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2 11:17

  胰腺癌是常見的惡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其在世界範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病死率已躍居所有腫瘤的前五位。據報道,美國年發病達42470例,年死亡35240例,居死亡相關病因第五位。儘管胰腺癌的診治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其預後仍不樂觀,半數病人死於診斷後5個月內,手術切除後除少數專業性醫院和專業醫生外,多數報道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在10%-20%之間,總體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取代肝癌成為“癌中之王”。來自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顯示,本市胰腺癌的年發病例已達1800例,在實體腫瘤中女性已佔第七位,男性佔第八位,死亡率幾乎接近其發病率。為此筆者在日前訪問了復旦大學胰腺病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外科榮譽教授、胰腺肝膽外科名譽主任倪泉興教授。

  關注胰腺癌的危險因素

  筆者(下簡稱“筆”):有調查顯示,上海市區惡性腫瘤總的發病趨勢在下降,但胰腺癌發病率卻呈現明顯上升勢頭,年平均增加2%左右。這是甚麼原因呢?

  倪泉興教授(下稱“倪”):據流行病學調查,全球胰腺癌世界人口標化發病率男性為4.4/10萬,女性為3.1/10萬;發達國家和地區男、女性中分別為7.8/10萬和5.0/10萬;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則為2.5/10萬和1.7/10 萬。而上海市區2000年男、女性中已分別達到7.7/10萬和5.8/10萬,已屬於較高水平。

  雖然目前尚未找到胰腺癌發病的確切原因,但有許多危險因素與胰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首先、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菸是目前唯一被公認的、對胰腺癌發病有確定作用的危險因素。國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及病例對照研究表明,吸菸的胰腺癌患者與非吸菸者死亡的危險比在1.6-3.1:1,吸菸量的多少與胰腺癌的發病呈正相關。動物實驗屍檢可以見到吸菸者胰腺導管細胞增生、細胞核不典型改變等,而且這些變化與吸菸的量呈正相關。飲酒對胰腺的致癌作用結論不一,目前認為適量飲酒與胰腺癌無明顯的相關關係,但長期大量飲酒可能增加危險度。此外,國外有研究認為,每天3杯以上咖啡,胰腺癌危險性將顯著增加。

  第二、是飲食結構不平衡。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症研究所總結了飲食與胰腺癌關係的研究結果,認為富含紅肉(豬、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險性,而通過攝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飲食可預防33%-50%的胰腺癌發病率。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飲食以及果汁、綠茶等綠色飲料。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份,它們可以防止細胞受損,甚至使受損的細胞修復。因此,可能有預防胰腺癌的作用。植物性食品中的纖維和維生素C也可能有保護作用。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喜歡吃口味好的富含紅肉(豬、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不吃富含蔬菜、水果的飲食,暴飲暴飲,不僅會增加患胰腺癌的風險,還會增加腸癌等其他癌症的風險。

  第三、是疾病因素。糖尿病或者糖耐量異常作為胰腺癌的病因尚有爭論,爭論的焦點主要是糖尿病究竟是胰腺癌的一個早期症狀或併發症,還是致病因素,目前贊成其為病因的佔優勢。尤其是那些突發的無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應該作胰腺癌篩查。此外,芬蘭的一項大規模隊列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可增加胰腺癌的發病危險,特別是血清幽門螺桿菌CagA抗體陽性者胰腺癌危險性為血清幽門螺桿菌CagA抗體陰性者的2倍。這一結果支持了以往病例對照研究的報告,但幽門螺桿菌與胰腺癌的關係還需要進一步驗證。

  第四、是手術史。胰腺癌發病可能與切除膽囊有關,有報道說膽囊切除20年以上的患者發生胰腺癌的危險性超過70%。實驗證實膽囊切除術後可以引起體循環中縮膽囊素水平升高,而後者可以促進齧齒類動物發生胰腺癌。

  第五、是遺傳因素。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胰腺癌有家族聚集的特點,胰腺癌患者中,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是無胰腺癌家族史患者的3-13倍。此外,胰腺癌還與幾種高度特徵性遺傳綜合徵相關,包括遺傳性胰腺炎、家族性多發性非典型丘狀黑色素瘤、Peutz-Jeghers綜合徵等。這些綜合徵常伴有生殖細胞的某些基因突變。

  第六、炎症因素。已有證據表明反覆發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結石或結石性胰腺炎有可能是一種癌前期病變。

