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6 05:16

  椎管腫瘤按部位可以分為:髓內腫瘤及髓外腫瘤。其中髓外腫瘤包括髓外硬膜下腫瘤及硬膜外腫瘤。

  一、髓內腫瘤:脊髓內腫瘤主要為星形細胞瘤及室管膜瘤,約佔全部脊髓腫瘤的20%。髓內腫瘤常侵犯多節段脊髓,累及後根入髓區可引起根性痛,但較少見。多能見有肌萎縮,肌束震顫,錐體束徵出現較晚,多不顯著。括約肌功能障礙可早期出現,脊髓半切綜合徵少見,腦脊液改變多不明顯,壓頸試驗多不顯示蛛網膜下腔梗阻。

  二、髓外腫瘤包括:硬膜下及硬膜外腫瘤。前者常見的是神經鞘瘤(包括神經纖維瘤)、脊膜瘤,約佔全部脊髓腫瘤的55%。後者佔25%。髓外腫瘤累及脊髓節段一般較少。多無肌肉萎縮,但馬尾區腫瘤晚期下肢肌萎縮明顯。括約肌障礙多在晚期出現,常有脊髓半切綜合徵,腦脊液改變出現較早,壓頸試驗多顯示蛛網膜下腔梗阻,阻塞越完全,蛋白增高越顯著。

  椎管內腫瘤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早期明確診斷,儘早手術切除,及時解除脊髓壓迫,術中儘可能減少脊髓的損傷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

  椎管內腫瘤多為良性,手術目標是完全切除腫瘤,改善神經功能,阻止神經功能惡化,提高運動和感覺功能。同時手術效果也取決於術前患者神經功能狀況,資料顯示,椎管內腫瘤術前症狀越輕手術效果越好,甚至可以達正常狀態。手術的效果與神經組織受壓時間、範圍、程度、腫瘤性質、部位和切除程度有關。在脊髓完全受壓期以前手術效果好,而脊髓完全受壓期時間越長手術效果越差。

  髓外硬膜內腫瘤以神經鞘膜瘤和脊膜瘤最為常見,手術切除是治療神經鞘膜瘤和脊膜瘤的有效方法,因其在硬膜下脊髓外,故多能完整切除。

  對啞鈴狀腫瘤和硬膜外腫瘤,術前影像學可判斷其向外擴展的程度以及與大血管的關係。大部分研究發現其病死率在0~7%之間,主要的死亡原因為難以控制的出血和吸人性肺炎。啞鈴狀或硬膜外腫瘤生長時可引起明顯的骨侵襲致受累的脊柱不穩定,脊柱的不穩定亦可能由手術切除治療時切除過多的椎板引起;手術後的蛛網膜和硬脊膜瘢痕粘連,使再次手術時分離腫瘤困難,以致為了保護脊髓功能,難以做到腫瘤全切。通常,頸部和腰部的單一神經根與腫瘤一併切除,不會伴有永久性的功能缺失,然而,對於術前出現腫瘤影響運動神經根所致的運動功能缺失,情況比較複雜,若切除過多運動神經根可能會引起永久性的功能障礙。椎管內腫瘤的顯微外科治療及電生理監測為腫瘤儘可能次全切除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對於叢狀神經纖維瘤和惡性腫瘤,手術切除腫瘤的目的是緩解神經症狀,而不是完全治癒 。

  對於組織學和臨床表現有進展的復發腫瘤可採用放療;放療前最好先行手術治療,脊膜瘤和神經纖維瘤術後放療效果不明確,終絲室管膜瘤在年輕人群中多為惡性生物學進展,易復發,所以如果切除不徹底或已有腦脊液播散,可在首次手術後給予放療。

