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由向大腦輸送血液的血管(腦血管)疾病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腦卒中會對大腦組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通常發生在腦血管破裂或阻塞之時。如果神經細胞缺乏足夠的氧氣供給,幾分鐘內就會死亡。接著,受這些神經細胞控制的身體機能也會隨之失去作用。由於死亡的大腦細胞無法再生,因此腦卒中造成的後果通常是永久的。
二、病因:
腦卒中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飲酒、肥胖等。其他一些因素包括: 動脈粥樣硬化、膠原性疾病或動脈炎引起的動脈內膜增生和肥厚、頸動脈外傷、腫瘤壓迫頸動脈、小兒頸部淋巴結炎和扁桃體炎伴發的頸動脈血栓、以及頸椎病骨質增生或顱底陷入壓迫椎動脈等都可以引起腦卒中 。
三、分類:
腦卒中通常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兩大類。
1、缺血性腦卒中主要包括: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簡稱TIA),是腦組織短暫性、缺血性、局灶性損害所致的功能障礙。
(2)腦梗死,包括腦血栓和腦栓塞。 ① 腦血栓形成,多由動脈粥樣硬化、各種動脈炎、外傷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腦血管局部病變形成的血凝塊堵塞而發病。②腦栓塞,可有多種疾病所產生的栓子進入血液,阻塞腦部血管而誘發。臨床上以心臟疾病為最常見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傷後脂肪入血;蟲卵或細菌感染;氣胸等空氣入血,靜脈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腦血管所致。
2、出血性腦卒中主要包括:
(1)腦出血,係指腦實質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傷性腦出血。多由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腫瘤等引起。
(2)蛛網膜下腔出血,由於腦表面和腦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所致。常見原因有動脈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病等。
四、預防:
1、預防腦卒中從甚麼時間開始
預防腦卒中要從幼年開始。因為,動脈硬化的病理改變往往從兒童時期就已經開始,並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重,主要與食物中的脂肪含量過高、高糖飲食導致幼年肥胖有關。 高脂血症和肥胖是引起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從幼年開始,適當控制高膽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養成不偏食、不過量飲食的習慣;積極參加各種體育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人的一生極為有益。
2、如何預防
(1)一級預防
一級預防是針對那些有卒中危險因素但還沒有發生卒中的人而言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方法降低他們發生卒中的危險性。高血壓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因此應該首先判斷患者有無高血壓,並且通過恰當的治療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如果需要的話,還應該通過控制飲食和藥物治療來控制糖尿病。密切監測血脂包括膽固醇水平,飲食結構的改變和必要的藥物治療可以使血脂正常。戒菸和避免過度飲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患者曾經有過TIA發作,則需要進行全面的檢查來判斷TIA的病因,並通過對病因的治療來預防將來可能發生的卒中。
對於有心律不齊(如房顫)以及其他的心臟病(如人工瓣膜和心肌病)的患者也應該進行長期的藥物治療來預防卒中。
(2)二級預防
如果患者有TIA或卒中病史,再次發生卒中的危險性非常高。二級預防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使那些卒中患者避免再次發生卒中的危險。對於這些患者,應該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來判斷病因。雖然對每一位患者都應該進行個體化的評估,但是制訂治療策略的總體原則是相同的。有些患者因為可能出現潛在的副作用或其他的醫學問題不適合進行某些特殊的治療。因此在治療之前首先應該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和診斷性試驗來確定患者是否能夠接受治療。也應該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告訴他們有關卒中和TIA的症狀和體徵,並讓他們說出曾經有關哪些症狀和體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