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由大腿骨(股骨)遠端和小腿骨(脛骨)近端組成,前方是膝蓋骨(髕骨)。正常膝關節各組成部分的骨表面覆蓋著一層光滑、柔韌的透明軟骨,使關節可以自如地活動。當膝關節發生骨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時,關節軟骨退變、剝脫,使軟骨下方的骨與骨直接接觸,導致嚴重疼痛。此外,關節還會出現畸形、骨贅形成、僵硬、日常行走及上下樓梯困難,甚至坐著或躺著時都能感到關節疼痛。如果通過服用止痛藥物、減少活動量、使用柺杖等都不能有效緩解疼痛時,可考慮做人工關節置換術。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通過切除磨損的軟骨面,包之以一層金屬表面,可有效解除疼痛,矯正畸形,幫助患者恢復日常活動,是目前治療晚期關節炎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20世紀骨科領域最重要的技術突破之一。近年來,隨著假體材料和手術技術的突飛猛進,關節置換術後效果也顯著提高,目前在國內外已得到普遍開展,美國每年約有58萬例膝關節置換術。
既然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如此有效,那是不是越早進行手術,效果也越好呢?對於大多數疾病來說,越早採用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效果通常也越好。但與之不同,人工膝關節有一定的使用壽命,通常在術後15-20年左右可出現磨損、鬆動等問題,就像汽車輪胎行駛到一定公里數後出現了磨損,需要進行更換。此時,就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翻修手術,但翻修手術的難度較大,且術後效果也遜於第一次手術,一般僅用於少數手術失敗病人。對於年輕患者,由於關節活動量較大也較劇烈,關節磨損也更快;且年輕患者的預期壽命超過假體使用壽命,這樣就使翻修手術在所難免。因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多數醫生信奉“一次手術,終生得益”原則,認為進行關節置換的適當年齡應在55歲以上。結果使一些年齡55歲以下的膝關節退變病人均因“太年輕”而被拒絕實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然而,近年來,隨著人工關節材料和手術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和術後療效都得到了顯著提高。一些因類風溼性關節炎膝關節嚴重毀損而行人工全膝置換術的年輕病人也獲得了良好的長期療效。在過去,緩解疼痛是膝關節置換的主要目的,但在現代生活中,患者們特別是年輕患者更加關注關節置換術後的功能,術後關節功能不但要滿足日常生活需要,還要能夠從事體育、休閒等活動,認為“Quality of lif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quantity of life.”(生命的質量比生命的長短更重要)。因此,只要年輕患者對術後療效的預期合理,能夠理解關節活動劇烈可加速關節磨損,並學會在體育、休閒活動中正確使用人工關節,那麼,年輕患者為提高生活質量、享受豐富多彩的人生而選擇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應該得到鼓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