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18 06:46

  1、醬油色、蛋白尿  IgA腎病的主要症狀

  (1)出現哪些症狀,可能預示有IgA腎病?

  梅長林大夫:我認為IgA腎病主要有以下幾個症狀:

  a、小便顏色變深,呈醬油色或像洗肉水一樣的顏色。我們稱之為血尿。有些IgA腎病患者在感冒後一兩天,解出來的小便就是醬油色或洗肉水色。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要到醫院檢查。因為這很可能提示是IgA腎病或其他腎炎。

  b、泡沫尿。每個人解小便時都有泡沫。但因腎病蛋白尿引起的泡沫往往持續時間長,泡比較大,層次也高。就像倒啤酒時,也許只倒了半杯酒,但泡沫能溢到杯口。

  c、水腫。但相對來說,IgA腎病引起的水腫,往往出現於疾病後期,且發生比率較低。

  (2)小便顏色改變或泡沫尿,在IgA腎病早期就會出現嗎?

  梅長林大夫:一部分患者在早期就會出現。但需要指出的是,IgA腎病引起的血尿分兩種,一種是肉眼血尿,即眼睛看上去就是醬油色或洗肉水色;第二種是自己沒感覺且看上去小便顏色正常,但在顯微鏡檢查時,發現尿裡面紅細胞增多,這稱為鏡下血尿。IgA血尿大多數是鏡下血尿,少數出現肉眼血尿。

  此外,肉眼血尿經常出現於感冒或扁桃體發炎一兩天後,解小便時看出血尿。若吃感冒藥一兩天,血尿會慢慢消失。

  3、一年查一次尿常規

  (1)如何儘早發現IgA腎病?

  梅長林大夫:最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體檢,定期驗尿。近年來,我們在臨床上發現腎臟病,多是體檢發現的鏡下血尿,或者有蛋白尿。但患者自身並沒有感覺到症狀。

  (2)體檢驗尿的頻率如何?

  梅長林大夫:一般,如果沒有患過腎臟病,一年一次體檢就可以了。如果原先生過腎病,後來治癒了,需要6個月驗一次尿常規。

  4、診斷四步曲:尿常規、腎功能、B超、腎活檢

  (1)臨床上診斷IgA腎病,會做哪些方面的檢查?

  梅長林大夫:如果患者是出現了尿色變紅、尿泡沫增多等症狀,懷疑有IgA腎病,首先要做尿常規,其次要做血化驗,查腎功能的相關指標,第三是做腎臟B超檢查。

  如果這三樣檢查結果不能排除IgA腎病,或者要最終診斷,就需要病人做第四個檢查,即腎活檢。應該說,IgA腎病最後確診必須靠腎活檢。只有看到在腎小球系膜區有顆粒狀IgA沉積,才能說是IgA腎病。

  (2)確診IgA腎病,需要多久?

  梅長林大夫:一週左右。

  5、驗尿的學問

  (1)驗尿會出現誤差嗎?

  梅長林大夫:會的。尿常規有時候會出現假陽性,無論是鏡下血尿還是蛋白尿,都可能有偏差。

  比如蛋白尿有生理性、一過性和病理性。其中,大多數一過性蛋白尿也屬生理性範疇。而像女性經常會出現鏡下假性血尿。

  為了避免誤差,做尿常規檢查時,我們要求患者至少做三次,且必須採集晨尿。如果三次化驗結果兩次有蛋白尿和血尿,那才能診斷其確實有蛋白尿和血尿。如果三次中只有一次出現,那不能說其有蛋白尿和血尿。如果三次都有,就需要進一步檢查。

  (2)晨尿是早晨尿的尿,還是晨起後的第一泡尿?

  梅長林大夫:是早晨起床後的第一泡尿。

  (3)如果起床後喝杯水,但馬上就去尿了,會有影響嗎?

  梅長林大夫:一般沒有影響, 但仍建議解完尿之後再喝水。

  (4)留尿,前段、中段、後段有區別嗎?

  梅長林大夫:有區別。經過一夜睡眠,大量的尿液積存在膀胱裡。解尿過程中,整個膀胱需要收縮,會把泌尿道分泌物擠進尿液裡。比如,前段尿中會夾雜著尿道里的分泌物。特別是女性病人,前段尿可能會有白帶等陰道分泌物。而排後段尿時,膀胱括約肌需要用更大的力量,也會“捎帶”進一些分泌物。而中段尿夾雜其他分泌物的可能性較小,檢驗的準確度最高。

  需要提醒女性病人,留尿前,先清洗一下會陰部,而且接尿的杯子要放低一點,別把白帶等陰道分泌物滴進杯子裡。

  (5)憋尿時長會影響晨尿的質量嗎?

