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CSCO年會率先舉辦了中美學會的協作論壇,聚焦泌尿系統腫瘤領域的熱點問題。分會由葉定偉教授和Hutson教授共同主持,闡述以下方面的內容:
免疫治療成為新勢力
來自於Baylor大學醫學中心的Hutson教授首先闡述了新型免疫治療在膀胱癌和腎癌的最新數據。近年來的研究揭示了一系列腫瘤進展中的免疫檢查點,這些機體的主動防禦機制被腫瘤釋放的虛假信號所沉默,導致了腫瘤發展的不受約束。因此針對免疫檢查點關鍵因子的臨床研究成為近年來的熱點,其中CTLA-4和PD-1/PD-L1是明星分子。
在腎癌領域,已有10項新一代免疫治療的前期研究報道,其中病例最多的是NCT01354431的II期臨床,分析了PD-1單抗在167例常規靶向治療實效人群中的初步安全性和療效,不同劑量組的療效介於20%到22%,中位PFS為4.2月,中午OS為18.2到25.5月,3-4級毒性發生率為5%到17%。在膀胱癌領域雖然目前僅有兩項研究但數據亮眼,特別是採用針對PD-L1單抗治療31例膀胱癌的I期臨床研究NCT01375842,高達68%的入組患者有內臟轉移,97%接受過鉑類化療。結果提示表達PD-L1腫瘤的12周反應率高達52%,出現7%的CR,僅有3.2%出現3-4度毒性反應。
新型免疫治療成為晚期泌尿腫瘤治療的新勢力,後續研究將進一步明確療效,推動合理的個體化應用。
前列腺癌精準化診斷
來自於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朱耀教授首先介紹了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數據。目前,前列腺癌已經成為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前5位男性常見腫瘤,保持每年8%的增長率。PSA雖然是診斷前列腺癌的常用工具,然而其應用價值卻是“東西有別”。
以PSA介於4~10 ng/ml為例,國內多箇中心發現僅有18.3%的陽性穿刺率,而歐美人群的陽性率可以高達37%。通過分析穿刺標本的病理切片,我們發現國內就診人群的穿刺病理標本中往往存在慢性炎症,這可能是導致PSA升高從而影響PSA診斷效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有合理的工具提供個體化的風險評估,減少過度穿刺。針對於此,在2008年至2014年間,我們彙總分析上海和香港兩地的前列腺穿刺患者資料,構建基於新型PSA衍生物的整合預測模型。最終數據顯示,基於p2PSA和其他臨床信息整合模型的驗證效力達到78.6%,比常規指標的準確率至少提高16.3%。在臨床應用分析中,該模型可以將過度穿刺降低15.6%而不增加前列腺癌漏診率。該研究成果將進一步演化為實用工具,用於國人前列腺癌的精準診斷。
腎癌的新輔助靶向治療
來自於MDACC的Karam教授介紹了腎癌的新輔助靶向治療模式,全面探討了術前靶向治療安全性、有效性和新藥選擇。
在安全性方面,新輔助靶向治療並不增加總體併發症發生率,但是確實影響傷口癒合情況。來自於MDACC的回顧性資料發現24.3%的新輔助患者發生淺表傷口裂開。在多種藥物中,貝伐單抗的傷口併發症發生幾率略高於其他TKI類藥物。針對新輔助藥物的療效,近年來的多組數據顯示腎臟病灶直徑平均能縮小26%到28%,總體反應率最高可達46%,這種情況下新輔助治療不但使得一部分腫瘤能夠手術切除,而且拓展了保留腎臟手術的適用人群。然而對於晚期腎癌的靜脈瘤栓,新輔助靶向治療療效依然有限,彙總25例靜脈癌栓病例的數據顯示,僅有3例出現癌栓退縮,其中僅1例的癌栓退縮具有便於手術的臨床價值。
展望新輔助靶向治療的前景,Karam教授提到了“試金石”的治療模式,在新輔助靶向治療後根據療效和一般情況選擇後續是否手術治療,這種組合治療模式中位OS數據超過兩年,目前MDACC正將免疫檢查點藥物引入這種治療模式之中。
膀胱癌介入動脈化療
來自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的劉卓煒教授深入闡述了介入動脈化療在難治性膀胱癌的單中心數據,分別針對T1G3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和局部晚期膀胱癌。針對T1G3病例的長期隨訪數據顯示5年的PFS達到74%,腫瘤特異性生存率達到89%。值得一提的是,有81%的患者可以保留膀胱。和T1G3的其他治療手段相比,介入動脈化療有一些優勢:副作用為骨髓移植,嚴重的僅7.5%,優於卡介苗數據;相對於全膀胱切除,生存率類似而保留膀胱。針對局部晚期膀胱癌術後輔助動脈介入化療的數據也顯示出良好前景,回顧98例患者的數據顯示中位OS為38個月,顯著優於未接受介入動脈化療的對照人群,除此以外,還可以用於盆腔復發的膀胱癌,特別是無法耐受全身化療副作用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