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9 08:52

  胰腺癌的治療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難題,具有早期診斷率和根治切除率低、臨床治療效果差、5年生存率低等特點。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對預後有重要價值。有不少資料顯示,直徑≤2cm的小胰腺癌5年生存率為42%,而直徑>2cm的胰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5%。近年來,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進展,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率逐漸提高,同時對於晚期不能手術的患者,內鏡下治療也顯示出一定的優勢,現對此做一綜述。
  內鏡在胰腺癌診斷中的價值
  聲內鏡(endoscopy ultrasound,EUS)
  普通超聲由於胃腸道氣體的干擾,對於胰腺癌的診斷較為困難;EUS將超聲與內鏡結合,使得高頻探頭通過內鏡孔道緊貼胃十二指腸壁,避免了回聲衰減和腸道氣體干擾,提高了對早期胰腺癌的診斷率。EUS對於直徑≤2cm的小胰腺癌診斷陽性率為73.7%~100%。Habr等也報道,EUS在檢查小胰腺癌時比CT和MRI準確,最小可檢查出直徑僅5mm且其他方法無法檢出的胰腺腫塊。此外,腫瘤直徑越大,EUS識別其性能特徵的準確性越低,EUS評估直徑≤3cm胰腺癌的準確率達90%,而對於直徑>3cm者準確率僅30%。EUS可以探測腫瘤浸潤的深度、範圍及淋巴結轉移情況,有利於判斷胰腺癌的分期。小探頭管道內超聲(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的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胰腺癌診斷的準確率。國內韋璐等的研究表明,IDUS診斷胰腺癌的準確率可達到100%。
  普通EUS難以定量描述病灶。新近有研究發現,定量內鏡下超聲彈性描述法(qualitative endoscopic ultrasound elastography)通過計算彈性商值(B/A,其中B和A分別代表對照和胰腺病灶的超聲彈性值)顯示,該值在胰腺癌中顯著高於炎性腫塊,對胰腺癌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100%、92%,有利於胰腺實性包塊的鑑別及對硬度的評價。
  EUS下細針穿刺檢查(endoscopic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
  EUS-FNA技術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胰腺癌診斷的準確性。最近資料顯示,EUS-FNA對胰腺癌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準確率分別為92.6%(95% CI:87.20~95.96)、88.6%(95% CI:74.64~95.64)及91.8%(95% CI:87.24~94.81),而較輕併發症發生率不到2%,沒有嚴重併發症發生。
  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自1968年McCune等應用ERCP診斷胰膽疾病以來,隨著ERCP的逐漸普及、技術的日臻熟練,現已廣泛用於胰腺癌的診斷,並取得了較大的進展。ERCP並不能直接顯示腫瘤病變,其主要依靠胰管的改變及膽總管的形態變化對胰腺癌做出診斷,對膽管下端和胰管阻塞或有異常改變者有較大價值。另外,胰腺癌還具有一些特殊的ERCP徵象,如“雙管徵”、“軟藤徵”,這些徵象對胰腺癌有特異性診斷價值。Shimizu等認為“雙管徵”和“軟藤徵”是晚期胰腺癌典型的ERCP表現,準確率可達95%,明顯優於EUS、CT等檢查。ERCP結合內鏡下活檢,對胰腺癌的定性診斷具有決定性意義,特別是對波及乳頭的胰腺癌的診斷準確率可達100%。但亦有ERCP誤診胰腺癌的文獻報道。ERCP的侷限性在於不能顯示腫瘤本身的情況,對早期胰腺癌的診斷價值有限,且為有創性檢查。
  內鏡介導脫落細胞學檢測
  胰腺癌癌細胞比正常細胞黏著力弱,容易剝離出現在胰液中,因而通過ERCP收集胰液進行細胞學檢測對胰腺癌的早期診斷有價值,可彌補單獨ERCP的不足。Nakaizumi等報道,ERCP中插管抽吸胰液細胞學檢查,76%(19/25)的胰腺癌獲細胞學診斷。

胰腺癌的內鏡診治最新進展相關文章
胰腺導管上皮細胞癌(簡稱胰腺癌)是一種致死性極高的疾病(發病率/死亡率為1/0.95)。2011年最新全球腫瘤統計資料顯示,其發病率逐年升高,預計2011年將有26.6萬例患者死於胰腺癌。胰腺癌已成為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胰腺癌的研究領域,使相關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本文回顧2011年胰腺癌從基礎到臨床的研究進展,以期為胰腺癌診治和進一步研究提供些許思路。轉化性研究:隨著生
發布於 2022-10-02 18:43
0評論
一、前言2014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美國胰腺癌新發估計病例數在男性人群中居第10位,在女性人群中居第9位,佔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4位。據《2013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統計,胰腺癌位居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8位,人群惡性腫瘤死亡率的第7位,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範圍內均呈快速上升趨勢。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及醫療水平差距較大,為了進一步規範胰腺癌的診斷與治療,提高多學科綜合診治水平,中華醫學會外
