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垂體瘤是發生在垂體上的腫瘤,是顱內常見、高發的顱內的良性腫瘤,多見於女性。這種腫瘤雖然是良性腫瘤,但是腦垂體生長的位置在蝶鞍是一個由骨組織圍成的狹小空間,腦垂體瘤長大到一定程度後,會妨礙腦垂體內正常組織的功能,導致腦垂體功能不全或低下,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傷害。同時有些垂體瘤本身是由具有內分泌功能的細胞演化而來的,可以分泌多種激素,垂體瘤如果延誤診治將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巨大損害,如:女性患者會毛髮增多、月經不調,甚至導致不孕;男性患者則表現為性功能下降、陽痿、不育等狀況。故而對於這種顱內腫瘤,及時採取合理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非常關鍵。因此及早了解垂體瘤症狀表現,對垂體瘤治療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對於腦垂體瘤患者來說,能夠及時的發現腦垂體瘤的症狀表現是至關重要的。那麼,腦垂體瘤的危害主要有哪些?
一、垂體瘤的危害:
1、男性性功能低下:男性性慾低、陽痿、不長鬍須、聲音變細、不育;兒童則可出現性發育障礙,例如陰莖不發育,青春期後無陰毛,無喉結突出。
2、青春期或已婚婦女,月經不調月經週期變長或者閉經等,乳房溢乳,不能生育;或產後無泌乳。
3、頭痛:約三分之二的患者早期會出現頭痛症狀,疼痛部位主要位於眼眶後、前額部及雙側太陽穴附近,程度較輕,呈間歇性發作。巨大的垂體瘤嚴重時還會出現顱內壓升高的症狀即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
4、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從人體解剖學的角度看,腦垂體與視交叉、視神經比較近,當垂體瘤長大到一定程度時,很快就會壓迫視交叉、視神經,其表現就是看不到左、右或兩邊都看不到,容易碰到周圍的物品,甚至會撞到門上。特別是戶外活動時看不到過往的行人車輛進而發生交通意外。甚至出現失明的可能。
5、面容四肢及形體的改變:生長激素過多時表現為成人手腳寬大、頭顱及面容寬大、鼻肥大、唇增厚、毛髮增多,並出現聲音嘶啞、睡眠打鼾及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症狀。小兒身高較正常兒童高,甚至小學生身高明顯超過父母稱之為巨人症。肢端肥大、巨人症影響美觀會造成患者一系列的生活、心理、社會問題。例如買不到合適的衣服鞋子、被同學朋友起外號等。生長激素分泌不足 成人無明顯表現,部分患者可出現空腹血糖低、骨折修復減慢,兒童則出現生長遲緩或停滯。
6、其他神經和腦損害:向心性肥胖:患者會在胸、腹、臀部脂肪堆積,四肢相對瘦小,呈現“向心性肥胖”,臉部呈滿月狀,體重明顯增加,四肢皮下血管顯露並出現紫紋。這在腦垂體瘤的症狀表現中較為明顯;促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 怕冷、低體溫、納差、腹脹、便秘、動作緩慢、反應遲鈍、面容虛腫、皮膚乾燥、聲啞、毛髮稀疏、眉毛脫落、心率緩慢,嚴重者可出現粘液水腫、神志淡漠、木僵甚至昏迷。部分患者可出現高脂血症和胡蘿蔔素血癥,但不如原發甲減明顯。兒童起病者表現為生長遲緩、骨齡落後、智力障礙。部分病人還表現甲狀腺功能亢進,容易激動、消瘦等,甚至有些病人還做了甲狀腺切除手術。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 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全身軟弱乏力、抵抗力差、易感染。常出現低血壓、低血糖、低血鈉的症狀,嚴重者可出現噁心、嘔吐、高熱、休克等危象表現。
7、垂體卒中:瘤體內出血、壞死導致。起病急驟,劇烈頭痛,並迅速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減退,嚴重者可在數小時內雙目失明,常伴眼外肌麻痺,可出現神志模糊、定向力障礙、頸項強直甚至突然昏迷。
由於每位患者自身情況不一樣,診斷和治療方式不盡相同, 所以一旦發現垂體瘤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並確診, 積極治療, 以免耽誤病情。