  第七、良性腫瘤惡變。胰腺有多種良性腫瘤,但原發性良性腫瘤,例如粘液性囊腺瘤、導管內粘液乳頭狀瘤很可能惡變為胰腺癌。

  如果我們能避免這些危險因素,及早進行適當處理。胰腺癌的增長勢頭就有可能被遏制下來。

警惕新一代的胰腺癌相關文章
胰腺癌預後極差,手術依然是治癒胰腺癌的唯一手段。然而,絕大部分的胰腺癌患者在術後一年裡就出現復發轉移,術後長期生存的比例很低,5年生存率不超過20%。研究表明術前對適合手術人群的篩選和合理應用圍手術期的綜合治療在提高手術療效,延長患者的長期生存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復旦大學胰腺腫瘤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虞先濬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開展一系列的針對提高胰腺癌手術療效的研究。首先從術前最
發布於 2023-02-02 14:37
0評論
1、梗阻性黃疸,由於腫瘤與膽總管末端位置較近,容易壓迫或侵犯膽管,造成梗阻性黃疸,病人出現進行性加重的皮膚、鞏膜黃染,常伴皮膚瘙癢,小便顏色變深,大便則顏色變淺,晚期可呈現陶土色大便。2、短期內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超過10%,如果在短期內(3-6月)體重下降達5kg以上,需要重視起來(減肥人群除外),這種症狀最不典型,大部分惡性腫瘤晚期時都會有的表現。3、腰背部疼痛,由於胰腺癌會侵犯至腹腔神經叢,
發布於 2023-02-02 09:47
0評論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系統腫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低於5%,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是延長生命的主要療法,各種手術技巧的改進也使得腫瘤切除率不斷提高。然而,由於胰腺癌起病隱匿、早診困難,大多患者就診時已經是晚期而失去了手術機會,此時藥物治療就成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即使是經過手術切除的患者,他們在術後2年的復發、轉移率也高達80%,術後5年的存活率只有15%~20%,大部分患者都因為手術以後的
發布於 2023-02-02 09:12
0評論
胰腺位於胃的正後方,腰脊椎的正前方,只有兩三釐米寬,卻和肝、膽、胃、腸等器官緊密相鄰。胰腺卻在人體消化系統的運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有人體消化食物所必需的消化酶,特別是在對脂肪的消化方面。此外,它還承擔著內分泌的功能,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以及生長激素等,負責全身身體機能的調節。 胰腺癌的早期症狀不典型。胰頭癌或慢性胰腺炎患者也常有心窩部隱痛及噁心、嘔吐等症
發布於 2023-01-22 08:13
0評論
糖尿病患者在診治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是否合併胰腺癌。因為,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的發病率顯著高於一般人群,而胰腺癌患者糖耐量異常發生率高達80%、糖尿病發生率達30%~40%。有研究對1659例1型糖尿病患者和1499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隨訪研究,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首發症狀。糖尿病與胰腺癌既可是單獨存在的疾病,又可是互相緊密聯繫的兩個疾病。由於糖尿病與胰腺癌的高頻率並存現象,在糖尿病的診斷
發布於 2022-12-02 00:56
0評論
該研究的研究背景胰腺癌預後極差,手術依然是治癒胰腺癌的唯一手段。然而,絕大部分的胰腺癌患者在術後一年裡就出現復發轉移,術後長期生存的比例很低,5年生存率不超過20%。研究表明術前對適合手術人群的篩選和合理應用圍手術期的綜合治療在提高手術療效,延長患者的長期生存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復旦大學胰腺腫瘤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虞先F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開展一系列的針對提高胰腺癌手術療效的研
發布於 2023-02-02 20:47
0評論
很多胰腺癌在診斷之時已處於中晚期,手術切除率相當低。目前認為,只有手術切除掉腫瘤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我們能否創造條件進行手術切除呢?採用各種方法使病變縮小是其中的思路之一,即術前新輔助治療。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對腫瘤外科醫生及內科醫生觀念上的一個挑戰。人們根據術後輔助治療的經驗提出術前輔助治療的概念,亦稱新輔助治療,包括新輔助化療、新輔助放療、新輔助放化療和術前聚焦超聲消融治療。新輔助治療的理論依據
發布於 2022-10-02 15:50
0評論
胰腺的位置及功能胰腺位於胃的正後方,腰脊椎的正前方,只有兩三釐米寬,卻和肝、膽、胃、腸等器官緊密相鄰。胰腺卻在人體消化系統的運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有人體消化食物所必需的消化酶,特別是在對脂肪的消化方面。此外,它還承擔著內分泌的功能,分泌胰島素、胰高血糖素以及生長激素等,負責全身身體機能的調節。胰腺癌早期可表現為“胃疼”胰腺癌的早期症狀不典型。胰頭癌或慢性胰
發布於 2023-03-20 02:46
0評論
由於胰腺癌早期無特異性症狀,因此早期很難明確診斷,因而85%的患者在確診是癌腫已侵及周圍大血管或臟器而無法切除。因此應高度重視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中華醫學會胰腺學組制定了胰腺癌高危人群的概念,具體如下:1、年齡大於40歲,無明顯誘因出現上腹飽脹不適,腹痛,伴有體重下降者;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3、突發糖尿病者,特別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齡在60歲以上,缺乏家族史,無肥胖,很快成為胰島素抵抗者。40%的
發布於 2022-10-08 18:48
0評論
(一)圍手術期處理胰腺癌病人常常全身情況欠佳,而根治性手術尤其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創傷大,出血多,併發症多,手術死亡率高,因此,正確積極的圍手術期處理十分關鍵。 1.術前改善病人全身情況 (1)加強營養、糾正低蛋白血癥:宜給高蛋白、高糖、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輔以胰酶等助消化藥物。(2)維持水電解質平衡。(3)補充維生素K,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損害,重度阻塞性黃疸者由於膽汁不進入腸道,使脂溶性
發布於 2024-04-27 10:0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