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醬油色、蛋白尿 IgA腎病的主要症狀
(1)出現哪些症狀,可能預示有IgA腎病?
梅長林大夫:我認為IgA腎病主要有以下幾個症狀:
a、小便顏色變深,呈醬油色或像洗肉水一樣的顏色。我們稱之為血尿。有些IgA腎病患者在感冒後一兩天,解出來的小便就是醬油色或洗肉水色。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要到醫院檢查。因為這很可能提示是IgA腎病或其他腎炎。
b、泡沫尿。每個人解小便時都有泡沫。但因腎病蛋白尿引起的泡沫往往持續時間長,泡比較大,層次也高。就像倒啤酒時,也許只倒了半杯酒,但泡沫能溢到杯口。
c、水腫。但相對來說,IgA腎病引起的水腫,往往出現於疾病後期,且發生比率較低。
(2)小便顏色改變或泡沫尿,在IgA腎病早期就會出現嗎?
梅長林大夫:一部分患者在早期就會出現。但需要指出的是,IgA腎病引起的血尿分兩種,一種是肉眼血尿,即眼睛看上去就是醬油色或洗肉水色;第二種是自己沒感覺且看上去小便顏色正常,但在顯微鏡檢查時,發現尿裡面紅細胞增多,這稱為鏡下血尿。IgA血尿大多數是鏡下血尿,少數出現肉眼血尿。
此外,肉眼血尿經常出現於感冒或扁桃體發炎一兩天後,解小便時看出血尿。若吃感冒藥一兩天,血尿會慢慢消失。
3、一年查一次尿常規
(1)如何儘早發現IgA腎病?
梅長林大夫:最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體檢,定期驗尿。近年來,我們在臨床上發現腎臟病,多是體檢發現的鏡下血尿,或者有蛋白尿。但患者自身並沒有感覺到症狀。
(2)體檢驗尿的頻率如何?
梅長林大夫:一般,如果沒有患過腎臟病,一年一次體檢就可以了。如果原先生過腎病,後來治癒了,需要6個月驗一次尿常規。
4、診斷四步曲:尿常規、腎功能、B超、腎活檢
(1)臨床上診斷IgA腎病,會做哪些方面的檢查?
梅長林大夫:如果患者是出現了尿色變紅、尿泡沫增多等症狀,懷疑有IgA腎病,首先要做尿常規,其次要做血化驗,查腎功能的相關指標,第三是做腎臟B超檢查。
如果這三樣檢查結果不能排除IgA腎病,或者要最終診斷,就需要病人做第四個檢查,即腎活檢。應該說,IgA腎病最後確診必須靠腎活檢。只有看到在腎小球系膜區有顆粒狀IgA沉積,才能說是IgA腎病。
(2)確診IgA腎病,需要多久?
梅長林大夫:一週左右。
5、驗尿的學問
(1)驗尿會出現誤差嗎?
梅長林大夫:會的。尿常規有時候會出現假陽性,無論是鏡下血尿還是蛋白尿,都可能有偏差。
比如蛋白尿有生理性、一過性和病理性。其中,大多數一過性蛋白尿也屬生理性範疇。而像女性經常會出現鏡下假性血尿。
為了避免誤差,做尿常規檢查時,我們要求患者至少做三次,且必須採集晨尿。如果三次化驗結果兩次有蛋白尿和血尿,那才能診斷其確實有蛋白尿和血尿。如果三次中只有一次出現,那不能說其有蛋白尿和血尿。如果三次都有,就需要進一步檢查。
(2)晨尿是早晨尿的尿,還是晨起後的第一泡尿?
梅長林大夫:是早晨起床後的第一泡尿。
(3)如果起床後喝杯水,但馬上就去尿了,會有影響嗎?
梅長林大夫:一般沒有影響, 但仍建議解完尿之後再喝水。
(4)留尿,前段、中段、後段有區別嗎?
