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病又稱膽繫結石病或膽石症,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是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又分肝內、肝外)的總稱,膽石症是膽道系統中最常見的病變,主要症狀為腹痛(脹痛或絞痛、劇痛)、噁心嘔吐、畏寒、發熱及黃疸。
各種結石的種類和成分不完全相同,膽結石的主要成份有膽固醇、膽紅素、碳酸鹽以及鈣、鎂、鐵等金屬元素,其中膽固醇和膽紅素為主要成份。可分為膽囊結石、原發性或繼發性膽總管結石、肝外膽管或肝內膽管結石。但臨床實際上,單一部位的結石是可能的但並非常見,往往幾種部位的結石在同一患者中同時存在。歐美各國的膽石症患者其膽石多發生在膽囊內,僅少數病例(10%~25%)是原發於膽管中。
但在東亞、東南亞國家包括我國,特別是我國廣大的沿海地區膽管結石高發,膽石症是世界範圍的常見病,我國也不例外。在自然人群中,膽石症的發病率達10%左右,國內屍檢結果報告,膽石症的發生率為7%。女性患者多見,尤其是較肥胖的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2。大多數的膽石(50%~90%)是膽管的原發性膽色素性結石。不同部位的膽石,其形態、大小和成分等一般都有明顯的差別,因此可以推想其形成的機制也是不同的,而其臨床症狀和病理表現也將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