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6 02:36

  下面說的只是適合那些介入治療的時候放入了支架的患者,只是單純彈簧圈栓塞的患者一般都不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其它的注意事項都相同。

  一、抗血小板藥物,栓塞動脈瘤的時候如果放入了支架,都必須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包括:

  1、阿司匹林每次100毫克,每日一次,飯後服用(為了減少對消化道的刺激副作用),一般建議終生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100mg),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副作用較小,對有腦血管和心血管硬化的患者都有好處;

  2、氯吡格雷(商品名為波立維、或者國產的泰嘉)75mg每次,每日一次,支架術後和阿司匹林一起服用6周(除非醫生特別建議服用較長的時間);

  3、控制血壓,一般高血壓患者需要降低到140/90以下,合併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降低到130/85以下。

  4、口服的抗血小板痙攣藥物,如尼莫地平,需要服用至腦出血後1個月。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一點特別重要,包括戒菸,控制血糖治療糖尿病、降低血脂避免高油脂的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鍛鍊身體。

  三、有突發的頭痛、噁心嘔吐、偏癱、失語、偏身麻木、走路不穩、黑朦、面癱等腦出血或者腦缺血癥狀需要立即撥打120,立即到醫院急診。防止動脈瘤的復發出血或者腦缺血的發生。一般的頭暈的症狀可以門診複查。

  四、注意觀察出院小結,定期到門診複查,及時發現是否有動脈瘤的復發。

顱內動脈瘤支架輔助栓塞後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支架輔助是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手術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有了支架輔助,可以將以前無法獲得緻密栓塞甚至無法栓塞的顱內寬頸、微小、梭形動脈瘤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增加栓塞比例,防止動脈瘤復發,促進癒合。支架在其中主要起到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1、保護載瘤動脈,使彈簧圈能很好地在動脈瘤內填塞,防止因載瘤動脈狹窄、閉塞造成術後腦梗塞;2、增加瘤頸栓塞密度,由於有支架的阻擋,彈簧圈在瘤頸部可以依載瘤動脈形態塑性,完
發布於 2023-03-06 07:16
0評論
日前,由我院神經介入科楊新健教授、劉愛華博士等領銜完成的“支架輔助栓塞腦寬頸動脈瘤的臨床隨訪研究”的課題顯示,使用Enterprise支架輔助栓塞腦寬頸動脈瘤具有更高的完全栓塞率、更低的併發症率和隨訪複查複發率。國內外蛛網膜下腔出血動脈瘤實驗研究表明,單純彈簧圈栓塞動脈瘤的殘頸比例較高,尤其是對寬頸動脈瘤而言,在具有殘頸的動脈瘤患者中,動脈瘤再破裂率及複發率均高於完全栓塞患者。動脈瘤栓塞術後復發
發布於 2022-10-20 14:29
0評論
病情分級:Hunt和Hess分級法分類        標準0級       未破裂動脈瘤Ⅰ級       無症狀或輕微頭痛北京協和醫院介入治療科張曉波Ⅱ級       中一重度頭痛.腦膜刺激徵.顱神經麻痺Ⅲ級       嗜睡,意識混濁,輕度局灶神經體徵Ⅳ級       昏迷,中或重度偏癱,有早期去腦強直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Ⅴ級       深昏迷,去大腦強直.瀕死狀態適應證①破裂動脈瘤:如患者全
發布於 2022-10-19 06:29
0評論
一般認為,手術夾閉和血管內治療均是顱內動脈瘤有效的治療方法,但近年來的臨床實踐和比較研究表明,血管內治療和手術夾閉相比更具優越性,已成為顱內動脈瘤治療的首選。更為鼓舞人心的是,血管內治療的新方法、新材料仍在不斷湧現,並快速地推動著顱內動脈瘤的治療。Micrusphere彈簧圈是一款新推出的動脈瘤成籃圈,在設計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國內剛上市,現將該彈簧圈在我中心初步使用的情況做一簡要彙報。1、材料
發布於 2023-03-24 12:06
0評論
患者: 檢查及化驗:顱底動脈瘤 治療情況:做了造影及各項檢查,醫生建議,現在按壓頸部,過二十天堵掉一根頸動脈,或到長海醫院裝‘試驗期'的密網支架。 病史:有多年頭暈,不注意。 1,能裝密網孔支架,2,到目前為止,裝密網孔支架死亡率?3,費用共多少?上海長海醫院神經外科黃清海答:密網孔支架幾乎能用於顱內所有動脈瘤的血管內治療。但在當前我們主要將這種支架用於治療顱底動脈瘤和未破裂動脈瘤。決定
發布於 2023-03-06 08:46
0評論
儘管動脈瘤頸夾閉術仍是作為顱內動脈瘤治療的金標準,但是由於其創傷較大,風險高,尤其是後循環的動脈瘤和病情嚴重的患者,手術可能會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導致死亡。在提倡疾病治療微創化的潮流中,應用血管徑路作為到達和治療顱內血管病變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各種輸送系統(如微導管等)和其它器械的發展。顱內動脈的扭曲、狹窄及不規則性,如頸內動脈虹吸部成為顱內導管超選的障礙,使治療較為困難。而顱內動脈被腦實質包
發布於 2022-12-27 02:20
0評論
顱內動脈瘤血管內治療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Serbinnenko開創了可脫球囊技術栓塞顱內動脈瘤。球囊技術不足:⑴球囊洩漏;⑵與動脈瘤不能完全匹配,瘤頸殘留;⑶水錘效應;⑷出血急性期,再出血。1991年Guglielmi研製使用電解式鉑金微彈簧圈(GDC),到目前已成為治療顱內動脈瘤的重要方法。2002年10月26日Lancent發表了國際蛛網膜出血動脈瘤試驗寫作組(ISAT)歷時8年的關於
發布於 2023-01-10 03:06
0評論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血管由於先天異常或後天損傷等因素導致局部的血管壁損害,在血流動力學負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漸擴張形成的異常膨出。人群中顱內動脈瘤的患病率約為2%~7%,任何年齡均可發病,40~60歲常見,但其發生率存在明顯的地域及種族差異。一項經動脈腦血管造影研究提示亞洲人群中顱內動脈瘤患病率約為2.5%~3.0%。顱內動脈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殘率極高,其中10%~15%的患者來不及就醫直
發布於 2023-01-10 01:16
0評論
腦動脈瘤可定義為顱內動脈壁上的脆弱部分向外膨出/擴張而形成的薄壁球狀物,最常見於動脈分叉,尤其是大腦底動脈環(圖1是腦動脈瘤好發部位的示意圖)。腦內動脈瘤破裂往往會引起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甚至危及生命,故而常常被稱之為顱內的“定時炸彈”,一般而言,動脈瘤確立診斷後,建議積極處理。圖1:腦內動脈瘤示意圖腦動脈治療的目的是將動脈瘤隔絕在正常腦循環之外,其治療方法目前有兩種:血管內介入治療(動脈瘤栓塞
發布於 2023-02-19 14:21
0評論
對於顱內未破裂動脈瘤,保守的內科治療與積極的介入栓塞或外科治療孰優孰劣,目前尚存在分歧。日前公佈的國際上最大的多中心研究結果,也許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發。影響出血的危險因素目前國際上最大的多中心研究――國際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研究報道了其研究結果。I期回顧性對於無蛛網膜下腔出血史的無症狀性動脈瘤患者,直徑小於10毫米的動脈瘤年破裂率為0.05%,而直徑10~25毫米和大於25毫米者分別為1%和6%以上。
發布於 2022-10-20 15:2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