  梅長林大夫:原則上說,我們希望晨尿是指尿在膀胱裡面儲存8個小時以上,至少要存6個小時。比如晚上10點睡覺,到第二天早晨6點,就是8個小時了。但可能這個睡眠時間較難保證,那儘量久地儲尿就可以了,比臨時採集尿要好得多、準確得多。

  (6)服用藥物會影響尿液嗎?

  梅長林大夫:要看是甚麼藥物。像維生素C吃多了,可能影響潛血實驗。還有利福平等抗結核藥,吃了以後也會導致小便發紅,但鏡下查尿紅細胞、血紅蛋白不應該增多。

  (7)為了保證第二天晨尿的準確性,是否要求前一天晚上不服用任何藥物?

  梅長林大夫:沒有。在晚上五六點前服用即可。此外,一些需要長期服用的抗高血壓藥、降血糖的藥,不影響尿的檢查,不需要停藥。

  (8)三次尿檢的間隔是多久?

  梅長林大夫:連續三天,今天早上、明天早上、後天早上。也可以今天做,隔一天早上再來。

  6、腎活檢的學問

  (1)所有的患者要確診IgA,都要做腎活檢?

  梅長林大夫:對。因為IgA腎病是腎臟結構的病理性變化,需要做病理診斷。

  (2)醫院腎內科如何操作腎活檢?

  梅長林大夫:我們醫院的腎活檢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的,能清楚地看到腎臟結構,準確穿刺到“靶點”部位。因此,我們安排了腎內科教授和超聲波大夫,配合做腎活檢。每年的腎活檢報告要做3000例左右。

  (3)腎活檢是怎麼做的?用細的空心針抽取嗎?

  梅長林大夫:腎活檢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取一點腎組織出來進行病理檢查。開展較普遍的是經皮腎穿刺活檢技術,即“腎穿刺術”。

  腎活檢的方式有多種。一種是切割針,即先把一根針刺進去,然後在針外面套一個套子。取出時,一部分腎臟組織就會儲存在套子裡。

  另一種是負壓吸引針。這個針是空心的。針刺進腎臟表面後,會形成負壓,把腎組織吸引到空心的針裡面,差不多要抽取約1釐米長的腎組織。

  這兩種方法的成功率都差不多,耗時也就2-3秒左右。

  (4)腎活檢只做一側,結果準確嗎?

  梅長林大夫:腎活檢一般取右腎下端的腎組織,這裡大血管少,安全性高。腎臟疾病絕大多數都是瀰漫性病變,較少有一側腎病重於另一側的情況,也不會出現上端和下端有明顯差異。所以,只做一側,是可以的。

  (5)腎穿有甚麼風險嗎?哪種方法風險更高?

  梅長林大夫:腎穿刺的主要風險就是出血。這兩種穿刺方法的發生率差不多,都是在超聲波引導下做。只要醫生技術熟練,基本沒甚麼大風險。患者和家屬可以放心。

  (6)腎活檢會損傷正常的腎臟組織呢?

  梅長林大夫:正常人的每側腎臟有80萬―100萬個腎小球。為了明確或準確診斷,我們取出的腎組織中平均有二三十個腎小球。

  而且,正常人只要有100萬個腎小球,就能滿足人體需要,另100萬個可以理解為“戰略儲備”。這也就是為甚麼有些人只有一側腎臟,但照常學習、生活、生育。

  再進一步說,腎臟的腎單位隨著年齡增長,每年都在正常地廢棄。甚至每天廢棄的腎小球都比取出的多。所以,患者和家屬完全不用擔心做腎穿刺會損傷腎臟結構和功能。

  (7)腎活檢取出的組織量,和年齡有關嗎?

  梅長林大夫:沒有關係,無論年輕、年長,取出的組織量都是一樣的。

  (8)腎活檢需要麻醉嗎?

  梅長林大夫:需要局部麻醉。

  (9)IgA腎病有一部分患者是幼兒。腎活檢會影響孩子日常發育和生長嗎?

