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2 09:12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系統腫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低於5%,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是延長生命的主要療法,各種手術技巧的改進也使得腫瘤切除率不斷提高。然而,由於胰腺癌起病隱匿、早診困難,大多患者就診時已經是晚期而失去了手術機會,此時藥物治療就成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即使是經過手術切除的患者,他們在術後2年的復發、轉移率也高達80%,術後5年的存活率只有15%~20%,大部分患者都因為手術以後的復發或轉移而失去生命。因此,積極探索術後的輔助藥物治療可能是抑制復發轉移進而延長患者生存期的重要途徑。接下來我們將逐一介紹胰腺癌的治療藥物及最新的進展情況。

  1、以吉西他濱為主的化療

  吉西他濱是目前胰腺癌治療的一線用藥。相較於其他藥物,吉西他濱在維持相似療效的基礎上,具有更少的副反應,患者耐受良好。以吉西他濱為主的聯合化療使各期胰腺癌患者從中受益。

  (1)可切除胰腺癌的術後輔助治療:

  對於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手術無疑是最佳的選擇。然而,即使腫瘤被完全切除,這類患者的預後仍然不夠理想。研究證實:可切除胰腺癌患者術後接受5-氟尿嘧啶+吉西他濱或亞葉酸(以往用於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療)的化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後。

  值得一提的是,我科正在開展二甲雙胍聯合吉西他濱輔助治療的臨床試驗,這類獨具特色的治療方案很可能會使輔助治療更加有效。

  (2)臨界可切除胰腺癌的術前新輔助治療:

  對於那些已經發生靜脈血管局部侵潤的臨界可切除胰腺癌,我們仍可通過術前新輔助治療降低腫瘤分期,增加手術切除率。我院目前開展的圍繞吉西他濱的術前新輔助治療和術前再評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類患者的治療效果。

  (3)不能切除胰腺癌“姑息性治療”的標準用藥:

  在姑息性治療中,吉西他濱單藥治療的有效反應率僅約為15%,中位生存期也沒有超過1年。而吉西他濱與奧沙利鉑/順鉑/厄洛替尼/卡陪他濱等組成的二聯療法雖然療效稍有改善,但副反應也大大增加。

  5-氟尿嘧啶是吉西他濱問世之前治療胰腺癌的關鍵藥物,近期研究表明其與亞葉酸,奧沙利鉑,伊立替康構成的“FOLFIRINOX”四聯化療藥物在轉移性胰腺癌中較吉西他濱單藥擁有更好的療效,但因毒副作用的加重而應用受限。

  2、輔助吉西他濱化療的新型藥物

  雖然以吉西他濱為主的化療是胰腺癌治療的標準療法,但其有限的療效,難以避免的毒副反應也促使我們尋找新的藥物,以期望通過與吉西他濱聯合應用來提高療效。

  (1)胰腺癌去間質治療藥物:

  胰腺癌含有豐富的腫瘤間質而少血管,使得化療藥物難以到達腫瘤局部,進而影響療效。已有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藥物如索拉菲尼、舒尼替尼等基本無效,具有潛在促血管正常化作用的藥物如二甲雙胍等可能改善吉西他濱的療效,但實際效果尚需評估。而去間質治療可以通過破壞間質有效促進吉西他濱等藥物到達腫瘤局部。目前臨床已經使用白蛋白結合紫杉醇用於進展期胰腺癌的輔助治療,效果較好。該藥除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外,其去間質作用很可能是療效增加的關鍵。此外,像透明質酸酶抑制劑、CD40激動劑、Notch通路抑制劑,Hedgehog通路抑制劑等針對胰腺癌間質化的新藥均在研發之中,相信不久的將來會成為胰腺癌聯合治療的新選擇。

  (2)分子靶向藥物:

  細胞內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是腫瘤細胞的存活和增殖的重要環節。抑制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可以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代表藥物有厄洛替尼,蘇尼替尼等,而蘇尼替尼用於治療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相關臨床試驗已經開展。

  “單克隆抗體”藥物是利用免疫學原理識別腫瘤細胞特異性抗原,使得抑癌藥物或者免疫細胞在病灶處濃集從而更有效地殺滅腫瘤細胞。此類藥物有SB408075,艾比特思(erbitux)等,但療效還需要評估。

  (3)胰腺癌新興生物療法―免疫相關治療、基因治療:

  傳統化療藥物主要是直接殺傷腫瘤細胞,然而隨著對胰腺癌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胰腺腫瘤的發生發展並不僅僅是腫瘤細胞自身的不斷增殖。腫瘤相關炎症、人體免疫、基因突變都與其有著深刻的聯繫。

  “免疫調節動員”作為一個胰腺癌治療的新興概念在最近幾年被提出。胸腺肽(日達仙)等藥在治療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絕大多數的胰腺癌中都發現了K-ras基因的突變,許多研究也提示該基因的突變可能是胰腺癌發生發展的關鍵。雖然相關藥物還處於試驗階段(我科即將開展相關試驗項目),但是有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進入臨床,成為胰腺癌患者的福音。

  雖然這些新興療法很多還未正式進入臨床,其效果也沒有想象的那麼理想,但是這些嶄新的思路和治療切入點是建立在對胰腺癌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其中的一部分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轉化為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

  總之,目前吉西他濱的單藥治療有效反應率僅約15%,離腫瘤學意義上的“標準療法”還有不小的差距,這意味著“最優”方案的推出,還任重而道遠!但同時也促使我們不斷探尋新的藥物和聯合化療方案。需要注意的是,胰腺癌藥物治療中新藥的發明和上市並不意味著“老藥”的淘汰換代,這些新藥物,新療法,新思路在胰腺癌臨床治療中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以吉西他濱為基礎的化療效果。通過新藥和聯合治療方案的應用,我們相信胰腺癌的輔助治療效果會不斷提高和改善。