梅長林大夫:有區別。經過一夜睡眠,大量的尿液積存在膀胱裡。解尿過程中,整個膀胱需要收縮,會把泌尿道分泌物擠進尿液裡。比如,前段尿中會夾雜著尿道里的分泌物。特別是女性病人,前段尿可能會有白帶等陰道分泌物。而排後段尿時,膀胱括約肌需要用更大的力量,也會“捎帶”進一些分泌物。而中段尿夾雜其他分泌物的可能性較小,檢驗的準確度最高。
需要提醒女性病人,留尿前,先清洗一下會陰部,而且接尿的杯子要放低一點,別把白帶等陰道分泌物滴進杯子裡。
(5)憋尿時長會影響晨尿的質量嗎?
梅長林大夫:原則上說,我們希望晨尿是指尿在膀胱裡面儲存8個小時以上,至少要存6個小時。比如晚上10點睡覺,到第二天早晨6點,就是8個小時了。但可能這個睡眠時間較難保證,那儘量久地儲尿就可以了,比臨時採集尿要好得多、準確得多。
(6)服用藥物會影響尿液嗎?
梅長林大夫:要看是甚麼藥物。像維生素C吃多了,可能影響潛血實驗。還有利福平等抗結核藥,吃了以後也會導致小便發紅,但鏡下查尿紅細胞、血紅蛋白不應該增多。
(7)為了保證第二天晨尿的準確性,是否要求前一天晚上不服用任何藥物?
梅長林大夫:沒有。在晚上五六點前服用即可。此外,一些需要長期服用的抗高血壓藥、降血糖的藥,不影響尿的檢查,不需要停藥。
(8)三次尿檢的間隔是多久?
梅長林大夫:連續三天,今天早上、明天早上、後天早上。也可以今天做,隔一天早上再來。
6、腎活檢的學問
(1)所有的患者要確診IgA,都要做腎活檢?
梅長林大夫:對。因為IgA腎病是腎臟結構的病理性變化,需要做病理診斷。
(2)醫院腎內科如何操作腎活檢?
梅長林大夫:我們醫院的腎活檢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的,能清楚地看到腎臟結構,準確穿刺到“靶點”部位。因此,我們安排了腎內科教授和超聲波大夫,配合做腎活檢。每年的腎活檢報告要做3000例左右。
(3)腎活檢是怎麼做的?用細的空心針抽取嗎?
梅長林大夫:腎活檢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取一點腎組織出來進行病理檢查。開展較普遍的是經皮腎穿刺活檢技術,即“腎穿刺術”。
腎活檢的方式有多種。一種是切割針,即先把一根針刺進去,然後在針外面套一個套子。取出時,一部分腎臟組織就會儲存在套子裡。
另一種是負壓吸引針。這個針是空心的。針刺進腎臟表面後,會形成負壓,把腎組織吸引到空心的針裡面,差不多要抽取約1釐米長的腎組織。
這兩種方法的成功率都差不多,耗時也就2-3秒左右。
(4)腎活檢只做一側,結果準確嗎?
梅長林大夫:腎活檢一般取右腎下端的腎組織,這裡大血管少,安全性高。腎臟疾病絕大多數都是瀰漫性病變,較少有一側腎病重於另一側的情況,也不會出現上端和下端有明顯差異。所以,只做一側,是可以的。
(5)腎穿有甚麼風險嗎?哪種方法風險更高?
梅長林大夫:腎穿刺的主要風險就是出血。這兩種穿刺方法的發生率差不多,都是在超聲波引導下做。只要醫生技術熟練,基本沒甚麼大風險。患者和家屬可以放心。
(6)腎活檢會損傷正常的腎臟組織呢?
梅長林大夫:正常人的每側腎臟有80萬―100萬個腎小球。為了明確或準確診斷,我們取出的腎組織中平均有二三十個腎小球。
而且,正常人只要有100萬個腎小球,就能滿足人體需要,另100萬個可以理解為“戰略儲備”。這也就是為甚麼有些人只有一側腎臟,但照常學習、生活、生育。
再進一步說,腎臟的腎單位隨著年齡增長,每年都在正常地廢棄。甚至每天廢棄的腎小球都比取出的多。所以,患者和家屬完全不用擔心做腎穿刺會損傷腎臟結構和功能。
(7)腎活檢取出的組織量,和年齡有關嗎?
