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4 15:46

  梨狀窩瘻是兒童頸部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疾病。其主要是由於胚胎髮育過程中,第3或第4鰓器未完全退化而形成。表現為囊腫、竇道或瘻。通常我們也稱為第三鰓裂瘻管或囊腫。按臨床所見可將鰓裂瘻管分為3種類型,1.咽內及皮外兩端均有開口者稱為瘻管;2.僅一端開口者稱為不完全瘻管(或竇道);3.若兩端均無開口,僅為殘留於組織內的上皮腔隙,因其內有分泌物儲留,稱為囊腫。三種病變可以互變。梨狀窩瘻外口一般位於胸鎖乳突肌前緣前下部,經頸闊肌深面順頸動脈鞘上行,沿迷走神經行走,越過舌下神經、在舌咽神經或莖突嚥肌下方,繞過頸內動脈,穿過舌骨與喉上神經之間的甲狀舌骨膜,內口均開口於梨狀窩。
  本病多發生於兒童,男女比例均等,大多位於左側。常急性起病,表現為一側頸部(常位於頸前三角區)紅腫疼痛,偶有頸部瀰漫性腫大,可伴頸部淋巴結腫大,可因上呼吸道感染或口腔內感染而誘發,臨床出現發熱,咽痛,吞嚥困難,絕大多數局部皮溫升高,紅腫疼痛,壓痛明顯,偶可因炎症侵及局部喉返神經或喉上神經而出現聲帶麻痺和區域性交感神經受損的表現。炎症進展後局部形成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後症狀緩解。感染也可形成咽後膿腫, 甚至可擴展至縱隔, 引起縱隔膿腫和膿胸。新生兒期可表現為頸部進行性增大腫塊, 伴或不伴呼吸窘迫。易反覆感染,診治不當容易復發,二次或多次手術引起瘢痕粘連,增加手術難度,更加難以根治,給患者帶來痛苦,也可能導致焦慮等心理不適。
  臨床上當出現左側頸部炎性腫塊特別是反覆發作,多次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 膿液培養顯示鏈球菌、雙球菌等時應考慮梨狀窩瘻的可能。超聲波或CT 檢查在診斷梨狀窩瘻方面很有幫助但是確診陽性率不高。在內鏡下找到梨狀窩開口時診斷這個疾病的最主要的方法。但是一般術前的纖維或者電子鏡檢查發現瘻口的情況不多。
  治療主要分2個方面:
  1、急性感染期:應給予抗感染治療, 採用包括抑制厭氧菌在內的廣譜抗生素或根據細菌培養結果選用敏感抗生素。膿腫形成時, 部分病例可自然破潰或應及時切開引流, 膿腫消退後症狀多能緩解。感染消退後, 一般2周後可行完整的瘻管切除以避免再次感染。
  2、手術切除瘻管: 完整切除瘻管是避免復發的關鍵。而臨床上很多時候尋找瘻管並不容易, 因為梨狀窩瘻瘻管位置深、細小、行徑易變異, 且大多數系複發性或反覆感染、引流病例, 瘻管及周圍組織糜爛壞死或緻密粘連, 術中瘻管更難以辨認, 很易造成喉返神經等重要組織的損傷。怎樣才能準確找到瘻管給予徹底切除是保證不復發的關鍵。

兒童梨狀窩瘻的診治相關文章
兒童窩溝封閉是針對牙齒髮育時候的兒童進行的一種能有效增強牙齒抗齲能力的技術,窩溝封閉能保護牙釉質不受細菌及代謝產物侵蝕,增強牙齒抗齲能力,從而達到預防齲病的發生。 方法/步驟 1清潔。清除牙面上的食物殘渣與菌斑。 2酸蝕。用弱酸處理牙面,起到再清潔及便於封閉劑粘著的作用。 3沖洗和乾燥。沖洗牙面上遺留的弱酸,吹乾牙面呈白堊狀。 4塗布封閉劑。在窩溝處依次塗布封閉劑。 5固化。通過可見光的照射,約
發布於 2024-04-02 10:42
0評論
1、術後出現漏尿或大量引流液、腹膜刺激徵時,應立刻檢查尿、血以及腹水或引流液中電解質和肌酐、尿素水平。當腹水或引流液中的肌酐和尿素水平比高於血液、與尿中的水平接近時,可以診斷尿瘻。2、膀胱鏡或膀胱亞甲藍試驗有助於診斷膀胱瘻。若陰性,則行靜脈或膀胱鏡下逆行腎盂造影檢查,瞭解有無腎盂積水、輸尿管梗阻、輸尿管瘻。3、在保護腎臟功能的前提下,對術後尿瘻患者,首先採用保守治療。輸尿管瘻在膀胱鏡下置入輸尿管
發布於 2022-12-20 07:00
0評論
     摘要:直腸損傷和直腸陰道瘻在臨床上較為少見,但一旦發生,會給病人帶來很大的身心傷害。而且臨床處理較為棘手,如果處理不當容易使病情遷延不愈,甚至造成嚴重的併發症,會嚴重影響病人日後的生活質量。因此,直腸損傷和直腸陰道瘻應該積極診治。一旦確診,應根據病因、病變部位、病變局部情況和病人的全身情況,在恰當的時機,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予以治療,爭取減少併發症,提高治癒率,改善病人生活質量。關鍵詞:
