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5 17:45

  一、應激反應和適應不良反應
  (1)應激反應:應激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險或緊張情況下所引起的反應。應激事件是指對一般人來說都是相當危險或十分嚴重的事情,如親人死亡、考試失敗、家人分離、遭受挫折、意外打擊、罹患不治之症、受辱、被盜、失火、天災人禍、戰爭情境等皆為激性事件。這些突如其來的事件出現在每個人面前,會引起人們的應激反應,即引起人們心理和軀體上的一系列反應,出現心理和行為異常。輕者表現為情緒緊張、感覺過敏、驚謊失措、疲勞無力等;重者為抑鬱、恐懼、焦慮、木僵、遺忘,以及植物性神經功能紊亂(如心悸、多汗、厭食、噁心、尿急、顫抖等);更重者出現肢體麻痺、失明,甚至導致休克或死亡。

  (2)適應不良反應:適應不良反應由各種精神刺激所引起,持續時間較長。其作用的性質和強度因人而異。在同樣的情景刺激下,有的人很快地適應,有的人慢慢適應,有的人根本不能適應,造成適應不良。適應不良,不同人表現也有差異,有人以情緒障礙為主,表現為抑鬱、悲痛、煩惱、焦慮、恐懼等;有的人以行為障礙為主,導致攻擊性和反社會的行為。
  二、輕度心理疾病

  神經症神經症又稱神經官能症,是由大腦機能活動暫時性失調而引起的心理障礙或異常。其特徵為持久的心理衝突,主要表現為心理活動能力減弱,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學習和工作效率降低等;情緒失調,表現為情緒波動、煩躁、焦急、抑鬱等,睡眠障礙,如失眠、惡夢、早醒等;有疑病性強迫觀念,有各種明顯地軀體不適應感,有慢性疼痛,急性頭疼,腰痛,但檢查不出器質性病變。
  神經症包括六種的病症:
  1、神經衰弱:表現為興奮性增高症狀,疲勞過程加速症狀、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等。
  2、焦慮症:以焦慮情緒為主,並伴有明顯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運動性不安。
  3、癔症(歇斯底里):此病起病急,可表現出多種多樣的症狀,有感覺和運動機制障礙,內臟器官的植物性神經機能失調以及心理異常等,常有抽搐、頭痛、胸悶、心煩、委屈、肢體震顫、眨眼、搖頭、面肌抽動或運動麻痺等多種不同反應。
  4、強迫性神經症:它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症。常出現的強迫觀念有:強迫疑慮,強迫回憶、強迫性苦思竭慮,強迫性對立思想;強迫意向和動作有:強迫意向、強迫洗手、強迫計算、強迫性儀式動作。
  5、恐怖症:是指對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產生十分強烈的恐怖感。常有:
  ①社交恐怖
  ②曠野恐怖
  ③動物恐怖
  ④疾病恐怖,此外,還有不潔恐怖,黑暗恐怖和雷雨恐怖等等。
  6、抑鬱性神經症:表現為情緒低沉憂鬱,整日悶悶不樂,自我遣責,睡眠差,缺乏食慾,通常遭受精神刺激後發病,出現難以排解的抑鬱心境,對生活沒有樂趣,對前途失去希望,認為自己沒有用處,還會有胸悶,乏力、疼痛等症狀,嚴重時會出現自殺觀念或行為。
  三、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也稱為心身障礙,是指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的軀體功能紊亂或器質性損害。發病時既有軀體的異常,也有心理和行為的異常。如原發性高血壓、冠心並心律不齊、腸潰並氣管哮喘、甲亢、糖尿並月經失調、陽痿、神經性皮炎、類風溫性關節炎等。
  四、大腦病患及軀體缺陷所表現的心理疾病
  這類疾病又有三種不同類型:
  1、大腦機能發育不全時所表現的心理異常,如智力落後、智力遲滯等。
  2、大腦器質性病變時出現的心理疾玻腦震盪、腦挫傷、腦動脈硬化、中毒或毒菌、病毒感染都可能造成腦器質性損害,從而產生智力障礙,遺忘症、人格異常等表現。
  3、盲、聾、啞、跛等軀體缺陷時所發生的心理異常。
  五、嚴重的心理疾病
  精神病精神病是指人的整個心理機能的瓦解,心理活動各方面的協調一致遭到嚴重的損害,而且機體與周圍環境的關係也嚴重失調。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等。精神分裂症的特點是患者基本個性的改變,並出現感知、思維、情感和行為的分裂。躁狂抑鬱症是以原發性情感情緒障礙為臨床表現,躁狂發作期言語明顯增多,聯想加快,觀念飄忽,注意不集中,情緒極端高漲,精力非常充沛,自我評價過高,行為輕率;抑鬱發作期言語明顯減少,感知遲鈍,聯想困難,思維遲緩,情緒低落,甚至出現輕生念頭。