梅長林大夫:沒有關係,無論年輕、年長,取出的組織量都是一樣的。
(8)腎活檢需要麻醉嗎?
梅長林大夫:需要局部麻醉。
(9)IgA腎病有一部分患者是幼兒。腎活檢會影響孩子日常發育和生長嗎?
梅長林大夫:絕對不會。腎穿刺就像給小孩打肌肉針一樣,就是那麼一下。只不過肌肉針是打屁股上,腎穿刺是打在腎臟上。
隨著穿刺針具、定位技術的改進以及技術的成熟,腎活檢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無論年齡大小,腎活檢前,醫生都會對其進行必要的檢查和評估,充分準備下才會做。
(10)腎活檢對於孩子年齡有限制嗎?
梅長林大夫:一般沒有嚴格限制。在我們醫院做過最小的患兒,是3個月的嬰兒。歲數大的,我們做到80歲。都是安全的。
(11)腎活檢後有沒有特殊的康復事項?
梅長林大夫:腎活檢後的半個月內,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不要奔跑,不做腹內壓過高的事情,比如仰臥起坐等。半個月之後就沒有甚麼事了。
7、教你看懂腎病化驗單
(1)IgA腎病患者拿到化驗單後,主要看哪些指標?
梅長林大夫:IgA腎病拿到的化驗單,a、是尿常規化驗單,最重要的指標是蛋白尿、紅細胞數量和紅細胞管型。如果蛋白尿加號多,紅細胞數量高,說明病情重。
b、化驗單是驗血,看腎功能,主要指標是肌酐、尿素氮、尿酸,還有胱抑素C。還有的大型醫院會做腎小球濾過率,這是更好的判斷指標,比肌酐更敏感,更能反映腎功能的變化。比如,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50%,血肌酐才會升高。
c、就是看B超檢查報告單,瞭解腎臟大小和結構。對於IgA腎病來說,腎臟小了不是好事。
(2)腎活檢的報告能說明甚麼?
梅長林大夫:病理改變是IgA腎病和其他腎小球疾病診斷的金標準。腎活檢的病理報告要回答三個問題:第一,診斷是不是IgA腎病;第二,瞭解腎臟病的嚴重程度;這主要通過各種IgA腎病分級來實現。通過對不同的疾病類型進行分類和分析,以決定是否需要治療及如何治療。第三,判定疾病的預後,這主要是根據病理損傷的輕重,預測其疾病發展,預估治療效果。
(3)醫院腎內科在IgA腎病分級方面,採用的是甚麼標準?
梅長林大夫:目前還沒有一種IgA腎病的分類方法,得到大家完全公認,因此每種分型或分級方法各有優缺點。因此,我們需要結合多種指標,把疾病的輕重程度分開。
我們主要使用兩種分類方法,一個是傳統的李氏分級法,另一個是牛津IgA腎病分類方法。
(4)根據病理報告的分型,哪些IgA腎病預後比較理想?
梅長林大夫:IgA腎病預後較理想的,包括單純的腎小球內輕度系膜區增殖。預後不好的,包括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腎小管纖維化。如果腎小球硬化的個數多,腎小管纖維化程度重,治療難度就大,預後就不理想。
(5)化驗單上的數值越高,加號越多,病情就越重嗎?
梅長林大夫:一般情況下如此。蛋白尿若有三四個“+”號,肯定比1個“+”號嚴重。但也有少數情況下,不是如此。比如蛋白尿3個“+”號,但病理改變輕,患者用激素後反應好,那藥物治療的效果就好,用藥後蛋白尿很快能消失。所以,病情輕重還是要結合病理來看。
8、複查頻率
(1)確診為IgA腎病,且開始藥物治療。多久複查一次,主要查甚麼?
