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5 04:42

分泌性中耳炎是造成兒童聽力下降最常見的原因,大約90%的兒童曾患有分泌性中耳炎,多發生在出生後6個月到4歲之間。大部分孩子的病情在3個月內可以自然痊癒,但也有些孩子的病情可以持續時間很長,甚至達到1年以上。分泌性中耳炎通常並沒有甚麼症狀,有時在醫院檢查其他疾病或者查體的時候偶爾發現患有分泌性中耳炎。

甚麼是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腔內出現液體,沒有發熱、耳痛、耳流膿症狀。中耳腔內的液體可以像水一樣稀薄,顏色通常有點淡黃。如果時間長,也可能會非常粘稠,橡膠水一樣。

分泌性中耳炎病因是甚麼?

急性中耳炎(耳朵痛、發熱)患兒痊癒以後,可能會遷延不愈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即使急性中耳炎的症狀已經消失,中耳內液體也會延續數週或數月。分泌性中耳炎在患感冒或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的兒童中也很常見;平臥位餵奶、接觸其他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被動吸菸等因素都可以增加兒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其它可能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因素還有免疫功能異常以及增殖體肥大等。

洗澡或游泳時耳朵裡面進水會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嗎?

患分泌性中耳炎時中耳腔出現液體,是在鼓膜(俗稱耳膜)內側。洗澡或游泳時耳朵裡面進水,不會造成分泌性中耳炎,卻有可能造成急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會傳染嗎?

分泌性中耳炎不會傳染,但是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傳染,減少上呼吸道感染機會可以有效預防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有甚麼症狀?

分泌性中耳炎通常沒有甚麼明顯症狀。較大的孩子可能會告訴家長,耳朵悶,像有東西塞住,耳朵裡面嗡嗡的響,聽力下降,學習成績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年幼的孩子可能說不出這些症狀,而是常常把電視的音量調得很高;別人跟他說話的時,常常說“甚麼”;一些嬰幼兒對周圍的聲音反應遲鈍,比如沒有將頭轉向聲源,語言發育延遲等等。發現孩子有這些症狀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排除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療?

1、由於分泌性中耳炎大多可以自愈,所以不必過於擔心。有時候醫生可能會根據患兒的病情給一些抗生素、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減充血劑等藥物治療。應經常帶患兒到醫院複查,直到中耳腔內的液體消失。

2、如果4-6個月後如果中耳腔液體還沒有消退,並且出現聽力下降(>20dB),可以考慮做鼓膜置管手術;如果伴有增殖體(位於鼻咽部的淋巴組織)的炎症或者肥大,患兒出現後鼻孔阻塞、睡眠時打鼾或憋氣,可以將增殖體切除,手術以後可以減少分泌性中耳炎復發的機會。

