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7 05:06

  在人類死亡的疾病譜上,中風僅次於冠心病和腫瘤居第三位。目前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2/1000,其中75%以上發生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1/4的患者在發病後1年內死亡,而倖存者中有半數生活不能自理。

  不吸菸、控制高血壓和糖尿病、少吃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飲食等對預防中風有著重要作用,而“頸部血管開刀防中風”這一積極治療對策,歐美等地已將其作為預防中風的常規手術開展了20多年,並使其人口的中風發病率明顯下降。

  中風包括腦缺血性病變和腦出血性病變兩大類,其中大腦缺血導致的缺血性中風,即腦梗死佔80%,其餘20%的中風是高血壓、顱內動脈瘤破裂等顱內出血引起的。

  腦梗死的主要原因是大腦的動脈狹窄或閉塞,供應大腦的動脈有一對頸內動脈和一對椎動脈。大量的統計資料表明,80%的腦梗死患者血管狹窄或閉塞的部位在顱外的頸內動脈及椎動脈。常見的原因有頸內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椎動脈狹窄扭曲、頸動脈瘤、頸動脈體瘤、多發性大動脈炎及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徵等。對於因頸內動脈、椎動脈狹窄閉塞導致的腦梗死,如果在發病前通過手術糾正動脈的病變,恢復大腦的正常血流則可避免中風。

  發現患者的中風前兆是至關重要的,這在現代醫學條件下已不困難。頸動脈狹窄早期,部分患者只是在冠狀動脈造影或頸部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時偶然發現狹窄病變,表現為頸部可聞及血管雜音。缺血加重後,患者會出現腦短暫缺血性發作,如缺血發生在頸動脈系統,則表現為突發的肢體無力或癱瘓、感覺障礙、失語、單眼短暫失明,一般沒有意識障礙。如果缺血發生於椎動脈系統,則表現為眩暈、複視、步態不穩,有時出現耳鳴、聽力障礙、吞嚥困難等。無論缺血部位在何處,一般症狀持續時間短暫,只幾分鐘到數小時,且不留後遺症,但同樣的發作可反覆出現,甚至一天幾次。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小中風”。如果這種現象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在醫學上稱為“可逆缺血性神經功能障礙”,最嚴重的缺血則導致完全性卒中,即腦梗死。此時患者腦組織中出現明顯梗死灶,神經功能障礙長期不能恢復,最終致殘或致死。在動脈狹窄病變早期,手術可使病人徹底康復,即使是已經發生過腦梗死的患者,只要全身狀況允許,也應進行手術,因為腦血流的恢復可以預防再次中風的發生,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國外廣泛應用的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在我院已開展了近二十年,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此手術是將狹窄部位的血栓、粥樣硬化斑塊及破壞的動脈內膜一起切除,使狹窄的動脈管腔恢復至正常的口徑。頸部血管搭橋手術,亦根據不同的病變部位進行頸動脈-頸動脈搭橋、鎖骨下動脈-椎動脈搭橋、鎖骨下動脈-頸動脈搭橋、顱外-顱內動脈搭橋、頸後路微創椎動脈重建等手術,或將各種手術方式聯合應用。近年來,隨著微創腔內血管外科技術的發展,我們採用腔內氣囊動脈擴張成形術+腔內血管支架或腔內人工血管治療頸動脈狹窄已經取得突破。頸部動脈的各種重建手術並不複雜,只要做好術中腦缺血的預防,都是比較安全的。

  我們建議: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尤其有吸菸習慣的,或伴有高血壓、糖尿病,或有冠心病、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等疾病的,以及有中風家族史的老年人,每年都應進行一次頸部動脈的多普勒超聲檢查,有缺血癥狀及頸動脈、椎動脈狹窄超過50%的患者都應儘早手術治療。

