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脈高壓常常伴有肝硬化,而我國又是乙型肝炎的高發國家,因此人們很容易將門脈高壓和肝硬化等同起來。事實上,不是所有類型的門脈高壓都是肝硬化引起的。其中有一種類型,也就是區域性門脈高壓就不伴有肝硬化,它在門脈高壓中其發生比率低於5%,若非腫瘤所致,是中唯一有望能夠治癒的類型。區域性門脈高壓病例數相對較少。
區域性門脈高壓的病人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且無肝病背景,肝功能檢查正常,影像學檢查無肝硬化的表現,而胃鏡檢查提示胃底食管靜脈曲張者,或是孤立性胃底靜脈曲張,而後者是此類病症的重要表現,並且臨床上可合併有脾功能亢進的表現。這又是怎麼一會事情呢?
原來,區域性門脈高壓根本原因在於脾靜脈匯流受阻,依據解剖部位不同,病因可大致分為胰源性、脾源性和腹膜後源性三類。炎症、腫瘤等因素可使脾靜脈受壓扭曲、管腔阻塞,致脾胃區靜脈壓增高,進而形成脾腫大和側支循環,而與此同時門靜脈和腸繫膜上靜脈壓力卻保持正常。
其側支循環包括:
(1) 最常見的是經胃短靜脈、冠狀靜脈迴流至門靜脈,是孤立性胃底靜脈曲張的形成基礎;
(2) 經胃網膜左靜脈迴流至左結腸靜脈、腸繫膜下靜脈入門靜脈,可導致結腸脾曲處靜脈曲張;
(3) 由胃網膜左靜脈流向胃網膜右靜脈,少數可再流向腹膜後、腎靜脈或肋間靜脈;
(4)若冠狀靜脈迴流至脾靜脈或門靜脈受阻,可以同時出現胃底和食管靜脈曲張。
因此對於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如果沒有肝病史,也不能掉以輕心,應當警惕可能發生區域性門脈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