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13 19:22

  膝關節由大腿骨(股骨)遠端和小腿骨(脛骨)近端組成,前方是膝蓋骨(髕骨)。正常膝關節各組成部分的骨表面覆蓋著一層光滑、柔韌的透明軟骨,使關節可以自如地活動。當膝關節發生骨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時,關節軟骨退變、剝脫,使軟骨下方的骨與骨直接接觸,導致嚴重疼痛。此外,關節還會出現畸形、骨贅形成、僵硬、日常行走及上下樓梯困難,甚至坐著或躺著時都能感到關節疼痛。如果通過服用止痛藥物、減少活動量、使用柺杖等都不能有效緩解疼痛時,可考慮做人工關節置換術。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通過切除磨損的軟骨面,包之以一層金屬表面,可有效解除疼痛,矯正畸形,幫助患者恢復日常活動,是目前治療晚期關節炎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20世紀骨科領域最重要的技術突破之一。近年來,隨著假體材料和手術技術的突飛猛進,關節置換術後效果也顯著提高,目前在國內外已得到普遍開展,美國每年約有58萬例膝關節置換術。

  既然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如此有效,那是不是越早進行手術,效果也越好呢?對於大多數疾病來說,越早採用有效的治療方法,治療效果通常也越好。但與之不同,人工膝關節有一定的使用壽命,通常在術後15-20年左右可出現磨損、鬆動等問題,就像汽車輪胎行駛到一定公里數後出現了磨損,需要進行更換。此時,就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翻修手術,但翻修手術的難度較大,且術後效果也遜於第一次手術,一般僅用於少數手術失敗病人。對於年輕患者,由於關節活動量較大也較劇烈,關節磨損也更快;且年輕患者的預期壽命超過假體使用壽命,這樣就使翻修手術在所難免。因此,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大多數醫生信奉“一次手術,終生得益”原則,認為進行關節置換的適當年齡應在55歲以上。結果使一些年齡55歲以下的膝關節退變病人均因“太年輕”而被拒絕實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

  然而,近年來,隨著人工關節材料和手術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和術後療效都得到了顯著提高。一些因類風溼性關節炎膝關節嚴重毀損而行人工全膝置換術的年輕病人也獲得了良好的長期療效。在過去,緩解疼痛是膝關節置換的主要目的,但在現代生活中,患者們特別是年輕患者更加關注關節置換術後的功能,術後關節功能不但要滿足日常生活需要,還要能夠從事體育、休閒等活動,認為“Quality of lif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quantity of life.”(生命的質量比生命的長短更重要)。因此,只要年輕患者對術後療效的預期合理,能夠理解關節活動劇烈可加速關節磨損,並學會在體育、休閒活動中正確使用人工關節,那麼,年輕患者為提高生活質量、享受豐富多彩的人生而選擇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應該得到鼓勵的。