  梅長林大夫:絕對不會。腎穿刺就像給小孩打肌肉針一樣,就是那麼一下。只不過肌肉針是打屁股上,腎穿刺是打在腎臟上。

  隨著穿刺針具、定位技術的改進以及技術的成熟,腎活檢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是可以保障的。無論年齡大小,腎活檢前,醫生都會對其進行必要的檢查和評估,充分準備下才會做。

  (10)腎活檢對於孩子年齡有限制嗎?

  梅長林大夫:一般沒有嚴格限制。在我們醫院做過最小的患兒,是3個月的嬰兒。歲數大的,我們做到80歲。都是安全的。

  (11)腎活檢後有沒有特殊的康復事項?

  梅長林大夫:腎活檢後的半個月內,不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不要奔跑,不做腹內壓過高的事情,比如仰臥起坐等。半個月之後就沒有甚麼事了。

  7、教你看懂腎病化驗單

  (1)IgA腎病患者拿到化驗單後,主要看哪些指標?

  梅長林大夫:IgA腎病拿到的化驗單,a、是尿常規化驗單,最重要的指標是蛋白尿、紅細胞數量和紅細胞管型。如果蛋白尿加號多,紅細胞數量高,說明病情重。

  b、化驗單是驗血,看腎功能,主要指標是肌酐、尿素氮、尿酸,還有胱抑素C。還有的大型醫院會做腎小球濾過率,這是更好的判斷指標,比肌酐更敏感,更能反映腎功能的變化。比如,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50%,血肌酐才會升高。

  c、就是看B超檢查報告單,瞭解腎臟大小和結構。對於IgA腎病來說,腎臟小了不是好事。

  (2)腎活檢的報告能說明甚麼?

  梅長林大夫:病理改變是IgA腎病和其他腎小球疾病診斷的金標準。腎活檢的病理報告要回答三個問題:第一,診斷是不是IgA腎病;第二,瞭解腎臟病的嚴重程度;這主要通過各種IgA腎病分級來實現。通過對不同的疾病類型進行分類和分析,以決定是否需要治療及如何治療。第三,判定疾病的預後,這主要是根據病理損傷的輕重,預測其疾病發展,預估治療效果。

  (3)醫院腎內科在IgA腎病分級方面,採用的是甚麼標準?

  梅長林大夫:目前還沒有一種IgA腎病的分類方法,得到大家完全公認,因此每種分型或分級方法各有優缺點。因此,我們需要結合多種指標,把疾病的輕重程度分開。

  我們主要使用兩種分類方法,一個是傳統的李氏分級法,另一個是牛津IgA腎病分類方法。

  (4)根據病理報告的分型,哪些IgA腎病預後比較理想?

  梅長林大夫:IgA腎病預後較理想的,包括單純的腎小球內輕度系膜區增殖。預後不好的,包括腎小球硬化、腎小管萎縮、腎小管纖維化。如果腎小球硬化的個數多,腎小管纖維化程度重,治療難度就大,預後就不理想。

  (5)化驗單上的數值越高,加號越多,病情就越重嗎?

  梅長林大夫:一般情況下如此。蛋白尿若有三四個“+”號,肯定比1個“+”號嚴重。但也有少數情況下,不是如此。比如蛋白尿3個“+”號,但病理改變輕,患者用激素後反應好,那藥物治療的效果就好,用藥後蛋白尿很快能消失。所以,病情輕重還是要結合病理來看。

  8、複查頻率

  (1)確診為IgA腎病,且開始藥物治療。多久複查一次,主要查甚麼?

  梅長林大夫:如果已經開始治療了,至少一個月要複查一次,做一個尿常規,包括24小時蛋白定量;此後每3個月查一次,也是看尿常規,還要驗血看腎功能變化,再做一個B超,看看腎臟體積變化。

  此外,若使用免疫抑制劑治療,醫生需要觀察藥物濃度。那用藥三五天後,要到醫院測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達到目標值了就維持治療,如果高了或低了,要調整藥物劑量。

  具體來說,IgA腎病患者接受治療後,要嚴格遵從醫囑,定期隨訪。

  (2)IgA腎病停藥後還要複查嗎?

  梅長林大夫:需要。有的人臨床治癒了,醫生會慢慢給他停藥,患者保持得也很好。但可能感冒、勞累後,症狀又出來了,因為腎臟的病理改變還在。因此,停藥後,還需要維持一段時間的隨訪,差不多2年左右。

  9、臨床治癒

  (1)甚麼情況下是臨床治癒?