梅長林大夫:如果已經開始治療了,至少一個月要複查一次,做一個尿常規,包括24小時蛋白定量;此後每3個月查一次,也是看尿常規,還要驗血看腎功能變化,再做一個B超,看看腎臟體積變化。
此外,若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醫生需要觀察藥物濃度。那用藥三五天後,要到醫院測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達到目標值了就維持治療,如果高了或低了,要調整藥物劑量。
具體來說,IgA腎病患者接受治療後,要嚴格遵從醫囑,定期隨訪。
(2)IgA腎病停藥後還要複查嗎?
梅長林大夫:需要。有的人臨床治癒了,醫生會慢慢給他停藥,患者保持得也很好。但可能感冒、勞累後,症狀又出來了,因為腎臟的病理改變還在。因此,停藥後,還需要維持一段時間的隨訪,差不多2年左右。
9、臨床治癒
(1)甚麼情況下是臨床治癒?
梅長林大夫:判斷是否治癒,我們主要參考的是一些異常表現有沒有消失,比如蛋白尿消失了,血尿沒有了,腎功能和腎臟大小檢查正常。這些條件都滿足了,我們就認為臨床治癒。一般,蛋白尿消失得比血尿早一點、快一點。
若症狀都消失了,醫生可以酌情逐漸停藥。
(2)治療一段時間後,是否需要再做腎活檢,以判斷治療效果?
梅長林大夫:一般不需要。臨床症狀緩解,異常表現消失,並不意味著腎臟的病理改變完全消褪了,重複做腎活檢,可能還提示有病理改變。
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下,IgA腎病需要重複做腎活檢。一是參加大型的臨床藥物試驗,要考核一種藥物的治療效果究竟如何,對腎臟病理的改善程度。二是病情惡化了,突然腎功能快速下降,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那需要再做一次腎活檢。
(3)化驗指標出現哪些變化,意味著疾病惡化?
梅長林大夫:蛋白尿增加了,本來是陰性或一個加號,現在變成三四個加號。原本沒有紅細胞,現在有了;身上本來不腫,現在出現浮腫,一量血壓高了,血裡面肌酐也升高了。這些往往提示急性加重,趕緊要上醫院。
(4)對於IgA患者在日常隨訪過程中,需要關注血壓狀況嗎?
梅長林大夫:IgA腎病有兩種情況,一種像一般的高血壓,在患病初期可能就有血壓偏高。第二種是惡性高血壓,即患病之初血壓不嚴重,就是有蛋白尿、血尿,突然一個激發因素,如感冒、過分勞累等,引起血壓急驟升高。診斷惡性高血壓的標準有兩條,一是舒張壓超過130mmHg,收縮壓在220―240mmHg,二是看東西視力模糊。
惡性高血壓風險、危害都很大,可以影響腦子,對眼睛、心臟、腎臟也有惡性影響。弄不好,很多人會因此出現慢性尿毒症,進展非常快。因此發現血壓升高了,尤其是惡性高血壓,不能耽擱,應儘快就醫。
(5)IgA腎病的治癒率如何?
梅長林大夫:在上海長征醫院腎內科有三個1/3,即1/3多的人完全治癒,差不多達到40%左右。另有1/3左右能基本維持現狀,比如紅細胞多一點,有鏡下血尿,但患者可以維持十幾年,病情不進展,停藥後也能繼續維持。第三種情況,大概不到1/3的患者在15年左右會進展到慢性腎衰竭。
(6)為甚麼會發展為慢性腎衰竭?
梅長林大夫:第一,疾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病情一直在惡化。第二,病理性質本身決定的,如患者有遺傳背景存在,疾病治療難度大,或本身就是難治性IgA腎病。第三,沒有及時就診,或得到正確的診療指導。
找對大夫,在的監督下,堅持治療,對於IgA腎病的治癒,至關重要。
梅長林大夫:非常重要,結果完全不一樣。我有一個患者,初次就診時才十三四歲,是個初中生。後來,他進入維持治療階段。高中畢業考大學,大學畢業讀研究生。現在他結婚生孩子,身體狀況很好,維持得很好。像他這樣的病人,在我們醫院還有很多。所以,患者要有信心,只要堅持正確的治療,大多數都是能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