如何選擇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時機?相關文章
  人工全膝關節包括股骨假體,脛骨假體和髕骨假體,由金屬製成的股骨髁、脛骨託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稀製成的脛骨墊和髕骨假體幾部分組成。與人體組織相容性好的鈷/或鈦合金和耐磨損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稀是目前人工膝關節中常用的兩種生物材料。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即用人工假體取代已嚴重損壞而不能行使正常功能的膝關節表面,從而達到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恢復其穩定性和活動度、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術中醫生利用特殊的精密器
發布於 2023-01-10 16:11
0評論
1.中、重度甲亢長期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佳; 2.停藥後甲亢復發,甲狀腺較大; 3.結節性甲狀腺腫伴甲亢; 4.甲狀腺腫大明顯(≧80g),對周圍臟器有壓迫者或胸骨後甲狀腺腫; 5.疑似與甲狀腺癌並存者; 6.兒童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效果差者; 7.妊娠中期甲亢藥物控制不佳者; 8.合併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需要手術治療的; 9.中度活動性Graves眼病。 甲狀腺部分切除術是甲亢病因性治療的三種方法
發布於 2023-02-18 23:53
0評論
如患者還是希望等到四五十歲症狀嚴重了再手術,那到時候的手術效果會跟年輕時手術的效果一樣嗎?大夫:首先我想談一下長期服藥。雖然長期服藥控制了症狀以後,可以減輕對食道黏膜的損害,但長期服用抑酸劑,不產生胃酸,一方面影響消化功能,另一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肝腎功能損害,還有一部分病人會出現白細胞減低。當然,單純從手術效果來說,一個患者在30歲還是50歲接受抗反流手術,差別並不大,但是從身體對手術
發布於 2022-10-03 19:08
0評論
全膝關節成形術(TKA)已經成為治療晚期膝關節炎最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被證實是可靠的、持久的。一個成功的膝關節置換幾乎可以使所有關節炎病人能夠繼續日常活動。在許多病例中,病人不需長時間的外固定或長期藥物治療。最終,膝關節成形術幫助他們恢復功能,從而可以不依賴他人而獨立生活。現代膝關節成形術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最初10年宣佈的原則是外科器械應用和保持韌帶完整。在這一時期,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
發布於 2022-12-19 20:40
0評論
關節間隙變窄,關節活動受限,行走困難,不能下蹲,內翻畸形等問題出現並逐漸明顯就是關節置換術的適應症了,一般年齡在60-70歲手術比較好。但是還要考慮功能影響的程度。
發布於 2022-12-02 08:31
0評論
全膝關節成形術(TKA)已經成為治療晚期膝關節炎最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被證實是可靠的、持久的。一個成功的膝關節置換幾乎可以使所有關節炎病人能夠繼續日常活動。在許多病例中,病人不需長時間的外固定或長期藥物治療。最終,膝關節成形術幫助他們恢復功能,從而可以不依賴他人而獨立生活。現代膝關節成形術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最初10年宣佈的原則是外科器械應用和保持韌帶完整。在這一時期,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
發布於 2022-12-21 18:55
0評論
許多人認為進行膝關節置換就是把整個膝關節去掉,換成一個不鏽鋼的。認為手術很大,內心充滿恐懼和不安。其實,目前我所進行的膝關節置換是進行膝關節表面置換。膝關節各種關節炎導致膝關節的軟骨損壞和關節下骨病變,膝關節表面置換就是把這種病變的軟骨和軟骨下骨去除,換成金屬合金。是一種徹底去除導致疾病原因的手術。既往,膝關節置換被認為是大手術,手術風險性高。但隨著手術技術的進步和手術器材的不斷改進,膝關節表面
發布於 2023-01-06 11:16
0評論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的目的?用人工關節部件替代損壞的關節,矯正肢體力線,消除膝關節疼痛,維持關節穩定性,恢復膝關節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甚麼樣的人群適合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適用於嚴重的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所致的膝關節破壞、膝內外翻或屈曲攣縮畸形等膝關節疼痛、不穩、畸形,日常生活及活動嚴重受限,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不顯著的病人。膝關節有活動性感染、結核、伴有肌肉及神經功能嚴重障礙
發布於 2022-12-02 04:46
0評論
骨關節疾病越來越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國風溼病學會將關節病分為十大類200餘種,前三類大部分是關節炎。第一類是廣泛結締組織病,如類風溼關節炎;第二類是與脊柱相關聯的關節炎,如強直性脊柱炎;第三類是骨關節炎。這些是骨科臨床相當常見的關節病。也是造成患者關節功能喪失的主要原因。而為了改善關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採用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常用的治療手段。北京協和醫院骨科馮賓甚麼是全膝關節置
發布於 2022-10-09 13:38
0評論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膝關節骨關節炎是引起中老年人膝關節疼痛,功能障礙的常見疾病。對於各種嚴重的膝關節骨關節炎,經過保守治療無效,膝關節置換是一項有效的治療方法。傳統的全膝關節置換是將組成膝關節的股骨內外髁、脛骨內外側平臺和髕骨表面已經磨損部分截骨後以人工假體替代,重新獲得無痛、穩定、活動的膝關節。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的大量的膝關節置換獲得非常可靠的手術療效,在大量的手術病例中,發現有許多的
發布於 2023-02-09 14:1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