  梅長林大夫:判斷是否治癒,我們主要參考的是一些異常表現有沒有消失,比如蛋白尿消失了,血尿沒有了,腎功能和腎臟大小檢查正常。這些條件都滿足了,我們就認為臨床治癒。一般,蛋白尿消失得比血尿早一點、快一點。

  若症狀都消失了,醫生可以酌情逐漸停藥。

  (2)治療一段時間後,是否需要再做腎活檢,以判斷治療效果?

  梅長林大夫:一般不需要。臨床症狀緩解,異常表現消失,並不意味著腎臟的病理改變完全消褪了,重複做腎活檢,可能還提示有病理改變。

  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下,IgA腎病需要重複做腎活檢。一是參加大型的臨床藥物試驗,要考核一種藥物的治療效果究竟如何,對腎臟病理的改善程度。二是病情惡化了,突然腎功能快速下降,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那需要再做一次腎活檢。

  (3)化驗指標出現哪些變化,意味著疾病惡化?

  梅長林大夫:蛋白尿增加了,本來是陰性或一個加號,現在變成三四個加號。原本沒有紅細胞,現在有了;身上本來不腫,現在出現浮腫,一量血壓高了,血裡面肌酐也升高了。這些往往提示急性加重,趕緊要上醫院。

  (4)對於IgA患者在日常隨訪過程中,需要關注血壓狀況嗎?

  梅長林大夫:IgA腎病有兩種情況,一種像一般的高血壓,在患病初期可能就有血壓偏高。第二種是惡性高血壓,即患病之初血壓不嚴重,就是有蛋白尿、血尿,突然一個激發因素,如感冒、過分勞累等,引起血壓急驟升高。診斷惡性高血壓的標準有兩條,一是舒張壓超過130mmHg,收縮壓在220―240mmHg,二是看東西視力模糊。

  惡性高血壓風險、危害都很大,可以影響腦子,對眼睛、心臟、腎臟也有惡性影響。弄不好,很多人會因此出現慢性尿毒症,進展非常快。因此發現血壓升高了,尤其是惡性高血壓,不能耽擱,應儘快就醫。

  (5)IgA腎病的治癒率如何?

  梅長林大夫:在上海長征醫院腎內科有三個1/3,即1/3多的人完全治癒,差不多達到40%左右。另有1/3左右能基本維持現狀,比如紅細胞多一點,有鏡下血尿,但患者可以維持十幾年,病情不進展,停藥後也能繼續維持。第三種情況,大概不到1/3的患者在15年左右會進展到慢性腎衰竭。

  (6)為甚麼會發展為慢性腎衰竭?

  梅長林大夫:第一,疾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病情一直在惡化。第二,病理性質本身決定的,如患者有遺傳背景存在,疾病治療難度大,或本身就是難治性IgA腎病。第三,沒有及時就診,或得到正確的診療指導。

  找對大夫,在的監督下,堅持治療,對於IgA腎病的治癒,至關重要。

  梅長林大夫:非常重要,結果完全不一樣。我有一個患者,初次就診時才十三四歲,是個初中生。後來,他進入維持治療階段。高中畢業考大學,大學畢業讀研究生。現在他結婚生孩子,身體狀況很好,維持得很好。像他這樣的病人,在我們醫院還有很多。所以,患者要有信心,只要堅持正確的治療,大多數都是能治好的。