  主要誘因
  一、超負荷的工作壓力
  很多都市白領被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所困,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且常常得不到及時的調理,久而久之便會產生焦慮不安、精神抑鬱等症狀,重則誘發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
  二、感情與家庭的變故
  失戀無疑是很痛苦的情感體驗,失戀的一方會因對感情的難以割捨而痛苦不已,失落感會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產生心理障礙甚至是不理性的過激行為,給對方和自己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另外,對於離婚後的受損方,尤其是女性,往往經受不住家庭解體的打擊,造成心理傷害。一項相關調查表明,目前我國離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壓力過重的約佔70%,這一群體非常需要心理支持與幫助。
  三、對網絡的依賴心理
  網絡新生代幾大病症適當上網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時間上網,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網站,極可能誘發心理疾病。如長期上網聊天、遊戲、網戀,極可能使上網者因長期處於虛擬狀態而影響其正常的認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嚴重者甚至會發生人格分裂。
  四、生活貧困加重心理壓力
  這一群體主要是下崗職工和高校的貧困生。一些下崗職工觀念一時難以轉換,對家政、建築等工作不屑一顧,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心理壓力與生活壓力的雙重作用極易導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而對於邁入高等學府的有些貧困生而言,一方面是經濟狀況的窘迫,一方面是虛榮心的作祟,這種現實會加劇矛盾心理,使這些貧困生心理疾患的概率增高。
  五、急功近利的心理傾向:升官、買房後易得抑鬱症
  有些人對事業的追求有急功近利的傾向,他們往往經不起失敗的打擊。由於他們對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費太多的力氣,總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現實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當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於求成而拚命工作,不斷自我加壓,總是苛求自己,結果常常因心有餘而力不足導致失敗,並誘發抑鬱症、自閉症等心理障礙。
  六、學習任務過於繁重 高考不如意如何調整心態
  學生天天面對著讀不完的書和看不完的複習資料,面對著父母老師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負。目前無論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患有各種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數。考試壓力所引發的心理症狀主要有:反應遲鈍、焦躁不安、學習恐懼、抑鬱及厭學心理。
  七、過分溺愛獨生子女
  少男少女的七種不健康心理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除了養成任性、自私等不良習性之外,還常常表現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懼甚至有暴力傾向。家長的溺愛會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這種潛在危機就像定時炸彈,引爆後的殺傷力是巨大的。

