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瘤並不是腫瘤,它是動脈壁在病理因素作用下局部薄弱後發生擴張而向外膨出,外觀形似“瘤”,因此而得名。我們平時所講的腫瘤是細胞的異常增生,惡性腫瘤的致命主要是全身轉移。儘管動脈瘤與腫瘤完全是兩個概念,但它破裂致死的兇險度卻超過任何腫瘤。
動脈瘤在英文中有一個專有名詞“aneurysm”,這是一個來源於希臘語的詞彙,其原意是“擴張”,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古希臘的天才醫學家蓋倫,他描述到“當動脈發生擴張後,這種病變叫做動脈瘤,如果動脈瘤破裂,往往會發生致命的出血”。就像膨大的橡皮水管,一旦破裂,水管內的水便會噴湧而出。而動脈瘤發生破裂,噴湧而出的就是鮮血,患者會在幾分鐘內因大出血而死亡。因此“動脈瘤”就像體內埋藏的定時炸彈,其“爆炸”的威力可以頃刻間奪人生命。
動脈瘤的分類
一、按病理分可為“夾層動脈瘤”、“假性動脈瘤”、“真性動脈瘤”三類。
1、夾層動脈瘤:從動脈的結構來說,動脈壁分為三層,有內膜、中膜和外膜。當人體自身的高血壓,即高速高壓的血流,把自己的動脈內膜和中膜撕破、血流往下衝時,動脈外膜就擴張膨脹成動脈瘤了,此時動脈管腔從一個變為兩個或者三個,這就是夾層動脈瘤。夾層動脈瘤好發於胸主動脈。
2、真性動脈瘤:就是動脈壁在高速高壓的血流作用下不斷地膨脹,有一段膨脹成球狀,從而形成動脈瘤。真性動脈瘤最常見的部位是腹主動脈。
假性動脈瘤:多在創傷後發生,比如刃傷,也可以是感染性的。動脈壁局部破裂,在動脈周圍形成了血腫,血腫和動脈相通,從影像中所見鼓出來的陰影不是動脈壁,而是血腫,即是假性動脈瘤。假性動脈瘤在外周動脈最常見。
二、按部位分有“胸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內臟動脈瘤”、“周圍動脈瘤”。
1、胸主動脈瘤:在胸主動脈中,真性動脈瘤、假性動脈瘤、夾層動脈瘤都會發生,我國最常見的為“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它是更危險的病。胸主夾層動脈瘤破裂撕開時,會有瀕死樣的疼痛、瀕死樣的大汗淋漓、瀕死樣的不能動、瀕死樣的呼吸,病人深感自己即將死亡。疼痛位於背胸部,以背痛為主,很多被誤診為心梗,許多患者做了心電圖,發現沒有甚麼異常,醫生就鬆懈了,其實這時候更需要警惕,如果誤診就有可能使病人猝死,要及時考慮夾層動脈瘤的可能性。美國運動員海曼就是胸主夾層動脈瘤破裂的受害者,此病是一個急兇的殺手。胸主動脈瘤最主要與高血壓有關,特別與劇烈波動性的高血壓有關,有時候喝了酒、情緒激動,血壓驟升,就會發病,患者以中老年人為多。
2、腹主動脈瘤:它以真性動脈瘤居多,但也常有假性動脈瘤和夾層動脈瘤。臨床表現往往不是很明確,腹主動脈瘤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這個過程使人們不太在意,建議大家在體檢的時候超聲、CT、磁共振關注一下腹主動脈。腹主動脈瘤人群發病率目前在增高。患者腹部會有鈍隱痛,有時候自己一摸有博動性腫塊,偶爾影響消化,它是一個隱蔽的殺手,往往要注重超聲和其他影像學篩查。破裂的腹主動脈瘤另當別論,它也是一個兇險的殺手,腹主動脈瘤破裂撕開的過程就和夾層動脈瘤一樣,開始劇烈疼痛,以腹痛和腰背痛為主,有瀕死感、血壓下降、臉色發白、脈搏先快後慢、休克,許多病人腹主動脈瘤一破裂就死亡了,非常兇險。
3、內臟動脈瘤:主要包括腸繫膜上動脈瘤、肝動脈瘤、脾動脈瘤,腎動脈瘤等。近年來,隨著影像的改進,檢查出的也比較多。內臟動脈瘤與內臟血管瘤是不一樣的,血管瘤是指毛細血管在發育時沒有發育成它該形成的樣子,而是形成血管瘤團,與主動脈形成的動脈瘤完全是兩個概念。內臟動脈瘤的症狀表現是牽涉到相關內臟的血供,如腸繫膜上動脈瘤,它往往造成腸繫膜上動脈供血不好,影響患者的消化功能,患者會發現自己沒有食慾,總是腹瀉,也可能在這當中併發腸繫膜上動脈狹窄。其他的肝動脈瘤、脾動脈瘤等,其相應的靶器官會有不同的症狀。內臟動脈瘤大部分從體外摸不到腫塊,絕大部分需要在影像學上得到診斷。
4、周圍動脈瘤:它包括頸動脈瘤、鎖骨下動脈瘤、肱動脈瘤、髂動脈瘤、股動脈瘤、N動脈瘤。頸動脈瘤有點與眾不同,它往往引起大腦缺血,但由於頸動脈瘤比較淺,容易發現,頸動脈瘤真性假性各半。除此之外,它要與頸動脈體瘤鑑別,頸動脈體瘤是一個真正的腫瘤,是從頸動脈分叉處的神經組織上長出的實體瘤。鎖骨下動脈瘤比較隱蔽,也分真假性,它往往是壓迫了上肢的神經,臂痛、麻木、無力,需要影像學檢查。髂動脈瘤、股動脈瘤、N動脈瘤往往都牽涉到供血功能,下肢血供不足,走路受影響。
認識了動脈瘤,我們再來看看怎樣對付它。目前治療大動脈瘤最先進的辦法就是微創的腔內隔絕術,尤其是夾層動脈瘤。開放式手術的創傷巨大,而動脈瘤的病人又多是老年人,常常耐受不了這麼大的手術。腔內隔絕術主要是用帶人造血管的支架把動脈瘤和高速血流隔絕開,從而避免了動脈瘤的破裂。而有些外周動脈瘤仍然以手術切除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