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機制
脊膜瘤在椎管內侷限性生長,包膜完整,與硬脊膜緊密附著,有較寬的基底。瘤組織不侵入脊髓實質,而僅壓迫其上。腫瘤血運來自蛛網膜或硬脊膜的血管供應且比較豐富。大都為單發,多發者很少見。瘤體一般不大,多呈扁圓形或橢圓形,腫瘤組織結構較緻密硬實,切面呈灰紅色。有時腫瘤基底部有鈣化砂粒,瘤體內出血壞死較少見。脊膜瘤大都位於硬脊膜內,少數位於硬脊膜外,啞鈴狀較少見。有人報告脊膜瘤44例,其中42例位於硬脊膜內,僅有1例位於硬脊膜外,另1例呈啞鈴狀,位於硬脊膜內、外。顯微鏡下檢查:脊膜瘤的組織結構和顱內腦膜瘤大致相同。有以下三種類型:
1、內皮型
腫瘤是由多邊形的內皮細胞嵌鑲排列而成,有時可見有漩渦狀結構。腫瘤細胞分化良好。此種類型脊膜瘤,多起源於蛛網膜內皮細胞。
2、成纖維型
腫瘤是由梭形細胞交錯排列組成,富有網狀纖維和膠原纖維,有時可見有玻璃樣變。此種類型脊膜瘤,多起源於硬脊膜的纖維細胞。
3、砂粒型
砂粒型脊膜瘤,是在內皮型或纖維型的基礎上,有散在多數砂粒小體。
脊膜瘤的臨床表現
脊膜瘤生長較緩慢,早期症狀多不明顯,故一般病史較長。常見的首發症狀是腫瘤所在部位相應的肢體麻木,其次是乏力,根性疼痛者居第3位。有報告44例中,首發症狀為肢體麻木者23例佔49.9%;肢體乏力者11例,佔27.3%,根性疼痛者10例,佔22.8%。
脊髓受壓的症狀及病情發展和脊髓神經纖維瘤病程發展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