30g,透骨草30g,食鹽適量。上藥共搗爛,加食鹽炒熱。熨敷於足心湧泉穴,以及八s穴和阿是穴,每日1次。
2、方二:老茅草葉、石菖蒲、陳艾各適量。上藥煎湯備用。取藥液待其溫度適宜時作洗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