“修理”頸動脈能防“腦梗死”相關文章
5月29日,一位56歲男性患者因“突發左側肢體無力一天”到上海九院(北院)/三院就診,急診考慮“腦梗死”收入神經內科病房。因患者到院時超過溶栓治療時間窗,入院後給予抗栓、調脂穩定斑塊治療,在相關檢查後發現患者存在右側頸內動脈重度狹窄(狹窄70%),經家屬同意後由上海九院南北兩院神經內科專家劉建仁和吳丹紅主任領銜的聯合介入診療團隊成功完成了血管內介入支架植入術。劉建仁主任醫師在患者大腿根部的動脈穿
發布於 2023-02-11 12:12
0評論
       鄭先生正值壯年,事業上紅紅火火,可是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身體不好使喚了。到北京朝陽醫院西區神經內科就診,檢查後發現他這個青年人碰到了老年病——腦梗死。那麼腦梗死是怎麼回事呢?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大腦的結構和功能。先說大腦的結構。一般人沒見過大腦的真容。只有在腦外科手術中我們才可以看到活著的大腦是甚麼樣的。我們的頭皮下面是是一個類似球形的顱骨,顱骨內面有三層腦膜,只有第一層腦膜是最結實的
發布於 2022-12-25 06:05
0評論
腦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又稱缺血性腦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CIS),是指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缺血、缺氧性壞死,出現相應神經功能缺損。腦梗死是腦血管疾病的最常見類型,約佔全部腦卒中的70%。依據腦梗死的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通常將腦梗死分為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常見的病因:腦血栓形成為動脈粥樣硬化和動脈炎;腦栓塞為心源性
發布於 2023-01-03 08:16
0評論
甚麼是腦梗死?腦內動脈血管的某一分支,由於某種原因被堵塞,導致該分支所供應的腦組織因缺血、缺氧發生死亡,產生相應的表現,臨床上稱之為腦梗塞。如何治療腦梗死呢?治療腦梗死的藥物不下百餘種,應請醫生根據具體病情決定選用何種藥物進行治療。應該指出的是,藥物治療僅是治療的一部分。腦梗死根據病因可分為腦栓塞、腦血栓形成,其中腦血栓急性期(發病3-6小時)動脈內溶栓,經微導管將溶解血栓的藥物直接作用於堵塞血
發布於 2022-10-04 14:55
0評論
根據當代科學家測算,一個人人體包括毛細血管在內的單排血管長度,可繞赤道4周。在這些錯綜複雜密佈於人體的血管當中,將血液由心臟運往全身各處的動脈無疑是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像自來水管道一樣維繫著每個人的生命。與人體的其它組織器官一樣,動脈也會得病,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動脈硬化,即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發生了質的變化。這種變化最終導致兩種惡果:一個就是動脈管腔的狹窄閉塞,即動脈的“梗”,另一個
發布於 2023-03-07 08:01
0評論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風的發生也不是無緣無故的。中醫所說的內傷積損,西醫所講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臟病等基礎疾病,均易導致中風的發生。隨著中風知識的普及,人們已越來越懂得如何去減少或消除中風的危險因素,如積極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防止肥胖,減少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戒菸戒酒等。然而對於中風五花八門的先兆症狀,也就是人們俗稱的小中風,人們往往認識不足,症狀過去了,就認為自己病好了,沒事了,就
發布於 2022-12-09 09:52
0評論
要評估腦梗的再發風險,主要是要做腦梗危險因素的防控,這包括血壓、血脂、血糖的監控,靜息生活方式的改變,戒菸等具體措施。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腦供血血管的檢查,瞭解有無大血管的斑塊和狹窄,採取積極的方式應對,包括強化的藥物治療,必要時進行腦供血血管的支架成形術。
發布於 2023-03-06 14:11
0評論
患者: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症狀、就診醫院等):我母親右頸動脈狹窄達69%,做64排CT檢查出腦幹和小腦間血管變狹窄。醫生說需做右頸動脈支架,但告知右頸動脈狹窄做支架處有斑塊,做支架時極易斑塊脫落,風險很大,家人很猶豫,不知該不該做。我在網上看到您2008年寫的一篇《頸動脈狹窄與腦梗塞》的文章,文章中提及:“在頸動脈支架置入血管成形術中,頸動脈內還臨時安裝了腦保護裝置DD頸動脈濾網,即使在手術
發布於 2022-11-28 17:01
0評論
藥物治療不可能改善這種機械性的狹窄,所以患者目前仍然會頭暈、雙下肢無力。彩超顯示頸動脈斑塊,但未報告動脈管腔狹窄,說明頸動脈系統問題不大。鎖骨下動脈斑塊,流速增快,提示了動脈狹窄,而且已經清晰的報告了盜血,所以必須介入治療。有斑塊、流速快不影響造影檢查。我建議直接造影檢查,因為造影檢查可以明確是否需要支架、能否施行支架治療、需要甚麼型號、規格的支架、手術難度多大、風險多高等等重要信息,而CTA檢
發布於 2022-12-26 20:05
0評論
腔隙性腦梗死是腦梗死的一種類型,肯定是中風無疑。只不過腔隙性腦梗死是一種很微小的腦梗死病灶,直徑一般不超過1.5釐米,約佔所有腦梗死發病的20%。這種梗死多數發生在大腦深部的基底節區以及腦幹等部位。在這些部位的動脈多是一些稱為深穿支的細小動脈,它們實際上就是腦動脈的末梢支,又稱終末支。由於深穿支動脈供血範圍有限,所以單一支的阻塞只引起很小範圍腦組織的缺血壞死,即形成所謂的腔隙梗死灶。由於病變很小
發布於 2023-03-06 07:5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