椎管內腫瘤的治療方法與預後相關文章
椎管內腫瘤是指發生於脊髓及周圍組織如果硬脊膜、神經根、脂肪及血管等的原發性腫瘤或繼發性腫瘤。根據腫瘤與脊髓、脊膜的關係分為脊髓內腫瘤、髓外硬脊膜下腫瘤和硬脊膜外腫瘤。根據病理分類,脊髓內腫瘤多為膠質瘤和室管膜瘤、海綿狀血管瘤;髓外硬脊膜下主要為神經鞘瘤和脊膜瘤;硬脊膜外腫瘤主要為脂肪瘤、轉移瘤、血管瘤、神經鞘瘤等。主要臨床表現(1)神經根受壓症狀:表現為刺痛、刀割樣或燒灼樣疼痛。疼痛沿神經根分佈
發布於 2022-12-02 22:06
0評論
發布於 2023-02-19 11:51
0評論
1、持續性疼痛夜間加重者;2、軀體束帶束縛感或感覺過敏者;3、神經根性疼痛進行性加重伴單側或雙側肢體神經支配節段感覺障礙者;4、無痛性肢體感覺減退,雙足行走踩棉樣伴無力或肌張力增高者;5、影像學檢查與臨床症狀體徵不符者。由於椎管內腫瘤病變早期多隱匿,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常常被誤診及漏診。如果延誤診治,病情會進展、惡化,甚至出現癱瘓、大小便失禁等後果,有以上症狀者應儘早到醫院行CT、MRI等輔助檢
發布於 2023-03-06 04:56
0評論
現階段國內患者、甚至部分醫生對於椎管內腫瘤的認識還有誤區,病人的症狀通常是以肢體麻木、無力或者常固定頸胸腰背部的一處疼痛等為始發症狀,而這部分患者通常會認為這些症狀是由於單純的肢體問題或者腰部的一些常見疾病引起的,往往會去骨科就診。在相對大型的醫院,這部分病人在確診後一般會及時轉診到神經外科,並得到相應的手術治療。另外一些病人可能會被收到其他科室,也可能會由骨科醫生救治。但其實骨科和神經外科對該
發布於 2023-03-06 05:41
0評論
胸椎管內先天性腫瘤位於脊髓的腹側,將脊髓壓迫至左側椎管。術前患者雙下肢的麻木無力進行性加重。手術採用半側椎板入路,完全切除腹側的腫瘤,解除脊髓的壓迫。術中僅僅磨除右側部分椎板,保留右側小關節完整性;同時,對於左側椎板、棘突、韌帶及左側椎旁肌肉無任何損傷,對於脊柱的穩定性基本上沒有干擾,真正做到椎管內腫瘤的微創治療。術後患者症狀消失,第二天佩戴支具、下地行走。
發布於 2022-10-10 08:58
0評論
是一種較少見的先天性腫瘤,常合併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脊柱裂、脊膜膨出等。腫瘤可位於硬脊膜內外或髓內。約佔椎管內腫瘤的1%。椎管內脂肪瘤生長緩慢,由於較多位於脊髓背側,故以肢體麻木以及感覺像共濟失調為常見。當腫瘤過大,壓迫脊髓時,可出現脊髓橫貫症狀。輔助檢查:CT檢查腫瘤呈均勻的低密度改變,CT值為-70~-120Hu,邊緣清楚,增強後無強化。MRI檢查表現為T1WI上高信號(短T1),質子加權像上
發布於 2023-03-19 02:21
0評論
椎管內神經鞘瘤又叫椎管內雪旺細胞瘤,約佔硬膜內椎管腫瘤的25%左右,在整個椎管的各個節段均可發生,大多為單發,發病高峰在40~60歲之間,男女性別之間無顯著差異。椎管內神經鞘瘤起源於背側脊神經根,呈向心性生長時亦可產生軟膜下浸潤,這種情形在菱形神經纖維瘤病例中更為常見。臂叢或腰叢神經鞘瘤可以沿著多個神經根向硬脊膜內生長。相反,椎旁的雪旺細胞瘤向椎管內擴展時通常位於硬脊膜外。約2.5%硬脊膜內神經
發布於 2023-03-06 05:51
0評論
椎管內阻滯是目前最有效的分娩鎮痛方式,美國的婦產科學會和麻醉醫師協會都把它作為分娩鎮痛的首選方式。大量的研究表明它並不增加剖宮產率,但可能會延長第二產程、增加器械助產率。由於良好的鎮痛和產婦交感神經活動被阻斷,子宮的血液灌注良好,胎盤的物質交換得以較好的維持,胎兒及新生兒的酸鹼平衡狀態也得到改善,產婦的滿意度高,因此是最值得推薦的一種鎮痛方式。即使是重度妊高症、先兆子癇的產婦,硬膜外阻滯依然能為
發布於 2023-02-25 13:26
0評論
脊髓栓系綜合徵(tetheredCordsyndrome,TCS)系先天或後天性因素致異常組織牽拉脊髓,使其活動受限,造成脊髓圓錐張力異常增加,由此引發的一系列臨床症狀和體徵,主要包括排尿、排便功能障礙、雙下肢運動、感覺障礙,軀體畸形,疼痛等。脊髓終絲和圓錐周邊的腫瘤(如脂肪瘤、室管膜瘤、神經鞘瘤、皮樣囊腫等)是後天性因素的重要成分之一,同樣可以引起脊髓栓系的表現。
發布於 2023-02-03 23:57
0評論
椎管內腫瘤是神經外科常見病、多發病。原發性椎管內腫瘤是指原發於脊髓、脊膜、神經根及椎管內各種周圍軟組織的腫瘤,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較為常見。隨著CT和MRI在臨床中的普遍應用,使椎管內腫瘤能夠得到早期診斷。主要臨床表現:1、根性疼痛根性疼痛為早期較為突出的症狀,出現早,常由一側開始是其典型特點。因椎管內腫瘤多發生於脊髓背外側,早期刺激脊神經背根,引起沿神經根分佈區的放射性疼痛,常以腰腿痛、頸肩痛為首
發布於 2023-03-06 05:0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