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周圍炎是肩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關節囊、肩袖韌帶等退行性改變,產生滲出或細胞浸潤,繼而纖維化和粘連。多見於50歲以上。中醫稱“漏肩風”、“五十肩”、“肩凝症”、“凍結肩”。
肩周炎發病率高,主要與其解剖生理特點有關:
1、肩關節穩定性差(關節盂淺,關節囊鬆弛等)。
2、肩關節活動範圍大,軟組織受各方面牽拉,磨擦,擠壓,損傷機會較多。
3、易受風、寒、溼侵襲。肩周炎發生引起無菌性炎症的產生,使涉及的周圍滑囊發炎水腫,造成肩部血液供應減少。而疼痛產生更限制了肩部活動。增加病後造成粘連的機會。臨床表現為壓痛,且疼痛較廣泛,常見於喙突,肩峰下,肩後,肩胛骨內側,結節間溝且肩關節高舉,背手動作困難。疼痛因勞累和氣候變化誘發而加重,呈晝輕夜重。
在臨床我們發現肩周炎患者往往合併頸椎疾患(如頸椎椎體骨質增生,頸椎椎間盤萎縮退化)。這是因為肩周炎患者正處於45-55歲這一頸椎疾患好發的年齡段。頸椎椎體骨增生,頸椎椎間盤萎縮退化, 頸項韌帶鈣化等改變,影響到椎間孔變窄,使神經根受壓,出現肩與上肢麻木的症狀。我們稱為頸肩綜合症。肩周炎應和並頸椎病者,單純治療肩周炎效果往往不佳,所以在明確診斷後綜合治療方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