  八、投資受損後無法承受
  人們的投資意識不斷增強,但當長期的投入沒有得到期望的回報或資本嚴重虧損時,難免造成人們心理失衡。強烈的挫敗感、情緒的劇烈波動、鉅額資金的流失,極可能摧垮一個人的心理防線,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輕生。
  九、難以適應社會發展
  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瞬息萬變,有些人卻因種種原因而難以適應。這種不適應包括很多方面:對社會的不公平現象看不慣,又因自己無力改變現狀而鬱悶、煩躁;對單位裡的分配不均看不慣,為自己的報酬偏低而憤憤不平;因信仰的蒼白而產生失落感、無歸屬感;因個人技能與現代化的差距而焦急、無奈等等。上述這些可導致人們產生“心病”。

心理疾病的表現與成因是甚麼?相關文章
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醫療介紹隨著醫學模式從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對心理諮詢及治療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那麼到底甚麼是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呢?談到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當然要提到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一般的理解是有了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才會看心理醫生,這個理解是片面的,心理諮詢還有一部分作用是助人成長。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甚麼是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一、心理諮詢1、甚麼是心理
發布於 2022-10-05 16:05
0評論
為甚麼心理疾病患者的家屬,會認為是患者想不開才得病的?很多患者家屬,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他們把普通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劃上了等號。認為心理疾病和心理問題一樣,都是某些心理因素導致的。其實不然。心理問題,是指人際關係、婚姻情感、或學習工作等具體的明確的因素,導致的心理的衝突、困惑及不良體驗。比如失戀、離異、失業等導致的心理困境都屬於心理問題的範圍。當事人往往會很苦惱,如果能夠改變,大多會主動求助
發布於 2022-12-23 17:25
0評論
大學是個微縮的小型社會,其中也充滿著各種矛盾和衝突。所有這些都會對大學生產生心理壓力。緩解心理壓力的方式有很多,象找知心朋友談心等等,但有些學生卻用性自慰反求於自身。不能或不願面對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就可能以性幻想的形式虛構出自己與曾經的戀人一起接吻、擁抱甚至性交。通過性自慰,他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 在性活動方面,有自戀傾向的人更易於採用自慰的形式。在性慰的過程中,他本身既是主體,又是客體,通過
發布於 2024-06-12 21:01
0評論
抑鬱是常見的心理障礙。截止到2014年8月底,我在臨床做心理醫生正好7年,共接待了2000多例來訪者。其中,抑鬱的患者大約佔到三成,近600人。從2010年9月底開始網絡諮詢,到2014年9月中下旬,共4年的時間裡,我恰好回答了5000例來訪者的網絡提問,抑鬱的問題也在三成左右。在這2000多例(面診+網絡諮詢)抑鬱的來訪者中,共同關心的問題大致可以歸為這樣4類:1、我當前有甚麼表現,是不是抑鬱
發布於 2022-12-03 16:46
0評論
一、診斷精神病需要把握的三個方面: 1、是否出現了幻覺(如幻聽、幻視等)或妄想 2、自我認知是否出現問題,能否或是否願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療 3、情感與認知是否倒錯混亂,知、情、意是否是統一,由此社會功能是否受到嚴重損害(即行為情緒是否已經嚴重脫離理智控制)。 重點在於對幻覺妄想與情感是否倒錯混亂兩個方面,對於是否有自我認知的判斷應是在這兩個重要判斷基礎之上。 二、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不同。 心理
發布於 2024-07-24 17:31
0評論
軀體形式障礙是一種以持久的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症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徵的神經症。病人因這些症狀反覆就醫,各種醫學檢查陰性和醫生的解釋均不能打消其疑慮。這些軀體症狀被認為是心理衝突和個性傾向所致,患者常半有焦慮或抑鬱情緒。儘管症狀的發生和持續與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難或衝突密切有關,但病人常否認心理因素的存在。他們也拒絕探討心理病因的可能,甚至有明顯的抑鬱和焦慮情緒時也同樣如此。無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方面了
發布於 2023-02-04 07:32
0評論
概述 抑鬱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它可以發生在任何的年齡階段,不同年齡階段出現這種疾病的原因都不一樣,很多的時候發病人群主要以成年人為主,不同的患者發病後的表現症狀是不一樣的,發病後它也是有著輕重之分,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對患者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而這種疾病發現的越早治療效果才會更加明顯,平時身體出現了不適後一定要儘快的去醫院做檢查。 步驟/方法: 1、 很多的時候這種疾病是因為精神過於緊張而引起的
發布於 2022-11-07 19:34
0評論
相同性 人與人之間都彼此相似。當聽到月亮時,聯想到太陽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應。但聯想到死亡,就讓人難以理解。這種情況出現多了,就應注意他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如果一個人的想法、言語舉止、嗜好、服飾等,與別人相差太大,則他的心理可能不夠健康。 活躍性 人的行為是隨著身心的發育而變化的。各種年齡的人,在想法、興趣、行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應是精力充沛,活躍好動。而少年老成的學生,從心理衛生的角度來看,
發布於 2023-12-14 23:45
0評論
概述 青春痘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青春痘的治療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難,只是有些人在治療時沒有專業治療而已,才使得青春痘長時間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導致了青春痘的反覆發作,青春痘的誘發因素也比較多,所以在治療方面一定要找出青春痘的形成原因,再針對性的治療,才能夠徹底的將青春痘治癒,今天我們來具體的瞭解痘痘的成因與治療。 步驟/方法: 1、 青春痘的形成跟毛孔堵塞有著一定的關係,由於平時不注
發布於 2024-03-03 08:13
0評論
我的郵箱每天都能收到十幾封的來信求助,其中部分求助者往往在許多醫院或心理診所反覆諮詢過,自己也非常痛苦,時間也很長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等都受到很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要僅僅停留在心理諮詢的層面上了,而應該考慮是否接受進一步的心理治療。這就涉及到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的區別。有關這兩個概念的使用,現在比較混亂,有時在與來訪者交談時,為了與對方較好的溝通,我自己也不得不在這兩個詞之間變來變去。
發布於 2022-10-05 15:0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