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9 23:50

  似乎人人都有焦慮症,你正在因為忘記帶手機而坐立不安,你的母親卻喋喋不休地警告你電子產品可能讓你患上各種疾病,氣氛簡直糟糕到了極點。我們似乎失去了平心靜氣的能力,對一切都充滿了煩惱和擔憂。

  焦慮症是 一種現代流行疾病,這種負面情緒吸走了我們的精力和注意力,讓我們難以得到寧靜和幸福,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變得低下。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知在不斷變化,我們 對自己的認知以及所掌握的技能卻有可能跟不上這種變化。於是我們會感到焦慮和恐懼。這種情況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我們走到哪裡都在低頭看智能手機, 否則就會感到落後於這個世界;我們不得不像沙丁魚一樣擠在地鐵中,可腦子卻控制不住地想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我們擔心因為一天沒有戴3M口罩出門就患上肺癌;我們只有在家裡才感到舒服和安全,拒絕一切陌生的環境。這些情況背後都是焦慮在作祟。你有以下種種焦慮症嗎?

  手機分離焦慮症

  你已經走到了地下停車場,可是卻發現自己忘記帶手機,這時你寧願遲到也要回家拿手機嗎?很多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沒帶手機讓他們感到焦慮,甚至連上廁所或者出門買飲料也不能離開手機。除了手機,還需要隨身攜帶便攜式充電器,以免出現手機沒電的悲劇。

  智能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對它的過度依賴也成為一種新的問題。這不是誇大其詞,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的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證明,手機 分離焦慮症確實存在。心理學家把參與者分兩組,並要求他們做拼圖。第一組參與者做拼圖的時候,他們的手機就放在眼前,只是調為靜音。第二組參與者的手機以 "會擾亂實驗器材"為由被心理學家放在了房間的另一端,他們必須與手機分離的情況下作做拼圖。結果顯示,不能接手機會讓參與者的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做拼 圖的表現也會不好。可冷靜地想一想,你真的有不容錯過的重要電話嗎?別人真的無法通過其他方式聯繫到你嗎?一本書或者雜誌就不能代替手機陪你度過一個悠閒 的下午嗎?手機可能其實並非我們想象得那麼重要。

  實際上,手機永遠都出現則你的視線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在另一項試驗中,從來沒見過面 的參與者被要求面對面一對一地交談和討論問題,其中一半的參與者中間放著一個手機,另一半參與者的中間放著一個與手機同樣大小的筆記本。結果顯示,中間放 著手機的參與者在給自己談話對象評分時,更傾向於認為對方是不易親近和難以信任的人,並且感覺剛剛的談話意義不大。我們時刻擔心著錯過了某個電話、某條信 息,可實際上卻會因此而錯過目前正坐在你對面的人對你的信任,你可能因此失去一個工作機會、一個新的朋友。

  地鐵焦慮症

  地鐵原本意味著快速便捷的交通,可日益壯大的客流量讓許多人對它產生了焦慮。新聞中似乎就會出現因為地鐵過於擁擠而發生乘客受傷甚至喪命的事件;你也許 聽你的朋友說過他的朋友曾在地鐵中丟過錢包或者手機;有時候你無法分辨身後的那隻手是不小心還是故意緊貼在你的腰部以下;流感季節到來時,地鐵中隨處可見的白口罩也讓人感到緊張;在你被擠得動彈不得時難免會想象如果發生甚麼意外自己該如何逃生……

  即使如此,地鐵仍然是許多人唯一能夠選擇的交通工具。早晨,他們必須帶著焦慮情緒踏入地鐵開始新的一天,這簡直就是折磨。可實際上,任何交通工具都有其 問題。一個人死於車禍的幾率,比死於飛機失事或者地鐵故障的幾率要高得多,可為甚麼大多數人任然不害怕開私家車呢?我們每年死於車禍的人超過20萬,而 2014年底,北京仍有229萬人參與"搖號",這可能是因為人們感覺自己掌握著方向盤更安全。可感覺有時候十分不可靠,例如大部分感覺德系車最為安全, 可實際上根據統計,北京車禍死亡率,德系車第一。

