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6 05:16

  椎管腫瘤按部位可以分為:髓內腫瘤及髓外腫瘤。其中髓外腫瘤包括髓外硬膜下腫瘤及硬膜外腫瘤。

  一、髓內腫瘤:脊髓內腫瘤主要為星形細胞瘤及室管膜瘤,約佔全部脊髓腫瘤的20%。髓內腫瘤常侵犯多節段脊髓,累及後根入髓區可引起根性痛,但較少見。多能見有肌萎縮,肌束震顫,錐體束徵出現較晚,多不顯著。括約肌功能障礙可早期出現,脊髓半切綜合徵少見,腦脊液改變多不明顯,壓頸試驗多不顯示蛛網膜下腔梗阻。

  二、髓外腫瘤包括:硬膜下及硬膜外腫瘤。前者常見的是神經鞘瘤(包括神經纖維瘤)、脊膜瘤,約佔全部脊髓腫瘤的55%。後者佔25%。髓外腫瘤累及脊髓節段一般較少。多無肌肉萎縮,但馬尾區腫瘤晚期下肢肌萎縮明顯。括約肌障礙多在晚期出現,常有脊髓半切綜合徵,腦脊液改變出現較早,壓頸試驗多顯示蛛網膜下腔梗阻,阻塞越完全,蛋白增高越顯著。

  椎管內腫瘤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早期明確診斷,儘早手術切除,及時解除脊髓壓迫,術中儘可能減少脊髓的損傷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

  椎管內腫瘤多為良性,手術目標是完全切除腫瘤,改善神經功能,阻止神經功能惡化,提高運動和感覺功能。同時手術效果也取決於術前患者神經功能狀況,資料顯示,椎管內腫瘤術前症狀越輕手術效果越好,甚至可以達正常狀態。手術的效果與神經組織受壓時間、範圍、程度、腫瘤性質、部位和切除程度有關。在脊髓完全受壓期以前手術效果好,而脊髓完全受壓期時間越長手術效果越差。

  髓外硬膜內腫瘤以神經鞘膜瘤和脊膜瘤最為常見,手術切除是治療神經鞘膜瘤和脊膜瘤的有效方法,因其在硬膜下脊髓外,故多能完整切除。

  對啞鈴狀腫瘤和硬膜外腫瘤,術前影像學可判斷其向外擴展的程度以及與大血管的關係。大部分研究發現其病死率在0~7%之間,主要的死亡原因為難以控制的出血和吸人性肺炎。啞鈴狀或硬膜外腫瘤生長時可引起明顯的骨侵襲致受累的脊柱不穩定,脊柱的不穩定亦可能由手術切除治療時切除過多的椎板引起;手術後的蛛網膜和硬脊膜瘢痕粘連,使再次手術時分離腫瘤困難,以致為了保護脊髓功能,難以做到腫瘤全切。通常,頸部和腰部的單一神經根與腫瘤一併切除,不會伴有永久性的功能缺失,然而,對於術前出現腫瘤影響運動神經根所致的運動功能缺失,情況比較複雜,若切除過多運動神經根可能會引起永久性的功能障礙。椎管內腫瘤的顯微外科治療及電生理監測為腫瘤儘可能次全切除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對於叢狀神經纖維瘤和惡性腫瘤,手術切除腫瘤的目的是緩解神經症狀,而不是完全治癒 。

  對於組織學和臨床表現有進展的復發腫瘤可採用放療;放療前最好先行手術治療,脊膜瘤和神經纖維瘤術後放療效果不明確,終絲室管膜瘤在年輕人群中多為惡性生物學進展,易復發,所以如果切除不徹底或已有腦脊液播散,可在首次手術後給予放療。

