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發性肝癌
原發性肝癌是指原發於肝實質細胞或膽管細胞的惡性腫瘤,是我國的常見癌症。原發性肝癌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無論是實驗室或流行病學的研究,都集中在病毒性肝炎、黃麴黴毒素、化學致癌物、飲水及環境等因素上。
1、臨床症狀和體徵
(1) 臨床症狀
原發性肝癌的患者早期時臨床表現很不明顯,晚期時臨床表現可以多樣化。主要症狀有肝區疼痛、腹脹、乏力、消瘦、納差及進行性肝腫大或上腹部腫塊等;部分患者以發熱、黃疸、腹瀉、消化道出血等為突出症狀;也有症狀不明顯或僅表現為轉移灶的症狀者。
(2)體徵
① 肝腫大:常呈不對稱性,肝臟觸痛常見,肝區有叩擊痛。
② 脾腫大:繼發於原有的肝硬化,若脾臟在短期內增大,應警惕門靜脈或肝靜脈癌栓阻塞的可能。
③ 腹水:可因肝硬化、癌腫出血、癌腫浸潤腹膜以及門靜脈或肝靜脈癌栓而引起。
④ 慢性肝病體徵:肝硬化或肝衰竭的體徵,在晚期患者中十分突出,表現有肝掌、蜘蛛痣、 腹壁靜脈曲張、男性乳房發育和睪丸萎縮。
⑤ 肝外轉移:可產生各轉移部位的相應體徵。
(3)伴癌綜合症
由於原發性肝癌的患者本身的代謝異常、癌組織對機體產生的各種影響以及常常合併的肝硬化,可導致血液、內分泌及其他方面的異常改變,常見的症狀有:紅細胞增多症、高鈣血癥、低血糖、高膽固醇血癥等。
2、實驗診斷
(1)肝功能:如異常,多屬晚期或合併有嚴重肝硬化,往往已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
(2)血清肝癌標誌物:甲胎蛋白、鹼性磷酸酶同工酶
3、超聲診斷
B超是目前肝癌定性定位診斷中最常用的影像診斷技術,其臨床價值在於:可檢出1~2cm的佔位性病變,有時甚至可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