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是終末期肝病嗎?
我們對終末期肝病的判斷主要基於對肝功能的評估。食管胃底靜脈出血是肝硬化的併發症,而非診斷終末期肝病的依據。相反有些肝硬化終末期的病人雖伴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但卻終身未發生出血。用了評分來估計肝功能狀況(5-6分為Child A級,7-9分為Child B級,10-15分為Child C級),使原為獨立的指標得以全面考慮,從而不至於使一項指標的影響過大。目前我們普遍採用的是Child-Pugh評分系統,而終末期肝病應當定義為Child C級患者。
肝硬化病人是否都需行肝移植治療?
並不是所有肝硬化病人都需行肝移植。肝移植的手術指徵明確地告訴我們“任何侷限於肝臟終末期疾病才具備肝移植的手術指徵”。從這一點出發,Child A、B級病人在一定程度上不必急於移植,應著眼於併發症的處理、全身狀況的改善。而Child C級病人是肝移植的絕對指徵。但從考查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輕重緩急以及從判定供肝優先分配的層面上考慮,僅僅將肝病的嚴重程度分為3個等級顯然不盡合理。這是由肌酐、總膽紅素和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比值組成的評分系統,在這三者中總膽紅素的權重最小,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比值權重最大,且引入了肌酐,從而更全面有效地評價患者肝病的嚴重程度。不僅如此,MELD 評分還能預測不接受肝移植治療患者的死亡率。我們建議當MELD 評分大於20分時應積極考慮施行肝移植,原因在於此類患者的90天預計死亡率將達到25%。Child-Pugh評分系統為我們提供了簡便的肝功能評價方式,在國內普遍採用。但是為能更精確地評估肝功能和確定肝移植時機,我們大力呼籲將MELD評分標準引入我國現階段肝移植病人的評估工作中,使肝移植工作更加有序、合理和規範,推動我國門靜脈高壓症治療水平的提高。
肝移植是否已取代傳統手術?
在肝移植時代對於肝硬化門脈高壓症患者的治療,傳統的斷流和分流手術仍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依據全國門脈高壓學組的統計,近年來門脈高壓的傳統手術例數呈明顯上升趨勢,北京、上海、武漢、長春和南京8家綜合性三甲醫院的統計資料發現僅2001-2006年完成的手術例數已大大超過1991-2000年間的手術例數。Child A級的肝硬化病人常不具備肝移植指徵,而斷流和分流手術可使患者獲得較滿意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且治療費用相對較低,這已成為大多數外科醫師的共識。選擇傳統手術抑或肝移植應是基於患者肝功能狀態而定的。而需強調和爭論的是,在進行傳統斷流和分流手術時應著眼於患者將來可能實施的肝移植手術,儘可能地減少對第一肝門的解剖,並減少因手術操作造成的肝臟周圍組織的黏連。各種斷流手術可能造成內臟廣泛黏連和脾靜脈、門靜脈血栓形成,而門腔分流手術、腸腔分流手術會破壞門靜脈系統的完整性,故不建議施行。我們推薦脾腎分流手術是較理想的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