焦慮症是現代人的通病相關文章
1、睡眠充足: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減輕焦慮的一劑良方。 2、保持樂觀:當你缺乏信心時,不妨想像過去的輝煌成就,或想像你成功的景象,可化解焦慮與不安,恢復自信。 3、幻想:這是紓解緊張與焦慮的好方法。幻想自己躺在陽光普照的沙灘上,涼爽的海風徐徐吹拂。試試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深呼吸:當你面臨情緒緊張時,不妨作深呼吸,有助於舒解壓力消除焦慮與緊張。 5、轉移注意力:假使眼前的工作讓你心煩緊
發布於 2022-12-26 18:23
0評論
強迫症是現在很多都市人都會患有的心理疾病,比如,他們總是覺得門沒有鎖好等,那麼強迫症和那些因素有關係呢?強迫症的人通常有哪些反應呢?如何治療強迫症呢?這些是我們很多人關係的。那麼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吧。 我們每個人的性格、脾氣等都是不一樣的,而且還有一定習慣,比如吃飯之前反覆的洗手,飯後散步等,但是也有一些習慣是不好的,比如經常抽菸喝酒等。 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並不鮮見,有的人總是不停地洗手;有
發布於 2023-02-10 08:18
0評論
腰痠背痛、頭疼腦熱、胸悶心悸……生活中有這些症狀的人比比皆是,但很多人的症狀卻是由於心理原因引發。他們可能身體好好的,卻總是懷疑自己有“大病”,只有看到“白大褂”,才覺得有安全感。一項調查表明,在醫院的門急診中,這樣的“患者”已佔到3成左右。專家認為,他們應該去看心理門診或者做抗焦慮和抑鬱治療。“想”出病四處求醫24歲的許小姐最近正忙著四處求醫。身為知名外企職員,她一直處於一種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
發布於 2023-02-25 14:06
0評論
焦慮症也稱為焦慮障礙,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一種以焦慮為主的神經症,以廣泛性焦慮症(慢性焦慮症)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症)為主要臨床表現,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症,其焦慮並非由實際威脅所引起,或其緊張驚恐程度與現實情況很不相稱。 一般認為,焦慮症狀的形成與思維和認知過程有著密切的、重要的關係。焦慮症患者的性格往往是易激惹、易焦慮,自信心不
發布於 2025-01-17 06:13
0評論
1、外界環境的劇烈變化或未知的充滿風險的新環境,此時個人的慣常行為方式無法適應這一特殊情景。2、個人內部的各種衝動、慾望,與自我難以調和,反應性的敵意、極力壓抑的衝動、矛盾的意向是常見的因素。3、超我對自我的道德和完美主義的要求。因未臻完美而責備自己,因有不道德的念頭而厭惡自己。
發布於 2022-10-01 17:38
0評論
第一、認知過程,或者是思維,在焦慮症狀的形成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研究發現,抑鬱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傾向於把模稜兩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釋成危機的先兆,更傾向於認為壞事情會落到他們頭上,更傾向於認為失敗在等待著他們,更傾向於低估自己對消極事件的控制能力。 第二、軀體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礙雖然不會是引起焦慮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見的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症狀可以由軀體因素而引發,比如,甲狀腺亢進、腎
發布於 2022-11-23 06:08
0評論
焦慮症就是精神病 真相:人們口中的精神病往往指的是精神分裂症。焦慮症是情緒困擾的一種,病因之一是腦部化學遞質分泌不足,但這與精神分裂症的腦部化學遞質有所不同,因此,焦慮症絕不等同於精神分裂症,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有幻聽、妄想等情況。 焦慮症主要是個人性格問題,通常都較為內向。必須將性格完全扭轉過來,才可能克服焦慮症。 真相:部分焦慮症的人在性格上可能真的比較內向,但這只是一種可能的成因,除此之
發布於 2023-01-23 04:48
0評論
1.驚恐障礙的臨床表現 (1)驚恐發作:典型的表現為病人在日常活動中,突然出現強烈的恐懼,好像即將要死去(瀕死感)或即將失去理智,使病人難以忍受,同時感到心悸,好像心臟要從胸口跳出來,有胸悶、胸痛、氣急、喉頭堵塞窒息感,因此驚叫、呼救或跑出室外。有的伴有過度換氣、頭暈、出汗、面部潮紅或蒼白、震顫、手腳麻木、胃腸不適等植物神經功能症狀,也有的伴有人格解體、現實解體等痛苦體驗。 一般沒有明顯的誘因或
發布於 2024-11-27 04:48
0評論
焦慮症是精神病嗎,不要提到精神病這幾個字就害怕,其實,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焦慮、抑鬱、恐懼這樣的情緒之中。被壓迫,被強迫,也強迫自己去做某事,這樣的心理狀態下難免不滋生些心理障礙。焦慮症就是生活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那麼,到底焦慮症是精神病嗎,這個問題成為大眾化的疑問。 生活在現代和諧社會的我們,是真的有病了嗎?患上焦慮症是精神病嗎?生活在步伐快捷的社會中,如果不懂得消憂排愁,很容易被焦慮纏上,甚至終
發布於 2025-01-04 12:48
0評論
生活在現代和諧社會的我們,是真的有病了嗎?患上焦慮症是精神病嗎?生活在步伐快捷的社會中,如果不懂得消憂排愁,很容易被焦慮纏上,甚至終其一生,極大地降低了生活質量。當不幸患上焦慮症時,患者也不必過於擔憂,心理專家指出,焦慮症是神經症的一種,屬於精神疾病,但不是精神病,只要早發現及時治療該病都能痊癒。所以,當疾病襲來時,我們大可不必驚慌,應不失時機的積極治療,大多數患者都可以很快地恢復健康。 甚麼是
發布於 2025-01-10 15:2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