發布於 2022-10-08 21:48
0評論
坐骨神經痛通常是指坐骨神經支配範圍發生的放射性疼痛,常見的原因有:由參與坐骨神經的神經根受刺激、骶神經叢受刺激、坐骨神經幹受刺激、坐骨神經支配範圍的深部疼痛引起的牽涉痛等所致。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很多病人,甚至很多不是很專業的醫生對坐骨神經痛的認識存在誤區,往往會將放射至臀部的下腰痛誤認為是坐骨神經痛,還有會將髖關節疼痛所表現出的牽涉痛誤認為是坐骨神經痛或股神經痛。 梨狀肌綜合徵是引起急慢性坐骨
發布於 2023-02-14 16:00
0評論
疣狀表皮痣(verrucousepidermalnevi,VEN)又稱為線狀疣狀表皮痣或線狀表皮痣,是表皮細胞發育過度引起表皮侷限性發育異常所致。皮損特點:侷限型和系統型皮損位於頭皮者:為膚色或褐色疣狀角化性斑塊,表面角化粗糙,可伴少許鱗屑;位於面頸部、一側上肢或下肢者多:為片狀或帶狀簇集排列的褐丘疹,表皮呈乳頭瘤樣,少數為褐色疣狀角化性斑塊;位於軀幹者:呈橫行或漩渦形或沿Blasehko線排疣
發布於 2022-12-29 12:15
0評論
自Yannuzzi1990年發表他的里程碑的論文“特發性息肉狀脈絡膜血管病變(Polypoidalchoroidalvasculopathy,PCV)”20多年來,PCV變成了眼底界非常熱的話題。從Pubmed上查到的文章數目看,PCV的文章發表呈現一個幾何級數的遞增.1990-1999年這10年間,從Pubmed上查到的文章總共只有16篇,而從2000年至今發表的文章數就高達500篇以上,這個
發布於 2022-10-17 13:04
0評論
1.症狀局部症狀主要為劇烈咽痛,多伴有吞嚥痛,常放射至耳部,嬰幼兒表現為流口水。部分患兒出現下頜角淋巴結腫大觸痛,及口咽部腫脹所致的說話聲弱。炎症波及咽鼓管時則出現耳悶、耳鳴、耳痛甚至聽力下降。葡萄球菌感染者,扁桃體腫大較顯著,在幼兒還可引起呼吸困難。全身症狀多見於急性濾泡性及急性隱窩性扁桃體炎。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熱、頭痛、食慾下降、疲乏無力、周身不適、便秘等。 小兒患者可因高熱而引起抽搐、嘔
發布於 2024-02-02 11:11
0評論
概述 梨狀肌綜合症反覆發作,不僅要患者一次次承受痛苦,而且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因此,為了讓患者真正從病痛中走出來,不僅要選對治療方法,還要做好康復護理。 步驟/方法: 1、 向病人介紹有關本病知識及預後情況,讓病人引起足夠重視。告訴病人,在治療期間要堅持原則,不讓做的動作就不能做,不能因病情減輕而大意,形成慢性損傷,最後導致治療失敗,招致更多的麻煩和痛苦。 2、 治療期間減少或避免損傷
發布於 2023-07-22 22:37
0評論
肛腸痔瘻病是生活中的常見病、多發病,臨床多見的肛腸痔瘻病有痔病,肛裂,肛瘻等。其中又以痔瘡最為高發,據有關普查資料表明,女性的痔瘡發病率為67%,男性的發病率為53.9%,以女性的發病率為高,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中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並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說。痔瘡的發病原因頗多,久坐、久站、勞累等使人體長時間處於一種固定體位,從而影響血液循環,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
發布於 2023-03-01 22:26
0評論
治療研究進展對於治療FC,應將綜合治療與個體化治療相結合。對FC進行治療的目的不僅僅是通便和清除結直腸內糞塊,更主要的是去除病因,改善飲食習慣和膳食成分,恢復正常胃腸傳輸排空功能,改善糞便性狀,以恢復正常排便行為[11]。應首先區分FC是慢傳輸型還是出口梗阻型,然後再選擇相應的干預措施,但有關兒童FC的治療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在治療過程中,應務必注意個體化及多學科相互協作的原則。治療主要包括兩方面
發布於 2023-03-14 21:11
0評論