IgA 腎病的檢查診斷和複查相關文章
IgA腎病又稱Berger病,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腎小球腎炎,多發於兒童和青年,發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變特點是腎小球系膜增生,用免疫熒光法檢查可見系膜區有IgA沉積。IgA腎病是一組多病因引起的具有相同免疫病理學特徵的慢性腎小球疾病。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表現為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壓和腎功能受損,是導致終末期腎臟病的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之一。約40%~45%的患者表現為肉眼或顯
發布於 2023-01-18 20:11
0評論
IgA腎病是很常見的一種腎病,屬於慢性腎小球腎炎的一種。在亞洲,大約40%的慢性腎小球腎炎是IgA腎病。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成年人大多為20多歲,屬於年輕人的疾病,但也有40-50多歲發病的。其具體的發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IgA腎病在很長一段時期曾經認為是預後很好的疾病,但現在認為其預後不甚樂觀。這個病同其它慢性腎小球腎炎一樣,隨著時間的延長,會有許多人發展為腎衰竭。當病程達到20年左右時,大約有
發布於 2022-12-09 16:32
0評論
1、診斷1.1、發病特點IgA腎病是最常見的一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是一個免疫病理學的診斷名詞,是一組不伴有系統性疾病,腎臟組織病理特點以系膜細胞和基質增生為主,免疫病理特點是系膜區以IgA沉積為主,臨床上以血尿為主要表現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1.2、IgA腎病尿檢特點1、單純血尿(鏡下血尿或肉眼血尿);2、血尿伴輕、中度蛋白尿;3、單純蛋白尿,甚者為腎病綜合徵。臨床上以前兩種情況多見。IgA腎病在
發布於 2023-02-22 21:31
0評論
IgA腎病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慢性腎小球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血尿、或血尿伴有蛋白尿,有很多患者諮詢相關問題,因個人時間有限,難以逐一深入回答,因此,特別將IgA腎病的相關知識介紹如下,以期能對廣大患者有所幫助。IgA腎病是在1968年由Berger首先描述,故又稱Berger病;是以腎小球系膜區IgA沉積為特徵的免疫複合物腎小球腎炎,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1]。在美國,為兒童終末期
發布於 2022-12-16 22:49
0評論
教科書上常將IgA-N作為一種獨立的疾病,但事實上,在發病機理及臨床表現變化太大,治療及預後完全不同,不應作為一種單一的疾病,而必須分型。目前在文獻中所提及IgA-N的病理分型都已經太陳舊,如Lee’sHaans等,根本問題是未觸及疾病的實質,最多隻有一定的預後判斷意義。IgA-N在病理上肯定是多形態的,但迄今並沒有特徵性的表現;而IgA-N的臨床表現卻已經顯示出某些集結性特點。因此以臨床表現為
發布於 2023-01-18 20:16
0評論
腎病(IgAnephropathy,IgAN)又稱Berger病,是指腎小球系膜區以IgA或IgA沉積為主,伴或不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在腎小球系膜區沉積的原發性腎小球病。其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性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疾病分類1、原發性IgA腎病:由腎臟本身疾病引起,多見。2、繼發性IgA腎病:由腎臟以外的疾病引起,如:紫癜性腎炎,HIV感染,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炎,腫瘤,麻風病,肝臟疾病,家族性IgA腎
發布於 2023-02-28 17:06
0評論
概述 現在社會中的人們對於自己的身體不是特別的重視,因此越來越多的疾病使人們都受到折磨,身體上如果出現腎病的話,是非常嚴重的,IGA腎病是腎病的一種,部分患者可以出現嚴重高血壓或者腎功能不全。遺傳,感染可能都會引起IGA腎病,如果有朋友真的患上IGA腎病,不僅在生活中要注意,在飲食方面更應該注意,那麼應該在飲食中注意甚麼呢?由我為大家講一下。 步驟/方法: 1、 引起此病有很多因素,可能是因
發布於 2022-11-20 12:34
0評論
牛津分型病理分型報告形式內容包括4項獨立影響預後的病理指標:系膜細胞增生(M0/1)內皮細胞增生(E0/1)節段性硬化或粘連(S0/1)腎小管萎縮或腎間質纖維化(T0/1/2)病理指標定義積分系膜增殖積分(M)<4個系膜細胞/系膜區=0M0:≤0.54-5個系膜細胞/系膜區=1M1:>0.56-7個系膜細胞/系膜區=2>8個系膜細胞/系膜區=3系膜細胞增殖積分取所有腎小球的平均
發布於 2023-02-22 22:01
0評論
增生硬化型IgA腎病1、病歷摘要女,22歲。主因“腰痠痛反覆發作2年餘”於2002年9月16日入院。2000年2月初因感冒後,自覺腰痠痛,至某醫院就診,查尿蛋白++,紅細胞++,診為“慢性腎小球腎炎”,間斷服用保腎康及中藥湯劑等治療,症狀時輕時重,尿蛋白+~+++,紅細胞3~30/HP。為明確病理診斷及進一步治療,遂收入住院。入院時症見:腰痠痛、乏力,咽乾,咽內不適,口乾欲飲,五心煩熱,失眠,夢
發布於 2022-12-16 23:09
0評論
IgA腎病是最常見的原發性是小球疾病,也是腎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在我國,這種病佔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四十。說它百變,是因為它的臨床表現非常多,也非常複雜,預後的差異也非常大。有的僅僅表現為尿裡有幾個紅細胞而已,而且一輩子也不會有甚麼事兒,平安度過一生。有的很快出現急性衰竭丶尿毒症。根據它的臨床表現,腎病專家把該病分為七個類型:第一個是血尿型。是早期的最常見的表現。表現為一過性的或
發布於 2022-12-09 15:1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