甚麼是分泌性中耳炎?相關文章
(1)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家長領來就醫。如一耳患病,另耳聽力正常,可長期不被覺察,而於體檢時始被發現。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常為患者的第一症狀,可為持續性,亦可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本病甚為有關耳內閉塞或悶脹感
發布於 2024-09-03 22:33
0評論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病,各年齡段均可發病,主要原因是咽鼓管功能障礙或堵塞,致使中耳負壓、通氣不良、引流障礙,從而導致鼓室積液。主要表現為耳悶、耳堵塞感、聽力下降,或伴低調耳鳴。急性期可有耳痛,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可轉為慢性,造成鼓膜內陷、粘連、聽骨鏈破壞、膽脂瘤形成等,需引起重視。治療:1、查找病因,解除咽鼓管堵塞的原因。如腺樣體肥大、鼻咽腫物、鼻-鼻竇疾病。2、改善咽鼓管功能、改善鼻腔通
發布於 2022-10-24 05:59
0評論
分泌性中耳炎又名滲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中耳積液、膠耳等近50多個命名,是中耳的非化膿性炎症,系兒童的重要致聾原因之一,對嬰幼兒的言語、語言和認知發育有十分明顯的影響。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達27%。5歲以下的小兒約70%有過一次中耳炎。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中耳急性炎症治療不徹底、上呼吸道變態反應、內分泌或免疫功能障礙均可導致本病。中耳炎反覆發作應找出病灶及其相關疾病,如鼻、鼻竇、口
發布於 2023-08-24 23:57
0評論
小孩子感冒後耳朵痛是非常常見的現象,由於多數是短暫的疼痛,往往被家長忽略,而其中很多其實就是感冒引發的急性中耳炎,大多數情況下其實質是分泌性中耳炎,而不是化膿性中耳炎,多數小孩子在感冒消失後,中耳炎會自行好轉,但是也有一部分會隱匿的存在,而不被小孩子注意,從而成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知道了上述過程,家長對於小孩子感冒後的一過性耳朵不適,應該記憶在心,在適當的時候到耳科門診檢查一下,以便排除分泌性中
發布於 2023-02-04 22:32
0評論
對於正常鼓膜患者,咽鼓管是中耳與外界環境溝通的惟一管道。咽鼓管阻塞是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正常情況下,中耳內、外的氣壓基本相等。當咽鼓管由於各種原因出現通氣功能障礙時,中耳的氣體被黏膜吸收,中耳出現負壓從而導致中耳黏膜的靜脈擴張,通透性增加,血清漏出聚積於中耳,從而形成中耳積液。咽鼓管通氣功能障礙又分為機械性功能障礙和功能性功能障礙兩種。 1.機械性阻塞 鼻咽部各種良性或惡性佔位性病變(如
發布於 2023-04-02 01:50
0評論
(一)咽鼓管功能不良:一般認為咽鼓管阻塞是本病的基本原因。引起咽鼓管阻塞或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常見原因為機械性阻塞,如腺樣體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腫瘤或淋巴組織增生、長期鼻咽部填塞等。此外,顎帆張肌功能不良,如顎裂,易患本病。 (二)感染:本病常繼發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故認為本病可能與細菌或病毒感染有關。晚近發現中耳積液中細菌培養陽性者約1/2~1/3,主要為流感嗜血桿菌和肺炎球菌,而分離出病毒為
發布於 2023-04-02 01:57
0評論
1、聽力減退: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下降而由家長領來就醫。如一耳患病,另耳聽力正常,可長期不被覺察,而於體檢時始被發現。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常為患者的第一症狀,可為持續性,亦可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分泌性中耳炎甚為有關耳內閉塞或悶
發布於 2023-04-02 02:03
0評論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於種誘因導致咽鼓管阻塞不通暢以後,其通氣功能發生障礙,經鼻腔的氣體不能與中耳腔內氣體進行交換,同時中耳鼓室內氣體不斷被吸收,結果鼓室內出現負壓,經外耳道傳遞的大氣壓導致鼓膜不同程度內陷,患者會有耳悶脹的感覺。隨著中耳粘膜內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血漿滲出形成鼓室積液,此時積液多為漿液性。當病程較長以後,分泌的粘蛋白、糖蛋白等增多,積液可逐步變成粘液性,嚴重者可出現“膠耳”。中耳鼓室
發布於 2023-04-02 02:17
0評論
分泌性中耳炎多發冬春季,是引起兒童聽力下降的常見原因之一。兒童為甚麼容易得這種病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小兒的咽鼓管接近水平、管腔短、內徑寬,鼻咽部感染或分泌物易進入咽鼓管,加上咽鼓管軟骨部彈性低,當鼓室處於負壓時易塌陷阻塞咽鼓; (2)兒童常見的鼻炎、鼻竇炎等,可因膿性鼻涕流到鼻咽部刺激咽鼓管粘膜產生炎症或直接阻塞咽鼓管口; (3)腺樣體過度肥大可壓迫阻塞咽鼓管咽口,慢性腺樣體炎也
發布於 2024-08-11 21:45
0評論
概述 我們知道這個分泌性中耳炎會引發聽力下降或者耳痛耳鳴以及心理煩悶,耳朵是我們聲音的器官,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但若是不及時治療,病情嚴重的話,對我們的正常日常生活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是不容忽視的,很多患有該病的患者由於忽視疾病,導致疾病越來越嚴重,最後不得不採取手術的的方法來治療,那麼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狀有哪些? 步驟/方法: 1、 首先一個就是這個聽力減退,聽力下降,如果我
發布於 2024-08-18 17:3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