胰腺癌藥物治療的新進展相關文章
    胰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胰腺癌在美國已佔腫瘤致死亡的第4位,在我國,近20年來其發病率增長約6倍。胰腺癌很難早期發現,一旦發現,80%的患者喪失了手術機會。即使病變侷限的患者雖經根治性手術切除,仍會出現復發和轉移,5年生存率不足25.0%。而晚期胰腺癌患者1年生存率不足10%,中位生存時間僅為3個月左右。經過5-FU治療,中位生存時間也僅為5個月
發布於 2023-03-21 17:36
0評論
由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III期E3805研究結果顯示,標準雄激素消融治療(如,睪酮抑制)加多西他賽可使新診轉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長超過1年時間。ASCO年會報道稱,主要在廣泛性轉移疾病患者人群中觀察到上述生存獲益。ASCO前會長CliffordA.Hudis博士這樣評價說:一款舊藥達到了“空前的”和“革命性”的治療效果。新的護理標準波士頓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泌尿生殖系統腫瘤中心的醫
發布於 2022-12-25 20:35
0評論
胰腺癌預後極差,手術依然是治癒胰腺癌的唯一手段。然而,絕大部分的胰腺癌患者在術後一年裡就出現復發轉移,術後長期生存的比例很低,5年生存率不超過20%。研究表明術前對適合手術人群的篩選和合理應用圍手術期的綜合治療在提高手術療效,延長患者的長期生存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復旦大學胰腺腫瘤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虞先濬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開展一系列的針對提高胰腺癌手術療效的研究。首先從術前最
發布於 2023-02-02 14:37
0評論
胰腺導管上皮細胞癌(簡稱胰腺癌)是一種致死性極高的疾病(發病率/死亡率為1/0.95)。2011年最新全球腫瘤統計資料顯示,其發病率逐年升高,預計2011年將有26.6萬例患者死於胰腺癌。胰腺癌已成為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胰腺癌的研究領域,使相關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本文回顧2011年胰腺癌從基礎到臨床的研究進展,以期為胰腺癌診治和進一步研究提供些許思路。轉化性研究:隨著生
發布於 2022-10-02 18:43
0評論
胰腺癌是常見的惡性程度很高的消化系統腫瘤,其在世界範圍內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病死率已躍居所有腫瘤的前五位。據報道,美國年發病達42470例,年死亡35240例,居死亡相關病因第五位。儘管胰腺癌的診治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其預後仍不樂觀,半數病人死於診斷後5個月內,手術切除後除少數專業性醫院和專業醫生外,多數報道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在10%-20%之間,總體五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左右,取代肝癌成
發布於 2023-02-02 11:17
0評論
所謂中危前列腺癌是指:PSA10-20ug/L;Gleason評分7分;臨床分期T2b;Gleason評分7分;高危前列腺癌是指:PSA>20ng/mL;Gleason評分≥8分;臨床分期≥T2c;Gleason評分≥8分。最新版的NCCN(美國國家癌症綜合網絡)推薦:中危侷限性前列腺癌:放射治療+/-短期去勢治療(4-6個月);高危侷限性前列腺癌:放射治療+長期去勢治療(2-3年);局部晚期前
發布於 2023-03-13 08:26
0評論
胰腺癌的治療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難題,具有早期診斷率和根治切除率低、臨床治療效果差、5年生存率低等特點。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對預後有重要價值。有不少資料顯示,直徑≤2cm的小胰腺癌5年生存率為42%,而直徑>2cm的胰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5%。近年來,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進展,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率逐漸提高,同時對於晚期不能手術的患者,內鏡下治療也顯示出一定的優勢,現對此做一綜述。內鏡在胰腺癌診斷中的價值
發布於 2023-01-29 08:52
0評論
該研究的研究背景胰腺癌預後極差,手術依然是治癒胰腺癌的唯一手段。然而,絕大部分的胰腺癌患者在術後一年裡就出現復發轉移,術後長期生存的比例很低,5年生存率不超過20%。研究表明術前對適合手術人群的篩選和合理應用圍手術期的綜合治療在提高手術療效,延長患者的長期生存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復旦大學胰腺腫瘤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虞先F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開展一系列的針對提高胰腺癌手術療效的研
發布於 2023-02-02 20:47
0評論
很多胰腺癌在診斷之時已處於中晚期,手術切除率相當低。目前認為,只有手術切除掉腫瘤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我們能否創造條件進行手術切除呢?採用各種方法使病變縮小是其中的思路之一,即術前新輔助治療。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對腫瘤外科醫生及內科醫生觀念上的一個挑戰。人們根據術後輔助治療的經驗提出術前輔助治療的概念,亦稱新輔助治療,包括新輔助化療、新輔助放療、新輔助放化療和術前聚焦超聲消融治療。新輔助治療的理論依據
發布於 2022-10-02 15:50
0評論
概述 弱視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視力模糊所導致的,弱視常常發生在四歲以下的兒童身上,嚴重的危害了兒的視力,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那麼就會導致兒童長大後視力不好,那麼當我們發現兒童有這種情況出現時應該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治療,最好是去正規的醫院檢查,因為有些醫院的醫療設備不夠完善可能會誤診那麼就會嚴重的影響兒童的視力。 步驟/方法 1、 我們遇到這種疾病是應該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上進行
發布於 2022-11-04 05: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