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社會人口的老齡化,環境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而我國前列腺癌新發病例中68%初診即為轉移患者,在內分泌治療 2-3 年後幾乎所有患者都將發展為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而患者一旦進入CRPC階段疾病往往進展迅速,預後較差。因此,長期以來CRPC一直是全球範圍內前列腺癌治療領域的關鍵性難題,與此同時找到合適的預測CRPC患者預後的腫瘤標記物也成為研究關注的焦點。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通常被用於早期診斷和監測生化復發或疾病進展的重要指標,但是在預測CRPC患者預後方面證據不足。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惡性實體腫瘤在增殖過程中,隨著腫瘤病灶的增大,腫瘤細胞從原發病灶脫落,突破一系列屏障,進而趨化性移動進入淋巴管和血液循環中形成的。進入循環系統的腫瘤細胞絕大多數在短期內死亡,只有極少數具有高度活力、高度轉移力的腫瘤細胞在循環系統中存活下來,相互聚集形成微小癌栓,並在一定條件下發展為轉移灶。以往國內外關於CTC的有關研究多侷限於CTC的計數,很少有涉及CTC標記物檢測的研究。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團隊收集了70例mCRPC患者和2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標本,利用CellSearch方法完成CTC的計數,利用Taqman探針的Realtime-PCR方法完成對CTC的幹細胞標記物檢測。我們發現聯合應用CTC計數和幹細胞標記物檢測的方法,可以比單用計數法,更好的預測mCRPC患者的預後。CTC中幹細胞標記物表達陽性的患者相比陰性患者,前者對多西他賽聯合強的松治療的療效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