椎管內腫瘤的治療方法與預後相關文章
椎管內腫瘤是指發生於脊髓及周圍組織如果硬脊膜、神經根、脂肪及血管等的原發性腫瘤或繼發性腫瘤。根據腫瘤與脊髓、脊膜的關係分為脊髓內腫瘤、髓外硬脊膜下腫瘤和硬脊膜外腫瘤。根據病理分類,脊髓內腫瘤多為膠質瘤和室管膜瘤、海綿狀血管瘤;髓外硬脊膜下主要為神經鞘瘤和脊膜瘤;硬脊膜外腫瘤主要為脂肪瘤、轉移瘤、血管瘤、神經鞘瘤等。主要臨床表現(1)神經根受壓症狀:表現為刺痛、刀割樣或燒灼樣疼痛。疼痛沿神經根分佈
發布於 2022-12-02 22:06
0評論
在頸椎外科,頸椎管內腫瘤並不少見。腫瘤易造成脊髓受壓,致癱率和致殘率高,甚至危及生命。近年來,隨著現代影像學技術和先進的外科手術的推廣應用,國內越來越多醫院的脊柱外科開展了頸椎管內腫瘤的診治工作,不少的文獻報道表明,其診斷的準確率和手術療效總體良好,但誤診、漏診和手術併發症等時有發生,從而影響手術療效,甚至引起嚴重後果。因此,如何提高頸椎管內腫瘤的診治水平很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一、熟悉分類
發布於 2023-03-23 09:21
0評論
椎管內神經鞘瘤又叫椎管內雪旺細胞瘤,約佔硬膜內椎管腫瘤的25%左右,在整個椎管的各個節段均可發生,大多為單發,發病高峰在40~60歲之間,男女性別之間無顯著差異。椎管內神經鞘瘤起源於背側脊神經根,呈向心性生長時亦可產生軟膜下浸潤,這種情形在菱形神經纖維瘤病例中更為常見。臂叢或腰叢神經鞘瘤可以沿著多個神經根向硬脊膜內生長。相反,椎旁的雪旺細胞瘤向椎管內擴展時通常位於硬脊膜外。約2.5%硬脊膜內神經
發布於 2023-03-06 05:51
0評論
根據腫瘤生長位置與脊髓和硬脊膜等的解剖關係,椎管內腫瘤可以分為3種類型,即硬脊膜外腫瘤、髓外硬脊膜下腫瘤和髓內腫瘤。髓內腫瘤生長於脊髓內部,以星形細胞瘤、室管膜瘤常見,其次為血管網織細胞瘤、海綿狀血管瘤、脂肪瘤等,手術切除時常需要切開脊髓,需要對脊髓內腫瘤進行探查和分離,對脆嫩的脊髓組織常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術後神經功能恢復相對髓外腫瘤慢,不同性質的腫瘤術後脊髓損傷程度不同,髓內腫瘤以星形細胞
發布於 2023-02-03 23:42
0評論
胸椎管內先天性腫瘤位於脊髓的腹側,將脊髓壓迫至左側椎管。術前患者雙下肢的麻木無力進行性加重。手術採用半側椎板入路,完全切除腹側的腫瘤,解除脊髓的壓迫。術中僅僅磨除右側部分椎板,保留右側小關節完整性;同時,對於左側椎板、棘突、韌帶及左側椎旁肌肉無任何損傷,對於脊柱的穩定性基本上沒有干擾,真正做到椎管內腫瘤的微創治療。術後患者症狀消失,第二天佩戴支具、下地行走。
發布於 2022-10-10 08:58
0評論
椎管內腫瘤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椎管內腫瘤是指位於椎管內的脊髓、神經血管、膜性和脂肪組織及骨性結構的腫瘤,是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繼發性椎管內腫瘤主要指系統性惡性腫瘤經血液途徑轉移至椎管內或腦實質腫瘤經腦脊液途徑種植、播散、轉移至椎管內。發病率為腦腫瘤1/6-1/7,約2.5/10萬人,椎管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發病高峰年齡為20~50歲之間,兒童佔19%,男性較女性發病率
發布於 2023-02-04 00:02
0評論
椎管內腫瘤是神經外科常見病、多發病。原發性椎管內腫瘤是指原發於脊髓、脊膜、神經根及椎管內各種周圍軟組織的腫瘤,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較為常見。隨著CT和MRI在臨床中的普遍應用,使椎管內腫瘤能夠得到早期診斷。主要臨床表現:1、根性疼痛根性疼痛為早期較為突出的症狀,出現早,常由一側開始是其典型特點。因椎管內腫瘤多發生於脊髓背外側,早期刺激脊神經背根,引起沿神經根分佈區的放射性疼痛,常以腰腿痛、頸肩痛為首
發布於 2023-03-06 05:01
0評論
是一種較少見的先天性腫瘤,常合併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脊柱裂、脊膜膨出等。腫瘤可位於硬脊膜內外或髓內。約佔椎管內腫瘤的1%。椎管內脂肪瘤生長緩慢,由於較多位於脊髓背側,故以肢體麻木以及感覺像共濟失調為常見。當腫瘤過大,壓迫脊髓時,可出現脊髓橫貫症狀。輔助檢查:CT檢查腫瘤呈均勻的低密度改變,CT值為-70~-120Hu,邊緣清楚,增強後無強化。MRI檢查表現為T1WI上高信號(短T1),質子加權像上
發布於 2023-03-19 02:21
0評論
腰椎管內腫瘤與腰椎疼痛早期臨床表現相似,很多患者常因自身疏忽或因就診時醫生檢查不全面,易導致誤診而延誤早期診斷。腰椎疼痛常由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椎管狹窄等腰椎病引起,臨床上以腰椎間盤突出最為常見。而腰椎管內腫瘤早期症狀常不明顯,常以腰腿痛為首發症狀,隨病程脊髓逐漸受壓而出現相應的四肢感覺遠動障礙並加重,甚至引起截癱或部分截癱。如何實現對腰椎管內腫瘤和腰椎疼痛的區分呢?1、建議出現腰痛症狀後,
發布於 2023-02-03 23:52
0評論
概述 說起椎管大小變化很多人肯定很陌生,那甚麼是,脊椎大小變化呢?下面來給大家講解一下。椎管大小變化主要表現為椎管的狹窄及擴大。椎管狹窄一般分先天性(原發性)和後天性(繼發性)。按部位分為頸椎管狹窄、腰椎管狹窄、胸椎管狹窄。按解剖部位分可分為中央型狹窄、側隱窩狹窄、神經根孔狹窄。椎管的大小是因人和隨年齡不同而異的,骨質增生、脊柱退變、韌帶骨化、先天性發育異常等均可引起骨性椎管狹窄。椎管內腫瘤可以
發布於 2023-07-24 02:4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