發布於 2023-03-08 05:51
0評論
胰腺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胰腺的疾病如胰腺炎和胰腺癌對人們健康的危害很大,特別是胰腺癌,號稱“癌中之王”,出現症狀後往往生存期不足一年。由於胰腺在體內的位置較“隱蔽”――位於腹膜後,常規超聲檢查易受到胃腸內氣體和內容物的影響,而較難看清胰腺,所以對胰腺疾病的診斷常須藉助CT和磁共振。超聲內鏡則可以在體腔內最靠近胰腺的部位――胃和十二指腸內近距離、隨心所欲的觀察胰腺,其對胰腺癌的診斷能力略高於高分辨率
發布於 2022-12-01 16:36
0評論
胰腺癌是全球範圍內惡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腫瘤,其發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過去二十年間,胰腺癌的診斷方法和外科手術技巧都有長足進步。然而,令人沮喪的是,即使經過完整的手術切除,胰腺癌病人預後的改善仍然進展甚微。我們團隊通過分析十餘年來資料完整的1312例胰腺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發現十年來技術的進步和新藥的使用並未顯著提高病人的總生存時間(overallsurvival)。依靠單一根治性手術似乎根本無法
發布於 2023-02-02 08:27
0評論
胰腺癌近年來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呈明顯上升趨勢,美國胰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居男、女性惡性腫瘤的第四位。我國國內胰腺癌發病率亦有明顯上升,根據統計,上海市1972―1974年男、女性胰腺癌發病率分別為4.0/10萬和3.0/10萬,1997年分別上升至10.3/10萬和10.0/10萬。由於胰腺癌的早期症狀不典型、診斷困難,預後較差。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吸菸、飲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胃
發布於 2023-02-03 21:12
0評論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極高的消化系統腫瘤,患者的5年存活率低於5%,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是延長生命的主要療法,各種手術技巧的改進也使得腫瘤切除率不斷提高。然而,由於胰腺癌起病隱匿、早診困難,大多患者就診時已經是晚期而失去了手術機會,此時藥物治療就成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即使是經過手術切除的患者,他們在術後2年的復發、轉移率也高達80%,術後5年的存活率只有15%~20%,大部分患者都因為手術以後的
發布於 2023-02-02 09:12
0評論
超聲內鏡腹腔癌痛止痛治療胰腺癌、腹腔惡性腫瘤等部位癌腫疼痛,可不必使用或少用止痛藥物了。我院內鏡中心成功開展的超聲內鏡下腹腔神經叢阻斷術,能夠有效地解除晚期癌腫的疼痛,使大部分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上腹部癌症患者由於癌組織壓迫、浸潤和轉移,使腹腔神經叢受到影響而導致疼痛,尤其胰腺癌疼痛較劇,病人大多靠止痛藥來維持生存狀態。目前臨床上有人採用普通B超和CT引導下的神經阻斷術緩解疼痛,但因注射路徑長
發布於 2023-02-04 02:02
0評論
    胰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胰腺癌在美國已佔腫瘤致死亡的第4位,在我國,近20年來其發病率增長約6倍。胰腺癌很難早期發現,一旦發現,80%的患者喪失了手術機會。即使病變侷限的患者雖經根治性手術切除,仍會出現復發和轉移,5年生存率不足25.0%。而晚期胰腺癌患者1年生存率不足10%,中位生存時間僅為3個月左右。經過5-FU治療,中位生存時間也僅為5個月
發布於 2023-03-21 17:36
0評論
胰腺創傷(Pancreatictrauma)佔腹部外傷的2%左右,其中5%由鈍性傷所致,8%緣於銳性傷。胰腺創傷的臨床表現隱匿,早期診斷困難,且病死率及併發症發生率極高,分別可達30%及45%[1]。因此,尋找及時、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做出正確的治療決策對於改善患者預後具有重要意義。胰腺創傷的術前診斷單純性胰腺損傷,因無明顯的症狀體徵,早期診斷困難。血、尿澱粉酶和B超的敏感性及特異性較差。CT可
發布於 2023-02-28 22:26
0評論
   背景知識血管生成(angiogenesis)是腫瘤生長及轉移的最基本要素。大量新生的腫瘤血管作為“轉運渠道”,為癌細胞快速增殖提供了豐富的氧氣和養料。無論新生腫瘤,還是進展期癌腫,甚至經受高強度抗癌治療後的殘癌細胞,均須依靠類似供血而得以繼續生長。另一方面,腫瘤局部或癌周廣泛存在的新生血管還是癌細胞入血轉移的關鍵“通道”,讓遊離癌細胞能夠快速地隨全身血液流動向遠處播散。最新進展近年來新興的
發布於 2023-02-02 19:2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