二、診斷垂體瘤的檢查方法
1、頭顱X線平片:正側位片示蝶鞍增大、變形、鞍底下陷,有雙底,鞍背變薄向後豎起,骨質常吸收破壞;現已很少使用
2、CT掃描:垂體密度高於腦組織;由於骨質對成像的影響,一般漏診較多,但是在術前往往需要行CT檢查瞭解術區骨性結構情況。特別是三維重建對手術意義極大。
3、磁共振成像(MRI):對垂體軟組織的分辨力優於CT,可彌補CT的不足;是術前準備和術後複查的必備項目。
4、腦血管造影:對於巨大侵襲性垂體瘤可以提供腫瘤和大血管關係的詳細情況。
5、性激素六項(血清卵泡刺激素、促黃體生成素、催乳素、雌二醇、血清孕酮、血清睪酮),生長激素,IGF-1肢端肥大症者),甲狀腺功能檢查,血清皮質醇。
6.視力視野檢查:瞭解垂體瘤對視神經的壓迫情況。
三、垂體瘤常見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在垂體瘤的治療方法中,手術治療是效果最為明顯,也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現有的幾種手術方式有以下幾種:
(1)經顱手術:經顱手術切除垂體瘤很早就應用於臨床,現已是非常成熟的術式。目前,臨床上常見手術入路有經額入路,經顳入路,經翼點入路和眶上鎖孔入路,手術技巧已非常成熟。隨著顯微鏡及內鏡技術的發展,現經顱手術主要針對不適合經蝶手術的患者如巨大垂體腺瘤,尤其是侵襲性的腫瘤;需要聯合入路和分期手術的患者等。但是創傷大,反應重,恢復慢。
(2)經鼻蝶手術:主要包括顯微鏡下經鼻蝶和內鏡下經鼻蝶手術,這兩種手術方式均已很成熟,是目前治療垂體腺瘤最常用的手術入路,大約96%的患者可由蝶竇入路手術切除。既往伴甲介型或鞍前型蝶竇的垂體腺瘤患者,由於術中定位、暴露鞍底困難,曾列為經蝶入路手術的禁忌證,或需額外設備術中定位鞍底。但隨著手術技術及設備的不斷進展,並且由顯微鏡提供照明,通過鼻腔撐開器到達蝶竇前壁,將鼻中隔後段撐開擠至對側,再打開蝶竇,暴露腫瘤。這種術式可使術者雙手操作,符合常規手術習慣,但可能破壞了蝶骨原有結構,使生理中線定位標誌偏移,且照明侷限,鞍內盲區較多,深部照明光線衰減嚴重,故在大腺瘤或巨大腺瘤手術中容易造成腫瘤殘留或鞍隔破損腦脊液漏。現在多模態影像重建導航技術能顯示蝶竇淺部及深部結構的三維解剖圖像,能模擬經蝶入路手術過程。配合顯微鏡分次經鼻蝶巨大垂體瘤切除創傷小,恢復快,對垂體內分泌影響小已經得到廣大垂體瘤專業醫生的認可。
(3)神經內鏡:神經內鏡下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手術是近20年國內外開展並迅速得到推廣的一項微創垂體腺瘤切除技術,較以往顯微鏡手術存在明顯的優點 。
①減少了對鼻腔底部及鼻中隔中上部的黏膜的損傷,術後很少發生鼻中隔穿孔;
②不造成骨性鼻中隔骨折,不影響術後鼻外形;
③提供更好的照明並可以放大圖像,對蝶竇內及鞍內、鞍上等解剖結構的更好的顯示,減少了術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
④患者術後反應輕,恢復快。但內鏡也有其缺點,內鏡是將三維立體結構通過屏幕以平面圖像顯示,缺乏立體層次感,對術者熟練度有較高的要求,在鼻腔內需要尋找參照物作為標尺;並且操作空間相對顯微鏡手術來說更加狹小,手術操作需要特殊訓練。
2、放射治療:即放療,垂體瘤的放射治療常用的是伽瑪刀治療,由於垂體瘤屬於腺瘤,對放療的敏感性較差,放療後70%-80%的患者出現垂體功能降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放射治療還造成對垂體功能低下,視交叉視神經、周圍血管神經結構等的損害,所以放療只適用於手術殘餘、不能耐受手術、對藥物不敏感、有共患疾病不能夠接受手術或藥物治療的患者。
3、藥物治療:在所有類型的垂體瘤中,只有內分泌檢查異常的垂體瘤用西藥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不能治好垂體瘤,並且可能終生服藥。因此,西藥治療僅適用於泌乳素增高型的垂體瘤、GH腺瘤,ACTH腺瘤等。同時妊娠後為了避免影響胎兒還需要停藥,由於西藥並不能使腫瘤消失,所以當這類西藥停用後症狀又會反覆,而腫瘤也會繼續增大。而長期服用藥物治療之後,垂體瘤會變硬,會給以後手術治療帶來困難。
4、中醫治療:中醫治不好腦垂體瘤,目前主要是作為一種輔助治療,可緩解患者的部分症狀。特別是手術後和放射治療後幫助患者儘快恢復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